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思琦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生物钟基因
  • 1篇通路
  • 1篇肿瘤
  • 1篇昼夜节律
  • 1篇溴代
  • 1篇临床药
  • 1篇临床药理
  • 1篇临床药理学
  • 1篇节律
  • 1篇课堂
  • 1篇混合教学
  • 1篇混合教学模式
  • 1篇基因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改革
  • 1篇教学模式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冯思琦
  • 1篇吕爱桥
  • 1篇方园
  • 1篇刘宏民
  • 1篇张恩
  • 1篇李聪
  • 1篇张保寅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高校医学教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生物钟基因Bmal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3年
脑和肌肉组织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的类似蛋白1(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 1,Bmal1)是生物钟的核心元件之一,常呈现出昼夜节律性表达。Bmal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复杂多样,目前研究显示Bmal1可以受多种信号通路的正负反馈性调控,通过调控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某些信号通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抑癌或促癌的作用。此外,Bmal1也可以被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调控进而影响其表达。Bmal1的表达会影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针对个性化治疗,Bmal1可以作为直接分子目标确定最佳药物管理时间,从而提高抗癌药物的疗效。本文主要综述Bmal1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郭恩慧成冰冯思琦马亭
关键词:BMAL1昼夜节律信号通路表观遗传肿瘤
利斯的明消旋体的高效实用合成被引量:1
2013年
利斯的明作为氨基甲酸酯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在60多个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症,是临床最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从3-乙基苯酚出发,以3步反应高效实用地合成了利斯的明消旋体.关键步骤是以NBS为试剂的N-甲基-N-乙基胺基甲酸-3-乙基苯酯的苄位溴代反应.目标分子能够以71%的总产率得到,并且整个实验不需要传统的柱层析或者重结晶分离.整个合成包括酯化、苄位溴代和取代3种反应.
张恩李聪张保寅吕爱桥方园冯思琦刘宏民
基于“OBE理念+雨课堂”的临床药理学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3年
临床药理学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重点阐述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等内容。针对目前教学工作的局限性,本研究提出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雨课堂平台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该课程改革,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多层面、多维度实现对教学形式的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变单调的被动学习为活泼的主动学习。同时,对课堂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及时优化教学设计,全方位地评价教学效果,为推动医药学高等院校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冯思琦
关键词:临床药理学混合教学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