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正强

作品数:21 被引量:126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旧城
  • 5篇建筑
  • 4篇旧城更新
  • 4篇公共空间
  • 3篇社区公共空间
  • 3篇城市
  • 2篇有效性
  • 2篇震中
  • 2篇社会网
  • 2篇社会网络
  • 2篇社会网络视角
  • 2篇评价指标
  • 2篇网络视角
  • 2篇岭南
  • 2篇路政管理
  • 2篇街区
  • 2篇旧城改造
  • 2篇公路
  • 2篇高速公路
  • 1篇单体建筑

机构

  • 18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广州市地下铁...
  • 1篇中交四航工程...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9篇何正强
  • 9篇陈晓虹
  • 5篇何镜堂
  • 3篇刘宇波
  • 3篇张振辉
  • 2篇郑少鹏
  • 2篇温惠英
  • 2篇郭卫宏
  • 2篇陈晓红
  • 1篇黄瑜
  • 1篇何振星
  • 1篇王扬
  • 1篇叶子藤
  • 1篇徐建闽

传媒

  • 4篇建筑学报
  • 3篇华中建筑
  • 3篇新建筑
  • 2篇建筑创作
  • 1篇中外建筑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现代交通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为城市让出空间: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被引量:3
2010年
近年来,广州在全国率先推行"阳光规划",在城市建设决策方面,搭建一个政府部门与市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广州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就是在此全新观念指导下而兴建的新型展览综合体,它除了承担展示城市历史和建设成就的功能外,与同时期建成的同类型建筑相比,它还集合了规划公示、公众参与、规划委员会会议、规划编制与展示、城建档案库区及业务办公、政务信息公开等用途。为了在单体建筑内同时容纳如此多种不同功能、为激励公众参与而营造良好空间场所,以及体现岭南建筑文化的特点,展览中心方案把灵活性、公共性和地域性作为设计重点。
何正强陈晓虹刘宇波
关键词: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公众参与单体建筑阳光规划城市建设
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旧城更新探索被引量:2
2010年
旧城改造更新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热点和难点。20世纪90年代,广州就曾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惨痛的教训。随着房地产开发在发达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炙手可热的旧城中心区土地被开发商征用做商业用地,由于当时的政府部门对于城市发展缺乏详细规划,
陈晓虹何正强张振辉
关键词:旧城更新城市发展房地产开发旧城中心区
基于延续性设计表达的地域建筑创作解析——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二期工程设计
2011年
基于地域建筑延续性设计表达的创作理念,以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二期工程设计为例,探讨传统建筑形制的提炼、地域建筑文化符号的引借和传统文脉的抽象重构,希冀达到寓传统于现代,以现代建筑语言表达传统精神的目的,为我国地域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王扬何正强陈晓虹叶子藤
关键词:地域建筑藏式建筑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根据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评价的程序,针对路政外业管理、路政内业管理、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综合治理等方面,建立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权数,再运用内插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分别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评分,最后论述了该方法在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何振星温惠英何正强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评价指标
城市设计零度化与日常生活视角的回归被引量:10
2014年
针对当前城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功能符号代替日常生活实际内容,象征符号代替城市文化多层次内涵,量化数据代替生活真实发展,以及设计过程中关注法规条例多于真实的城市生活的"零度化"现象,呼吁对"设计与生活的脱节,城市空间建设与生活脱节"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借鉴哲学和社会学领域多位学者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成果,提出城市设计回归日常生活的必然性,并总结"回归日常生活、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差异、反对符号化设计、重视公众交往的必要性、重视日常生活的创造性"的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基本设计方法。
陈晓红何正强
关键词:城市设计
社会网络视角下办公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公共空间并非存在就是合理的,在空间的社会性作用下,不恰当的空间形式会对社区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某些能产生较大社会效益的公共空间却由于不符合眼前利益而常常被忽视。因此,相对于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何判断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更为关键。文章尝试以社会网络作为理论视角,建构新的公共空间有效性评价框架对某建筑创作研究中心的公共空间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哪种类型的公共空间对于该社区的社会网络建构是有效的。
何正强
关键词:社会网络公共空间有效性
体量组合 空间营造 肌理建构——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项目设计中,以咬合方体的体量组合方式来应对外部城市空间的特点以及项目本身复杂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组织建筑内部的展览空间序列,并且根据建筑物的标志性需求和展览空间的采光特点探索了外墙肌理的建构方式。
刘宇波何正强陈晓红
关键词:体量肌理建筑设计
日常生活视角下旧城更新模式探索——以广州市解放中路旧城改造一期工程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反思我国现阶段旧城改造实施效果产生偏差的深层原因,提出"日常生活"是城市形成的本质,旧城更新应"回归生活世界"的理论观点。借鉴哲学、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尝试提出基于日常生活视角的旧城更新模式的基本设计原则。以广州市解放中路旧城改造一期工程为例,探索一种自下而上的更符合生活客观发展规律的旧城更新模式。
陈晓虹何正强
关键词:旧城更新
网络思维下的社区公共空间——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社区公共空间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以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社区为例,运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对社区内已被改造部分与周边保持原状部分的公共空间和居民行为网络进行关联性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区内的社会网络形态是决定两者能否有效匹配的主导因素;并总结出在网络思维下,传统居住社区内的公共空间是人们从事各项活动的一个地域界限,此空间可产生和融合各种关系网络,在进行公共空间营造时须注意异质性、兼容性、引导性等问题。
何正强何镜堂陈晓虹
关键词:网络公共空间
基于广州轨道交通线网的交通衔接功能区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广州市轨道交通近期线网建设规划,在分析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其他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提出轨道交通衔接功能区划分策略,以指导衔接设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
何正强卢任贵
关键词:轨道交通交通方式功能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