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婕

作品数:41 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成像
  • 12篇磁共振
  • 11篇磁共振成像
  • 8篇肿瘤
  • 7篇病理
  • 5篇他汀
  • 5篇普伐他汀
  • 5篇细胞
  • 5篇伐他汀
  • 4篇影像
  • 4篇体层摄影
  • 4篇普伐他汀钠
  • 4篇子宫
  • 4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4篇MRI表现
  • 3篇对比剂
  • 3篇血管
  • 3篇女性

机构

  • 31篇南方医科大学...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食品药品...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38篇冯婕
  • 24篇许乙凯
  • 10篇杨蕊梦
  • 10篇林炳权
  • 8篇陈春林
  • 8篇刘萍
  • 5篇陈兰
  • 4篇刘中秋
  • 4篇游文玮
  • 4篇卢玲
  • 4篇刘瑞源
  • 3篇曹晶
  • 2篇严承功
  • 2篇段慧
  • 2篇廖科丹
  • 2篇刘国清
  • 2篇席华松
  • 2篇曾庆思
  • 2篇路新卫
  • 2篇余田

传媒

  • 8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功能与分子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7
  • 2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新分型21例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提高基于新病理分型的肾细胞癌的CT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肾细胞癌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11例透明细胞癌,1例颗粒细胞癌,4例混合细胞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乳头状癌,2例嫌色细胞癌,1例集合管癌。新分型中颗粒细胞癌和多房囊性肾细胞癌均归于透明细胞癌,此型血供丰富,增强扫描后强化明显,不复杂性囊变为其特征;而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相对少血供,易于坏死囊性变,强化程度低于透明细胞癌;集合管癌较少见,CT表现缺乏特异性。[结论]各型肾细胞癌CT表现特异性不强,组织学类型确诊仍依靠病理。了解其CT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冯婕许乙凯杨蕊梦
关键词:肾细胞肿瘤CT表现
颅内原发胶质肉瘤的MRI影像表现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颅内胶质肉瘤的MRI影像特征,以及这些影像特征在与颅内其他常见原发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4月至2011年4月9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肉瘤患者的MRI影像表现、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患者年龄30~66岁,平均48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9例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及增强扫描,部分患者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扫描。结果本组9例胶质肉瘤均发生在幕上。MRI平扫,肿瘤表现为边界清楚、均匀性或囊实性占位,伴有中重度水肿。T1WI上多呈低信号,T2WI上多呈高信号,FLAIR图像上,4例表现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为明显环形强化。结论胶质肉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能清晰显示病变,但与颅内其他原发肿瘤鉴别较困难,多序列成像有助于其鉴别诊断及预后的估计,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刚蔷蔷许乙凯扈全慧林炳权冯婕郝鹏
关键词:胶质肉瘤磁共振成像影像诊断
多发性硬化的MRI诊断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临床确诊M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I T1WI,T2WI,FLAIR增强扫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MR图像进行评估,观察病灶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及强化特征。结果24例患者MRI显示:MS病变为多发,可见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半球、颈段及胸段脊髓,主要位于侧脑室周围及其深部脑白质,颈髓较胸髓多见。病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有或无占位效应,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高信号,强化程度不等。结论MRI对发现MS病灶十分敏感,有助于临床诊断。
杨蕊梦许乙凯冯婕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成像
CT在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介导的肺损伤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回顾性评价CT在同种异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aGVHD)介导的肺损伤评价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试验性治疗确诊(其中4例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的16例行allo-HSCT后并发aGVHD介导的肺损伤患者的所有胸部CT资料,由两位有经验的胸部影像学医师分别评价异常肺实质的表现、分布以及特征。结果16例患者aGVHD介导的肺损伤的首次胸部CT表现有: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气腔浑浊,多发实变,多发结节,磨玻璃影,孤立性结节伴有磨玻璃样"晕",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经临床试验性抗aGVHD皮质激素治疗后,在随访的胸部CT资料中,所有患者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尽管allo-HSCT后并发aGVHD介导的肺损伤CT表现无特异性,但不容置疑CT是allo-HSCT后并发aGVHD介导的肺损伤治疗的较好的监测手段。
杨蕊梦许乙凯冯婕曹晶余田林炳权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盆腔器官脱垂女性肛提肌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女性肛提肌静动态MRI三维变化特点。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9月—2017年4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就诊的中老年POPⅡ-Ⅳ度女性病人30例[(56.5±10.20)岁]及中老年已育无POP女性20例[(48.2±9.20)岁]作为对照。受试者均行静动态MRI检查,通过Mimics 10.01构建静动态肛提肌三维模型。二维观察指标包括肛提肌裂孔形态及髂尾肌形态,三维测量指标包括肛提肌裂孔横径、前后径,肛提肌起始处距耻骨联合下缘距离、肛提肌板角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组内静动态肛提肌测量指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肛提肌测量指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结果最终顺利构建26例POP组及20例对照组肛提肌三维模型。POP组动态较静息肛提肌裂孔异常"U"形及"O"形增多,髂尾肌异常"漏斗"形及"凹槽"形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动态MRI无明显变化(P>0.05)。POP组和对照组的肛提肌动态三维测量指标均较静态增大(P<0.05)。静息时,POP比对照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肛提肌距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侧距离明显增大(P<0.05),余无明显差异(P>0.05);动态时,POP比对照组肛提肌三维测量指标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中年已育女性虽无POP症状,但肛提肌趋向松弛改变;屏气用力下POP组肛提肌形态改变更明显,说明肛提肌支撑力的减弱与POP的发生密切相关。
刘萍唐连陈春林陈兰冯婕彭程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肛提肌动态磁共振成像
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后患者肛提肌长期变化
2022年
目的采用MRI评估宫颈癌子宫根治术(RH)后1、5年患者肛提肌变化。方法前瞻性纳入30例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采集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盆底MRI,重建骨盆及肛提肌三维模型;测量并比较不同时间点肛提肌裂孔横径(LH-W)、前后径(LH-L)、肛提肌板角度(LPA)、肛提肌体积(LVOL),双侧肛提肌与耻骨联合下缘间距(LSG)、髂尾肌角度(ICA)及厚度(ICT)、耻骨直肠肌厚度、M线及H线长度的差异。结果静息态及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T及耻骨直肠肌厚度逐渐变薄、M线逐渐延长,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静息态下LVOL较术前减小(P<0.05);最大瓦尔萨尔瓦动作下,双侧ICA及LPA均较术前增大而LVOL减小(P均<0.05)。结论宫颈癌RH术后患者髂尾肌、耻骨直肠肌逐渐萎缩变薄,盆底支持能力逐渐减弱。
卢逸嘉陈春林刘云鹭黄璐冯婕刘萍
关键词:子宫颈肿瘤子宫切除术肛提肌
脑室肿瘤的MRI诊断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室肿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室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增强扫描,10例患者行FLAIR扫描,并对其病变部位、大小、边界、信号强度、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31例为原发于脑室内的肿瘤,其中,侧脑室14例、第三脑室4例、第四脑室13例。另外,小脑蚓部4例、松果体区3例、丘脑1例、鞍区1例。MR图像表现各异,大体可分为脑室团块与脑室囊肿。结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及FLAIR序列扫描对脑室肿瘤的定性有很大价值,脑室肿瘤的MR诊断必须将影像学表现与肿瘤部位、患者年龄结合起来方能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杨蕊梦许乙凯段刚冯婕
关键词:脑室肿瘤MRI
松果体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提高对松果体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松果体区肿瘤的MR表现。结果:生殖细胞瘤4例,畸胎瘤3例,1例绒毛膜癌,胶质瘤4例,脑膜瘤2例,松果体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皮样囊肿及蛛网膜囊肿各1例,仅通过MR信号较难诊断,由于肿瘤组织学来源多,可通过一些特殊信号如脂肪、囊变、出血、种植播散等,并结合临床检查来进行鉴别诊断。结论:MR可以较好的显示松果体区肿瘤的位置与形态,各种肿瘤MR表现缺乏特异性,可通过肿瘤内的特征性信号帮助诊断与鉴别诊断。
冯婕许乙凯杨蕊梦
关键词:肿瘤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的CT和PET/CT表现被引量:5
2021年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探讨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的CT、PET/CT表现。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5、25、25岁。3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为90977、113266、447014 IU/L。CT平扫均表现为右前上纵隔混杂密度肿块,病灶边缘周围为线状、条片状实性成分,中央为大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内部片状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周围边缘见多发斑片状中度-明显强化影包绕病灶生长,呈不均匀环状强化改变。3例均伴两肺多发球形转移瘤,增强扫描其强化方式与纵隔原发灶一致,呈边缘环状强化。1例接受PET/CT扫描,纵隔病灶呈环状异常放射性浓聚,标准摄取值最大值为8.4。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其CT及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梁锐烘曾庆思刘琴许乙凯冯婕
关键词:纵隔肿瘤绒毛膜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三维可视化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轴向长期变化差异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通过MRI探究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轴向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RH的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年及5年行MRI共纳入30例。通过Mimics 23.0软件将术前、后骨盆及阴道三维重建并置于同一空间,以术前、术后1年及5年阴道受力点为P1~P3,测量阴道长度、P1~P3处阴道夹角及坐标。结果P2较P1角度增大(19.99±4.26)°、术后1年阴道缩短(5.55±0.6)cm,P3较P1角度增大(24.50±4.33)°、术后5年阴道缩短(5.95±1.13)cm,P3较P2角度增大(4.51±0.33)°、术后5年较1年阴道缩短(0.42±0.53)cm(P均<0.05);P1坐标(3.19±0.69,1.59±0.52),P2(2.52±0.38,0.94±0.87),P3(2.39±0.46,0.69±0.59)。结论RH术后阴道轴向夹角逐渐变钝、前倾,受力点向前更靠近耻骨联合、向下更靠近阴道口,这可能是其术后长期较少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原因之一。
卢逸嘉陈春林刘云鹭冯婕刘萍
关键词: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