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文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109H指数:8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微环境
  • 3篇洞窟
  • 2篇温湿度
  • 2篇文物
  • 2篇环境监测
  • 1篇地貌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地貌
  • 1篇地质
  • 1篇敦煌壁画
  • 1篇盐分
  • 1篇岩体
  • 1篇遗迹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博物馆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流
  • 1篇游客流量
  • 1篇榆林窟
  • 1篇云台

机构

  • 13篇敦煌研究院
  • 3篇兰州大学
  • 2篇敦煌研究院文...
  • 1篇湖南省文物考...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15篇侯文芳
  • 14篇薛平
  • 10篇张国彬
  • 7篇张正模
  • 4篇汪万福
  • 4篇王旭东
  • 3篇邱飞
  • 3篇郭青林
  • 3篇孙胜利
  • 2篇李红寿
  • 2篇陈港泉
  • 2篇苏伯民
  • 1篇詹鸿涛
  • 1篇顾海滨
  • 1篇刘刚
  • 1篇武发思
  • 1篇樊再轩
  • 1篇张兴国

传媒

  • 7篇敦煌研究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高原气象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客流量对莫高窟洞窟内小环境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选择大小和形制基本相同的开放和不开放两个洞窟进行了游客流量对洞窟小环境的影响监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开放洞窟第320窟,洞窟内的小环境比较稳定,温度在12℃-15℃之间,相对湿度在20%-25%之间.而在开放洞窟328窟内,在旅游旺季随着游客分批进入洞窟,在窟内停留5~6分钟,洞窟温度相应上升3℃~10℃,相对湿度变化差值会有RH10%~RH20%的波动,这样的洞窟环境需要6~12小时才能恢复.
张国彬薛平侯文芳郭青林
关键词:游客流量
水系统对莫高窟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莫高窟水系统对小气候影响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水的吸热放热和水的耗散结构在系统能量动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保持小气候的稳定至关重要,具有温度"平衡器"的作用,对湿度、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等有显著影响。如相对湿度增加7.27%,则太阳辐射强度降低22.3%。莫高窟通过水系统等的综合作用,消耗巨大的风动能,对风力具有很强的内在消弭作用。反过来,风能是"冷岛"效应的动力源泉。水分耗散结构和海拔等的综合作用使日最高温度的实际降低较敦煌不少于3.19℃,但大多被地形结构的增温效应所掩盖。水系统和地形结构等的综合作用使莫高窟小气候具有"自组织空调"性能,冬暖夏凉,温度稳定,非常有利于文物保护。
李红寿汪万福张国彬薛平侯文芳邱飞
关键词:水系统小气候
湿度调控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湿度调控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调控空气湿度。;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侯文芳巩倩雯孙胜利薛平张正模张国彬陈海玲柴鹏飞
一种不可移动文物环境监测无线小型传感器的万向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可移动文物环境监测无线小型传感器的万向支撑架,涉及传感器万向支撑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金属软管,所述金属软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
侯文芳巩倩雯孙胜利薛平张正模张国彬陈海玲柴鹏飞
文献传递
敦煌莫高窟底层洞窟岩体内水汽与盐分空间分布及其关系研究被引量:39
2009年
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开凿于第四纪砂砾岩组成的崖壁上,受自然环境及人为因素影响,洞窟内壁画产生起甲、空鼓和酥碱等多种病害,尤其以底层洞窟最为严重。以病害最具代表性的底层洞窟之一莫高窟第98窟为例,通过在98窟西壁下部无壁画部位钻孔取样测定可溶盐,并在钻孔内布设高精度温湿度监测探头,西壁下部由南向北电阻率测定等研究,得出如下结论:98窟西壁表面到岩体内的可溶性盐主要以硫酸盐和氯盐为主,主要富集在表面至35cm深的岩体内;岩体内的温湿度和盐分有很好的关联性,盐分随着岩体内水汽含量的上升而下降;在岩体深125cm有凝结水产生;在高湿度和崖体源源不断的盐分来源的作用下,导致背靠崖体的西壁壁画内的含盐量要高于其他各壁,对洞窟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病害也要远远严重于其他各壁等,这些结论可为壁画病害产生机制研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郭青林王旭东薛平张国彬樊再轩侯文芳张正模
关键词:工程地质岩体水汽盐分
近30a敦煌莫高窟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23年
敦煌莫高窟地处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具有温差大,降水稀少等特征。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对洞窟内壁画和彩塑的支撑体、地仗层及颜料层造成不利影响,引起文物病害发育和活动,因此研究莫高窟环境温度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对壁画病害成因分析和保护对策制定尤为关键。本文利用1990-2020年莫高窟窟顶气象站记录的气温和降水资料,深入分析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年际、季节和月)莫高窟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暖干化气候特征及其对石窟文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0年来莫高窟气温呈现升高趋势[增长率为0.46℃·(10a)^(-1)],降水总量亦呈现增加趋势[增加率为2.21 mm·(10a)^(-1)],但降水年际间变异性大且增加量较小,区域暖干化趋势明显。春、夏、秋和冬季的气温均呈现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0.73、0.44、0.32和0.26℃·(10a)^(-1),其中春季和夏季增温对于年气温升高的贡献率更大;春季和夏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48 mm·(10a)^(-1)和0.85 mm·(10a)^(-1),秋季降水量表现为减少趋势,其增长率为-0.29 mm·(10a)^(-1),冬季降水的变异性较小。月尺度上,降水和气温的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总体而言,敦煌莫高窟整体呈现暖干化的气候,亦有利于文物的保存和保护。
张国彬汪万福汪万福武发思詹鸿涛薛平武发思侯文芳
关键词:气温降水文物保护
敦煌莫高窟第465窟温湿度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对莫高窟北区第465窟温湿度进行连续监测,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第465窟温度大致呈正弦半波曲线变化,8月温度最高,1月温度最低,相对湿度受降雨影响明显,最高相对湿度出现在降雨量最大的8月。洞窟内温湿度空间分布受围护结构热惯性影响,表现出衰减性和延迟性,夏季由窟门向内温度逐渐降低,相对湿度逐渐升高,冬季相反。主室温湿度在空间分布上较前室更为均匀,垂直方向温湿度分布与高度相关性较大,距地面1.8m以上空间温湿度分布极为均匀。热压以及湿度差驱动的洞窟内外热湿交换造成了温湿度波动,夏季窟内中上部温湿度日波动较大,冬季前室地面温湿度日波动较大。
陈海玲陈港泉薛平薛平
关键词:温湿度
莫高窟85窟微气象环境的监测研究被引量:21
2000年
8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部底层 ,是一个较大型的唐代洞窟。 85窟的气象环境监测始于 1994年 4月 ,在 1998年 5月前 ,在洞窟主室的中央和主室的北壁分别布设 1个温湿度探头和 1个墙温探头 ,分别用于监测洞窟的温湿度变化和窟内壁画表面的温度变化。洞窟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解环境变化对洞窟壁画的影响 ,从而能够采取相应的固沙保护壁画。本文通过对 1995 - 1997三年数据的分析 ,总结了莫高窟 85窟气象环境的变化状况 ,可为今后对 85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帮助。
刘刚薛平侯文芳Shin Maekawa
关键词:敦煌壁画气象环境环境监测
莫高窟第217窟微环境监测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通过对莫高窟第217窟内的微环境监测,对该窟一年来温湿度监测数据和空气交换率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大致阐明了第217窟文物保存的环境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窟内温度变化具有规律性和明显的季节性,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30.8℃;相对湿度主要受到降雨和窟外环境的影响;洞窟内的空气交换率在晴天为4分钟左右,而在阴雨天气为20分钟。充分掌握洞窟内小环境气候特点,研究它的变化规律,对于壁画病害病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侯文芳薛平张国彬张正模王旭东
地形地貌对莫高窟区域微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本文通过对莫高窟窟前、窟顶气象资料与敦煌的气象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地形地貌对莫高窟区域微环境的风向、风速、温度等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为莫高窟河谷内南风大幅度增加,北风和东风增多,西风明显减少。2004年窟前平均风速为0.61m/s,窟顶为4.43m/s,莫高窟日较差小于敦煌绿洲4.73℃。2000-2004年莫高窟窟前平均气温高于敦煌市区0.84℃,考虑海拔的降温作用2.07℃,窟前小区域的实际综合增温效应年平均可达2.91℃,地形地貌的增温作用是主要原因。窟前、窟顶温度差异较小,处于同一变温层内。
李红寿汪万福张国彬薛平侯文芳邱飞
关键词:地形地貌微环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