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翀曌
- 作品数:14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评估ELISA法检测抗双链DNA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价值
- 王之青郑冰陈丹丹俞翀曌
- Ro60/SSA基因转染HEp-2细胞中融合蛋白的过度表达及其临床应用
- 目的: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以HEp-2细胞为底物的间接免疫荧光(IIF)抗核抗体(ANA)检测法对抗 Ro/SSA抗体的敏感性低。本文采用基因转染改造检测底物HEp-2细胞,以期建立新型抗Ro60/SSA抗体免疫荧光检测法...
- 吕良敬陈顺乐顾越英沈南鲍春德王元杨程德叶萍俞翀曌
- 文献传递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自身抗体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被引量:37
- 2018年
-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等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对于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905例AID患者ANA、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小体(Nuc)抗体检测结果以及4 433名健康体检者的ANA核型、滴度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中位数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诊断效能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ANA核型以混合型及胞浆颗粒型为主,其他AID以均质型、核颗粒型、混合型为主;强直性脊柱炎(A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症性肌炎(IM)患者ANA滴度(中位数)≤1∶160,其余AID患者以高滴度(≥1∶320)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394,P<0.01);成人SLE组(898例)女性占比及ANA、抗ds-DNA抗体、抗Nuc抗体、抗尿嘧啶1低分子量核糖核蛋白(U1RNP)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小儿SLE组(103例,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ID组和健康体检组ANA滴度分别为1∶80、1∶160时,ANA的敏感性分别为97.1%、80.1%,特异性分别为38.7%、80.8%。结论不同AID患者ANA阳性率和滴度存在差异,通过某些特殊核型分析可为AID(如PBC/AIH)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SLE患者中ANA滴度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建议将ANA 1∶80、1∶160分别作为健康体检筛查和AID诊断的临界值。
- 陈水绵俞翀曌李恩灵朱昊明陆靖波郑冰
- 关键词:抗核抗体健康体检人群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 抗核糖体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61例临床分析
- 为探讨anti-P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利于更好的诊断与治疗疾病,我们对本院门诊61例anti-P阳性SLE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院门诊建卡的 SLE患者,对ant...
- 叶萍冯学兵俞翀曌赵江锋陆瑜陈顺乐
- 文献传递
- β_2糖蛋白I基因转染HEp-2细胞株中融合蛋白的表达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 β2 糖蛋白I( β2 GPI)基因转染的HEp 2细胞 (HEp β2 GPI)中 β2 GPI融合蛋白的过度表达。探讨以HEp β2 GPI为底物间接免疫荧光 (IIF)法检测抗β2 GPI抗体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人源 β2 GPIcDNA ,克隆入pEGFP C1 ,并转染HEp 2细胞。通过RT PCR、共焦荧光显微镜、免疫印迹法 (IBT)及IIF鉴定β2 GPI 绿色荧光蛋白 (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和抗原性。以转染细胞为底物IIF检测 1 9份疑诊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 (APS)病人、1份原发性APS病人及 1 0份正常人血清的IgG β2 GPI,与同时进行的ELISA法检测IgG ACL、IgG β2 GPI的结果作比较。结果 ( 1 )获得的HEp β2 GPI细胞传十几代后仍具有较强的 β2 GPI GFP表达 ,融合蛋白保持 β2 GPI的抗原性 ,其IIF表型具有特征性。 ( 2 )IIF法测血清IgG β2 GPI的结果显示 :7份病人血清出现特征性免疫荧光表型 ,而正常人血清均无荧光染色。 3种方法的比较性研究显示IIF法测IgG β2 GPI与ELISA法测IgG β2 GPI的一致性程度最佳 (Kappa值 0 .886 )。 ( 3)HEp β2 GPI保持了原型HEp 2细胞检测抗核抗体 (ANA)的荧光特性 ,且检出 2例原型HEp 2细胞IIFANA是阴性的血清。结论 HEp β2 GPI转染细胞株可用于IIF检测抗 β2 GPI,而且仍可作?
- 吕良敬陈顺乐顾越英沈南鲍春德王元杨程德叶萍俞翀曌
- 关键词:基因转染HEP-2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自身抗体
- 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后触发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外界环境因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报道1例男性 14岁患者在接种流感病毒疫苗后触发了SLE疾病的发生 ,并对患者的一级亲属的血清进行了免疫学检测。结果 患儿父亲血清中有高滴度的抗核抗体。结论 外界环境因素如流感病毒疫苗免疫注射可能触发有内在遗传基因背景的个体发生SLE。
- 杨程德鲍春德张巍俞翀曌陈顺乐顾越英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病理学流感疫苗触发系统SLE
- 四种缺铁性贫血诊断指标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的评价被引量:5
- 2007年
-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缺陷性疾病,当摄人铁不能满足机体铁代谢需要时,机体会动用体内贮存铁,当贮存铁耗尽时.机体便开始生成缺铁性红细胞,即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头晕、嗜睡、乏力等。目前,有关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血清学指标的文献报道很多,但国内用国际上公认的科学诊断性能专用指标评价临床诊断准确度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尝试运用循证检验医学的评价手段,对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4种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科学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检验的证据。
- 张洁张怿文陈风俞翀曌
- 关键词: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缺铁性贫血特异度似然比
- 抗Kinectin抗体与白塞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抗kinectin抗体与白塞病的关系。方法 从人喉癌上皮细胞 (Hep2细胞 )抽提RNA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碱基序列相当于kinectin的氨基酸 5 0 3~ 994(kin m)和氨基酸 92 0~ 1346 (kin 3)两个片段 ,并克隆到pET4 2 a(+)载体中。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经纯化后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 ,并对白塞病患者血清进行分析。结果 构建的表达kinectin载体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具有抗原性的肽段 ,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建立检测抗kinectin抗体的ELISA方法 ,对 4 6例白塞病患者、118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及 5 1名正常人检测显示kinectin抗体阳性率分别为白塞病 6 3% (2 9/ 4 6 ) ,系统性红斑狼疮 2 2 % (8/ 37)、类风湿关节炎 16 % (5 / 31)、干燥综合征 4 1% (11/ 2 7)、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 9% (4 / 14 )。与 118例其他自身免疫病相比 ,白塞病中抗kinectin抗体的检出率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Kinectin是白塞病的相关抗原 ,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也可检测到该抗原抗体 ,其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冯修高陈顺乐陆瑜沈南叶萍叶霜俞翀曌钱捷耿文勤
- 关键词:白塞病贝赫切特综合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核表达
- 数种检测抗核抗体、抗盐水可提取核抗原抗体方法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评价检测抗核抗体和抗盐水可提取核抗原 (ENA)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性能。方法 将相关纯化抗原包被的ELISA试剂和间接免疫荧光抗核抗体 (IFANA)试验、免疫印迹法 (IBT)和对流免疫电泳法 (CIE)等用于 2 0份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10份干燥综合征 (SS)患者以及 30份健康对照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 ELISA和IFANA抗核抗体筛选试验对结缔组织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但 5例IFANA阴性而ELISA阳性的患者血清经鉴定为抗SS A和 /或dsDNA抗体阳性 ;1例ELISA阳性而IFANA阴性的正常人血清经证实为ELISA试验假阳性。ELISA、CIE、IBT 3种方法检测抗Sm抗体对诊断SLE的特异性均达到 10 0 % ,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 (P值均 >0 .0 5 )。ELISA与IBT相比 ,在抗SS A抗体检测上更为敏感 (P <0 .0 1) ,ELISA与CIE法相比对抗SS B抗体的检测也更敏感 (P <0 .0 5 )。结论 本研究中所用的ELISA抗核抗体检测试剂敏感性。
- 陆瑜叶萍俞翀曌赵江峰陈顺乐
- 关键词:抗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法
- 肝癌干细胞标志物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干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系SMMC7721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探讨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其对肝癌细胞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群体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将肝癌细胞按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44进行分离,分为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个群体,采用脂质体法将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质粒转染入人肝癌细胞SMMC7721,采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转染细胞NS-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SMMC7721转染前后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CD133、CD90、CD44的表达和细胞生长周期,检测细胞群体的变化。以裸鼠成瘤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评价具肿瘤干细胞性质的肝癌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转染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肝癌SMMC7721细胞分成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CD133-CD44-4组亚群的细胞存在着异质性,4组亚群细胞中均有少数肿瘤干细胞样细胞能在软琼脂上形成克隆,其中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5%和1.8%,CD133-CD44+、CD133-CD44-亚群克隆形成率为0.7%和0.5%。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NS-1后,4组亚群细胞克隆的形成率都显著下降。裸鼠成瘤实验提示,CD133+表型的细胞成瘤能力强于CD133-表型细胞,CD133-CD44+亚群细胞成瘤能力最弱。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转染NS-1后,CD133+群体细胞被明显抑制,由31.9%下降至6.3%,而CD90+和CD44+的表达未出现改变;转染NS-1后细胞S期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肝癌细胞表型为CD133+CD44+和CD133+CD44-亚群中富含肝癌干细胞,转染细小病毒H-1非结构蛋白基因NS-1的部分亚群SMMC7721细胞生长被抑制,提示其对肝癌细胞株中具有干细胞特性的CD133+群体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 张洁俞翀曌汪铮葛海良
- 关键词:干细胞标志物细小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