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日宣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分析冲经电生理检测对外伤性臂从神经损伤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0例外伤性臂扶冲经损伤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和对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进行针极肌电图检查并结合分析。结果:全臂丛伸经损伤13例(其中10例完全损伤);臂丛上干损伤21(其中完全损伤6例);臂丛下干损伤3例(其中完全损伤1例);束支平面损伤3例;合并神经根撕脱伤15例。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臂丛神经损伤有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的重要作用。
- 凌秀明凌日宣
- 关键词:臂丛神经神经电生理学创伤
- 不同浓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早期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清胆红素水平(Sb)的高低将174例患儿分成两组:甲组110例,为相对低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乙组64例,为相对高胆红素浓度组(Sb>342μmol/L)。两组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1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共有218耳异常(62.6%),甲、乙两组比较,乙组异常率明显增高(P<0.01),甲、乙两组V波反应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影响,异常率与浓度升高呈正相关。
- 凌秀明唐海燕凌日宣胡礼斌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 肝结核一例
- 2007年
- 凌日宣
- 关键词:肝结核胃大部分切除术肝功能受损肝功能检查胆囊壁增厚病例资料
- 肺囊肿3例X线及CT表现被引量:2
- 2004年
- 归云荣凌日宣归俊马春艳徐旭王跃军蓝莉
- 关键词:肺囊肿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临床症状先天发育畸形
-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螺旋CT诊断
- 2014年
- 目的:评价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年7月~2013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6例单纯平扫,29例行CT平扫+增强扫描.位于交界位置或肿瘤巨大不容易定位者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或三维重建(3D).结果:神经组织源性肿瘤13例,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1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7例,其它类型肿瘤4例.CT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0% (20/25),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76%(19/25).结论: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特别是64排以上CT平扫+增强多期扫描,具有较高价值.
- 凌日宣
- 关键词: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诊断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表现。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表皮囊肿的CT与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3例,鞍上或鞍旁5例,松果体区和第四脑室内各2例,小脑延髓池1例。肿瘤大小不等,形态多不规则,轮廓光整或呈分叶状。CT平扫15例呈均匀低密度,3例呈稍不均匀的低密度,CT值在-20~10Hu之间。在MRI T_1WI上肿瘤呈不均匀的低信号,在T_2WI、FLAIR图像上都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扫描肿瘤均无明显的强化。结论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与MRI表现较具特征性,通过CT、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病变鉴别。
- 归云荣归俊马春艳凌日宣芦苇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 黄疸消退迟缓对婴幼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黄疸消退延迟对婴幼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选择资料保存完整,作过BAEP的黄疸消退延迟婴幼儿145例为研究组,120例作过BAEP的正常婴幼儿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黄疸消退延迟对婴幼儿BAEP有影响,临床应予重视。
- 凌秀明唐海燕凌日宣胡礼斌
- 关键词:婴幼儿黄疸
- 螺旋CT在肿瘤性肠梗阻检查中的价值
- 肠道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病,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为肠梗阻症状,临床表现常常无特异性。以往在肠梗阻的诊断中应用最多的为腹部X线平片,但因其信息量不足,仍对部分病人不能提出肯定诊断,而且无法对梗阻作出病因诊断。CT检查可显著提高肠...
- 凌日宣
- 关键词:肠道肿瘤螺旋CT肿瘤性肠梗阻病因诊断
- 文献传递
- 胃癌的螺旋CT诊断
- 本文对本院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的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及CT表现。
- 凌日宣杨文平归云荣
- 关键词:胃肿瘤螺旋CT影像诊断回顾性分析
- 文献传递
-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I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确诊的62例90个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及MRI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2例早期(Ⅰ~Ⅱ期)ANFH中单侧34例,双侧28例;Ⅰ期33髋,Ⅱ期57髋。早期ANFH的X线平片、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为28.89%,46.67%和100%。结论MRI与其它影像学检查相比较,能更早发现病变,而且敏感性和准确率高于CT和X线平片。
- 归云荣归俊芦苇马春艳凌日宣
-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放射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