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小凤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九龙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全球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艾滋病
  • 3篇高危
  • 2篇流动人口
  • 2篇干预
  • 2篇高危行为
  • 2篇暗娼
  • 1篇性病
  • 1篇性病艾滋病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早期干预
  • 1篇禽流感
  • 1篇缺陷综合征
  • 1篇自愿咨询
  • 1篇自愿咨询检测
  • 1篇综合征
  • 1篇流感
  • 1篇麻疹
  • 1篇麻疹抗体
  • 1篇免疫缺陷

机构

  • 7篇重庆市九龙坡...

作者

  • 7篇余小凤
  • 5篇龙前进
  • 4篇王志勇
  • 4篇李南
  • 4篇姚远
  • 3篇郑艳
  • 2篇戴敏
  • 1篇曹彪
  • 1篇张萍
  • 1篇汤成
  • 1篇钟欣
  • 1篇周勇
  • 1篇张鹏

传媒

  • 5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8-201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并掌握重庆市九龙坡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oluntary Counseling and Testing,VCT)人群的基本情况和感染状况,为今后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市九龙坡区2008-2012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点上报的《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网络下载后建立Microsoft Excel数据库,采用SAS8.2软件对数据进行Chi-Square分析。结果 2008-2012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各VCT点求询者共计44 821人,男女之比为0.88∶1,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20~40岁为主,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学历以初中为主;求询者最多的是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为29 244人,占总的求询者的65.25%,其次为有注射吸毒史者占14.59%;HIV阳性数为438人,总的检出阳性率为0.98%,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是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达11.64%,各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次为有男男性行为史者,阳性检出率为9.53%,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注射吸毒史者阳性检出率为1.71%,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一般情况与检出阳性率看,30~40岁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36%,其次为60岁以上人群检出率1.13%;从婚姻状况来看,离异或丧偶的检出率最高,为1.50%;从学历来看,大专以上学历检出率最高,为1.75%。结论以非婚性行为后前来求询的咨询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包括非婚异性性接触和男男性行为,占67.92%。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男男性行为人群等人群HIV阳性检出率较高,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该人群的检测和干预,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的传播。
何惊春余小凤李南王志勇易辉容龙前进周勇
关键词:艾滋病阳性率
266名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和高危行为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相关态度、行为特征和性病艾滋病感染率,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访谈员和妇产科医生,在知情同意后对暗娼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妇检和采样检测。[结果]共调查了266名暗娼,平均年龄(21.6±3.6)岁,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为主,占54.0%。她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和高危人群的知晓率低,有50.0%的人认为性工作者不是高危人群,并且不认为她们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39.1%的人在过去1周有2个以上的性伴,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为24.8%。82.1%的人有固定性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仅占14.3%。3人有吸毒史。44.7%的人自述在过去1年中患过STD或生殖道炎症。共查出性病46人,性病患病率为17.3%。[结论]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性伴多、安全套使用率低和性病感染率较高等因素将促进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开展娱乐场所干预,提高她们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推广使用安全套,倡导安全性行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这一人群中流行和蔓延的重要措施。
谭学筠易辉容王志勇余小凤郑艳汤成姚远戴敏曹彪
关键词:暗娼性病艾滋病
重庆市九龙坡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2~39岁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分层,随机抽取2~4岁、5~7岁、8~10岁、11~13岁、14~16岁、17~19岁、20~29岁、30~39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共计820人,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 8个年龄组麻疹IgG抗体阳性率为82.86%~95.10%,其中30~39岁组阳性率最低82.86%,年龄与麻疹抗体阳性率线性负相关;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麻疹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分别为93.13%和89.16%;0剂次、1剂次、2剂次、3剂次及以上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92%、92.13%、95.19%和98.31%,接种针次和麻疹抗体阳性率存在线性趋势。结论针对此次监测结果,在现有麻疹控制策略上应巩固常规免疫、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完善监测系统、重点人群强化免疫、加强冷链管理和积极宣传动员。
郑艳易辉容龙前进李南余小凤姚远丁丹奕钟欣
关键词:麻疹
流动人群艾滋病认知状况及高危行为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了解流动人群的艾滋病认知状况、相关态度和行为特征,为艾滋病干预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艾滋病的知晓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获取知识的途径和相关行为特征。结果共计调查1026名流动人口,平均年龄35.43岁,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23.10%,个体类最高(30.40%)、建筑类最低(18.47%),对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4.97%;应对艾滋病态度较为积极,但自愿咨询检测意识、安全性行为意识均缺乏,分别仅为0.88%、47.37%;4.87%的人曾有购买性服务行为;梅毒感染率为0.29%,尚未发现HIV感染者。结论流动人口普遍缺乏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对传播途径的知晓情况均较低;安全套使用意识低、存在购买性服务的高危行为。
戴敏易辉容王志勇余小凤
关键词:流动人口艾滋病患病率
重庆市九龙坡区禽流感高危职业人群及外环境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重庆市九龙坡区高危职业人群及外环境进行禽流感病毒监测,了解高危职业人群感染情况以及外环境污染状况,评估该地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风险,为该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11-2015年重庆市九龙坡区从事家禽养殖、屠宰、销售等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H5N1、H7N9病毒抗体检测。采集2010-2016年重庆市九龙坡区城乡活禽市场、家禽散养户、家禽屠宰加工厂、家禽规模养殖场(户)采集笼具表面擦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地面擦拭、禽类饮水、污水、粪便等标本进行Flu A及H5、H7、H9亚型检测。结果 119份高危职业暴露人群血清样本H5N1、H7N9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采集外环境标本1 257份,阳性428份,阳性率为34. 05%,其中H5亚型所占比重最高(55. 37%);各地区中属于城市街道的杨家坪街道阳性率最高(42. 97%),不同地区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 386,P<0. 01);各个类型外环境标本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阳性率最高(52. 42%),不同类型外环境标本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7. 103,P<0. 01);全年第一季度外环境标本阳性率最高,为45. 03%,不同季度外环境标本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 999,P<0. 01)。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外环境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普遍存在,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风险较高,其中H5亚型为主要威胁。
龙前进李南姚远邓春燕余小凤张鹏解合川张萍丁丹奕
关键词:禽流感
重庆市九龙坡区2006~2009年流动人口HIV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连续4年的监测,了解流动人口的HIV感染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评价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7~9月份抽取重庆市九龙坡区4个街镇的建筑工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对目标人群采用统一问卷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和HIV抗体以及梅毒检测,比较2006~2009年流动人口HIV感染情况、艾滋病知识知晓、高危行为改变等情况。结果 HIV 4年平均感染率为0.17%,梅毒平均感染率为0.13%,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通过4年的干预工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2006年的37.7%逐年上升至2009年的66.1%,接受过干预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未接受过干预的流动人口。最近的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有上升的趋势,2009年为最高,达62.5%,自报性病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2009年为2.0%。结论以宣传教育、外展干预、安全套免费发放、自愿咨询检测等方式为主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措施的实施,以增加对艾滋病的认识,从而降低感染HIV的危险,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余小凤何惊春易辉容龙前进李南姚远王志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006-2009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暗娼人群艾滋病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利用连续性监测数据,对重庆市九龙坡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集监测干预服务、艾滋病知识、行为改变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UNGASS指标)由2006年的11.50%上升到2009年的56.10%;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由2007年的54.40%上升到2009年的73.30%,最近1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也由26.62%上升到48.54%。结论 2006-2009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暗娼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高危行为明显改善。
郑艳余小凤龙前进华兰星
关键词:艾滋病干预暗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