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芬

作品数:43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8篇放疗
  • 7篇蛋白
  • 7篇肿瘤
  • 7篇小细胞
  • 7篇非小细胞
  • 7篇鼻咽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基因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肺癌
  • 6篇鼻咽癌
  • 5篇增敏
  • 4篇拓扑替康
  • 4篇腺病
  • 4篇腺病毒
  • 4篇放射增敏
  • 4篇干细胞
  • 3篇增殖

机构

  • 20篇广州医科大学
  • 18篇广州医学院第...
  • 14篇中山大学
  • 5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轻工职业...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衢州职业技术...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解放军第45...
  • 1篇东莞市塘厦人...
  • 1篇北京京煤集团...

作者

  • 42篇何芬
  • 23篇牛道立
  • 12篇邹俊涛
  • 10篇孙建聪
  • 8篇易炜
  • 7篇蒋昌斌
  • 6篇万明辉
  • 6篇秦海燕
  • 6篇魏旋
  • 6篇万明辉
  • 6篇莫威
  • 5篇魏旋
  • 5篇吴敬波
  • 5篇李建锋
  • 5篇李建锋
  • 4篇周琼芳
  • 4篇李杨
  • 4篇李蓉
  • 3篇姚志彬
  • 3篇甄俊杰

传媒

  • 14篇解剖学研究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现代医院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国际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nt7a蛋白在IFN-γ促神经干细胞增殖中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γ干扰素(IFN-γ)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Wnt7a蛋白在IFN-γ促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增强自我更新能力的机制。方法从胎鼠端脑获取原代神经干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别添加一定浓度IFN-γ溶液和PBS溶液,分为IFN-γ处理组和PBS对照组,计算神经球体面积,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神经干细胞Brd U增值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神经干细胞IFN-γ信号通路蛋白p STAT1和Wnt7a信号通路蛋白。结果形态学显示IFN-γ增加神经球面积和Brd U+细胞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FN-γ促进了p STAT1和Wnt7a蛋白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N-γ增强了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能力,并且激活了Wnt7a信号通路。
郑福祥许云龙何芬邹俊涛
关键词:Γ干扰素神经干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癌症疫苗和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CB)抗体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等免疫新技术明显改善了肿瘤患者的预后。然而,这种疗法价格昂贵,只有小部分患者产生客观有效的临床应答,存在全身性严重不良反应的危险。局部免疫疗法是直接把相应的药物注射到肿瘤局部,使局部肿瘤组织发生坏死,暴露大量抗原物质,在局部激发强大的免疫反应,产生抗肿瘤特异性T细胞,杀伤全身的肿瘤病灶。这种技术相当于把肿瘤原发病灶转换为包含大量肿瘤抗原的疫苗,因此又称为原位疫苗。该治疗技术原则上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患者,在发挥良好抗肿瘤疗效的同时,避免了繁琐的高通量测序,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综述了肿瘤免疫治疗中抗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
袁贤琳(综述)何芬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疫苗
醋酸格拉默免疫介导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2018年
目的观察体外状态格拉默(GA)免疫后刺激机体产生的细胞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和培养新生SD大鼠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4周龄雄性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格拉默组(GA免疫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格拉默免疫结束后2周,GA免疫组及对照组SD大鼠静脉血清分别加至已培养的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培养3~4 d后计数增殖的神经球数目及直径大小。细胞分化完成后进行免疫细胞荧光染色。结果加入格拉默刺激后的血清神经干细胞球数目较对照组增加40%,且神经球直径较对照组大。神经球经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为神经干细胞。格拉默免疫组血清较对照组血清更加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结论格拉默免疫通过特异性T细胞激活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助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的分化。
何芬魏旋孙建聪莫威袁婷宫庆娟邹俊涛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免疫增殖分化
建立大鼠C6/SD脑胶质瘤放射剂量效应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鼠C6/SD脑胶质瘤模型分不同剂量单次全脑放疗后,观察大鼠生存状态及生存期改变,为胶质瘤模型施行综合治疗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照射荷瘤鼠组和5、10、15、20 Gy4个荷瘤鼠照射组,采用立体定向法在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细胞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于建模后第17天行相应剂量单次全脑放疗,观察各组大鼠生存状态及生存期改变的实验研究。结果①SD大鼠右侧尾状核立体定向方法建立的C6脑胶质瘤模型确切可靠,未见远处及颅外转移。②荷瘤大鼠受照射后第1周内出现体重增加,全身营养状况改善;2周后大鼠自发活动明显减少,饮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照射剂量越低生存期越短,恶液质出现越早;而且3周时15、20 Gy照射组大鼠脑照射区皮肤有脱毛反应,为不全脱毛,无明显充血。③各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假照射组、5、10、15、20 Gy组的MeST分别为24、30.5、37.5、49、63 d。四个照射组的生存期与假照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脑内接种1×106个C6细胞建立的模型用于治疗实验研究时,治疗处理时间以细胞接种后第2~3周为宜。②荷瘤鼠全脑放疗后,首先出现较短的兴奋亢进过程,然后转入长时间的抑制过程,随着放射剂量的增加,荷瘤鼠生存期延长,说明放射线具有治疗脑胶质瘤作用。
李蓉刘国龙牛道立何芬蒋昌斌万明辉秦海燕
关键词:C6细胞脑胶质瘤
重组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的构建及体外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构建含有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载体,并分析其体外表达情况。方法将采用RT-PCR技术获取的大鼠BDNF的cDNA基因定向克隆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通过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形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BDNF,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后包装成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Ad-BDNF)。重组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后,用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BDNF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Ad-BDNF测序结果和预期一致,同源重组并经293细胞包装后形成重组腺病毒Ad-BDNF,重组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能高水平表达BDNF。结论成功制备了重组腺病毒Ad-BDNF,感染细胞证实其呈分泌表达,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治疗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郎洪刚曹文斌牛道立何芬
关键词:BDNF腺病毒基因治疗脑损伤
替莫唑胺同步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同步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49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其中24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组)和25例接受放射治疗同步TMZ(综合治疗组),均予以全脑放疗,总剂量36~40 Gy,每次1.8~2.0 Gy,5次/周,对局部病灶推量至56~60 Gy。综合治疗组患者于放疗第1天开始给予替莫唑胺75 mg·m^(-2)口服治疗,直至放疗结束。观察两组颅内病灶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49例患者全部完成颅脑的放射治疗,25例综合治疗组患者全部完成同步替莫唑胺化疗。单纯放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5.8%和7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4.6和6.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6.5和8.9个月。患者的毒副反应轻,均可耐受。结论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是治疗NSCLC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安全性良好,患者可以较好地耐受联合治疗。
万明辉李建锋易炜何芬孙建聪牛道立
关键词:脑转移瘤非小细胞肺癌全脑放疗替莫唑胺
不同剂量全脑放疗胶质瘤模型对血脑屏障紧密连接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C6脑胶质瘤单次全脑放疗后早期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超微结构特征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变化。方法:荷瘤鼠50只,随机分为假照射组和5、10、15、20Gy组各10只,行相应剂量全脑放射线单次照射,并于照射后24h处死,各5只分别行硝酸镧透射电镜示踪法观察肿瘤临近处(BAT)BBB通透性,免疫组化法测定Claudin-5的变化。结果:硝酸镧示踪电镜观察:假照射组、5Gy组荷瘤鼠BAT处见La3+渗出至局部基底膜,大部分分布在血管腔内;10Gy组BAT处可见La3+渗出至广泛基底膜及脑组织间隙,紧密连接开放;15、20Gy组BAT处均可见La3+渗出至基底膜、血管腔外、脑组织间隙内及细胞内。统计学分析硝酸镧渗出显示,20、15Gy>10Gy>5、0Gy,P<0.05。Clau-din-5表达变化:假照射组、5Gy组荷瘤鼠BAT处脑组织表达下降,仍呈中度表达;10Gy组BAT处可见较假照射组脑组织表达下降,呈轻中度表达,血管扭曲、变形与间断表达状态并存;15、20Gy组BAT处均可见较假照射组脑组织表达下降,呈轻度表达,沿血管间断表达,并见碎片状。统计学分析显示,20、15Gy>10Gy>5、0Gy,P<0.05。结论:荷瘤鼠全脑放疗后早期放射线损伤BBB的完整性发生在单次放疗剂量10~15Gy,且增加剂量BBB通透性无明显增加。
李蓉刘国龙牛道立何芬秦海燕蒋昌斌万明辉
关键词:血脑屏障CLAUDIN-5
脊柱转移瘤治疗新方法
目的 随着肿瘤综合治疗新方法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越来越多的患者经受肿瘤远处转移瘤的困扰,其中三分之一发生骨转移,这其中二分之一累及脊柱.脊柱转移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期.放射治疗是脊柱转移瘤重...
万明辉卢伟杰伍锐殷伟强何芬孙建聪魏旋牛道立
乏氧诱导因子-2α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2014年
目的研究乏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13例NSCLC患者放疗前病理组织中HIF-2α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放疗疗效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NSCLC患者组织HIF-2α阳性率为46.0%,其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但和放疗近期疗效呈正相关(r=0.301,P=0.01)。结论 HIF-2α表达水平和NSCLC患者放射敏感性密切相关,其促进肿瘤细胞放射抵抗能力的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孙建聪牛道立何芬易炜万明辉蒋昌斌秦海燕李蓉李建锋魏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环孢素A对新生小鼠的海马神经发生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检测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对小鼠行为和神经发生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免疫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做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随机分为环孢素A组和对照组。新生C57BL/6小鼠于出生24 h内背部皮下接种环孢素A,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4 d时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海马Brd U+、DCX+/Brd U+、Neu N+/Brd U+细胞数量的变化,28 d时用矿场和水迷宫的方法检测其行为学的变化。结果与其对照组相比,环孢素A组小鼠的探索,自发性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Brd U+、DCXA/Brd U+、Neu N+/Brd U+细胞数量的明显下降表明海马神经发生受抑制。结论新生期给予环孢素A可以抑制新生小鼠的认知能力和海马神经发生。
王阁张雨微祁方窻许云龙姚志彬胡丹丹何芬邹俊涛
关键词:环孢素A学习记忆神经发生海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