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方友

作品数:200 被引量:1,112H指数:1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6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3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9篇耐药
  • 47篇球菌
  • 44篇葡萄球菌
  • 39篇金黄色葡萄球...
  • 39篇黄色葡萄球菌
  • 38篇耐药性
  • 35篇杆菌
  • 32篇临床分离株
  • 32篇分离株
  • 23篇基因
  • 21篇克雷伯菌
  • 18篇肺炎克雷伯
  • 18篇肺炎克雷伯菌
  • 17篇内酰胺酶
  • 15篇质粒介导
  • 15篇耐甲氧西林
  • 15篇甲氧西林
  • 14篇耐甲氧西林金...
  • 13篇药性分析
  • 13篇耐药性分析

机构

  • 112篇温州医学院附...
  • 50篇温州医科大学
  • 23篇江西医学院第...
  • 13篇南昌大学第二...
  • 11篇温州医学院
  • 10篇丽水市中心医...
  • 7篇复旦大学
  • 5篇江西医学院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南昌大学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江西省儿童医...
  • 2篇甘肃省人民医...
  • 2篇安徽省立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92篇余方友
  • 51篇张雪青
  • 41篇陈增强
  • 29篇胡龙华
  • 26篇陈坚
  • 26篇周铁丽
  • 22篇王良兴
  • 21篇李美兰
  • 11篇朱丽青
  • 11篇贾坤如
  • 11篇贾坤茹
  • 11篇王瑜敏
  • 10篇瞿涤
  • 10篇陈占国
  • 9篇桂炳东
  • 9篇胡晓彦
  • 9篇黄金伟
  • 9篇王金果
  • 9篇陈韩
  • 8篇王薇薇

传媒

  • 3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9篇中国卫生检验...
  • 17篇中华检验医学...
  • 12篇中华微生物学...
  • 11篇江西医学检验
  • 8篇中国微生态学...
  • 6篇实验与检验医...
  • 5篇中国抗生素杂...
  • 4篇江西医学院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2006年浙...
  • 2篇第三届全国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12篇2015
  • 14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15篇2011
  • 12篇2010
  • 20篇2009
  • 27篇2008
  • 11篇2007
  • 18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1
  • 4篇2000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携带PVL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余方友张雪青陈增强林晓梅刘存丽陈占国李美兰陈坚李小龙
1、收集2005年2月至7月从我院临床分离的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PCR扩增mecA基因检测MRSA,用多重PCR检测MRSA的SCCmec的基因型及亚型。同时采用各型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PCR扩增产物进行...
关键词: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PVL基因分子流行病学
一株同时产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
近年来阴沟肠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越来越多,且耐药性也日趋严重,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 酶株的耐药性严重。产ESBLs 株增长迅速,且可通过质粒造成耐药基因的传播,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国内...
余方友傅颖媛胡龙华贾坤茹韩立中倪语星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ESBLS多重耐药Β-内酰胺酶
文献传递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分离的1967株鲍氏不动杆菌药敏结果。结果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由2005年的110株上升至2009年的1040株,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7.5%;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日趋严重,其中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由2005的38.2%、17.3%及2.7%上升至2009年的68.9%、67.0%及68.8%;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多黏菌素B耐药率较低。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在临床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性逐渐增强。
陈美珺姚艺辉张国强余晓露余方友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16E6/E7基因变异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宫颈癌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基因变异的情况,为HPV防治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从大量样本中筛选出HPV16阳性标本180例,其中宫颈癌患者10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50例,宫颈炎症患者30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样本采用PCR方法扩增HPV16 E6/E7基因,然后对反应产物采用DNA测序法获得基因序列,在GeneBank进行经BLAST分析,寻找变异位点。结果宫颈癌患者中E6核苷酸变异率为82.00%(82/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0.000)及宫颈炎患者(=0.000);宫颈癌HPV16E6最频繁的序列变异为T178G(60/100),其他常见变异为T350G、C335T/A442C、T178G/G39T,年轻宫颈癌组E6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两者T178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异(=0.000)。宫颈癌患者HPV16 E7核苷酸变异率为74.00%(74/100),明显高于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0.000)及宫颈炎患者(=0.000);E7最频繁序列变异为A647G 32.00%(32/100),其他常见的变异为A647G/C749T/T843C/T846C、A647G/C749T/T846C、C749T/C790T、A647G/C749T;年轻宫颈癌组E7核苷酸变异率与非年轻宫颈癌无明显差别,但A647G变异率存在明显差别(=0.03)。结论宫颈癌患者明显存在HPV16E6E7核苷酸变异,HPVE6 T178G、E7 A647G可能与宫颈癌年轻化密切相关,故对该人群的检测并及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王瑜敏张文辉陈洁丁鸿燕余方友洪万东潘钦石诸海燕林晓梅温秀姝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变异E6/E7
ICU与RICU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谱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医院ICU及RICU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谱,以控制传播途径防止耐药菌的播散,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5月医院ICU患者分离的644株鲍氏不动杆菌及RICU患者分离的262株鲍氏不动杆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其分布及耐药谱的变化,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得到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源于痰液标本,ICU及RICU分别为92.70%及93.51%;ICU及RICU中检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均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9.82%及99.57%;其次为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等,耐药率最低均为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ICU与RICU分别为59.59%及52.69%。结论 RICU患者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ICU患者分离的菌株高,且对大多数种类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耐药性。
姚丹余方友黄晓颖蔡学定丁城王良兴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药敏试验医院感染
EDTA-K_2含量对红细胞体积影响的探讨
1997年
余方友甘文谢爱民
关键词:红细胞体积血细胞分析仪抗凝剂血液EDTA
携带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所致感染的临床分析
携带Panton-Valentine 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 PVL)基因的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
余方友李美兰张雪青陈占国陈增强周铁丽
关键词:MRSAPVL基因
文献传递
女性生殖道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混合感染及分型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混合感染情况及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导流杂交方法确诊为HPV多重感染的女性患者132例,分析不同年龄组的不同HPV亚型检出情况,评价HPV分型在宫颈病变中价值。结果女性生殖道中21种HPV亚型均有被检出,共检到383株HPV亚型;高危型以16、58、52、33、18型为主,低危型主要以11型和6型为主;HPV亚型混合感染患者以21~40岁年龄段最多;多种感染类型以2种HPV亚型感染(54.5%)最常见,3种HPV亚型感染(25.0%)次之;多重感染类型与不同宫颈疾病(宫颈炎、宫颈湿疣、CINⅠ、Ⅱ、Ⅲ及宫颈癌)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Х^2=23.927,P〉0.05)。结论女性患者不同HPV亚型的混合感染以HPV16型和HPV11型为主,2种HPV亚型感染最为常见;预防和治疗宫颈疾病中,多种HPV亚型混合感染应引起重视。
陈占国周武余方友陈坚朱燕英陶志华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鲍曼不动杆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其耐药性不断上升,尤其是出现了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所有抗菌药物均耐药的不动杆菌,导致患者无药可治,给临床带来了严峻的问题。本文对2002年~2006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
李响新周铁丽朱丽青李超王赛芳余方友周丽萍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临床病原菌耐药性碳青霉烯类药物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B群链球菌显色培养基的应用及效果评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的B群球菌显色平板的性能。方法收集2014年5月-12月从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各类临床样本中分离的细菌,共405株,其中B群链球菌105株,菌种的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同时采用B群链球菌显色培养基进行重新鉴定。结果使用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对405株临床标本进行检测,105株B群链球菌中检测为阳性的有103株,2株为阴性。300株非B群链球菌菌株中检测为阳性的有9株,其余291株为阴性。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检出B群链球菌的灵敏度为98%,特异性为97%,阳性预测值为91.96%,阴性预测值为99.32%。结论本实验所用B群链球菌显色平板对临床标本中的B群链球菌检测性能较好,适用于妇产医院或基层医院中B群链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朱佩武张雪青吴庆陈栎江林超余方友
关键词:B群链球菌显色培养基性能评价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