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辉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留白”的审美功能及其华夏美学意蕴——关于“艺术空白中国化”的微观考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笔者曾撰文《艺术空白中国化的N个理由》,其文在中西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对"空白"产生的时间、"空白"运用的范围、"空白"理论的体系、空白的文化底蕴等诸多方面的辨析考量,从宏观上确证了"艺术空白中国化"的成立。本文拟从"空白"的原始雏形——"留白"入手,发掘其审美功能,并揭示其所隐含的丰富的华夏美学内蕴,从而在见微知著中玄览华夏艺术的自由写意和传神魅力,充分领略中华空白之民族风采与民族神韵。
- 刘丽辉徐俊六
- 关键词:留白审美功能美学意蕴
- 试论孔庙对云南教育文化发展的影响——以楚雄大姚石羊孔庙为例
- 2013年
- 孔庙,又称文庙,是儒学精神的象征符号,是儒家思想广泛传播的重要标志。孔庙作为儒学文化的物质载体,其中蕴含了丰富深厚的儒学思想精华,并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地处祖国边陲的楚雄大姚石羊孔庙,面积不大,占地仅6千多平方米,却成为当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 刘丽辉
- 关键词:文化进步儒学文化中国文化发展
- 艺术空白中国化的N个理由——对全球化时代文艺理论民族身份认同的思考被引量:8
- 2011年
-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然而,经济技术的一体化不同于精神文化的一体化。经济的一体化,可使"有余"补"不足",而精神的一体化则不可以强而凌弱。鉴于此,文化的全球化应是建基于差异性、多样性、本土性、民族性之上的全球化;文化的一体化,应是"和而不同",同中有异的一体化。否则,民族个性的泯灭,民族身份的丧失,势必会导致世界精神文化生态的严重失衡。具体而言,作为人类文化结晶之一的艺术空白理论,富有鲜明的民族个性,而这个民族不是别的,就是中华民族。文章立足于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艺术理论建构问题,对空白理论的民族性思考作出阐述。
- 刘丽辉
- 关键词:艺术空白民族身份文艺理论精神生态
- 论《原始思维》的主要特征
- 2021年
- 18世纪,随着人类学的迅猛发展,其研究对象追溯至早期新大陆的原始社会,西方知识分子对原始人的态度发生了激烈转变。列维-布留尔从司马迁的《史记》中看到天人感应的历史叙述,将中国古代人的思维视作“原始”的最佳例证。他在收集五大洲材料的基础上写成了《原始思维》一书。他指出:集体表象、互渗律和原逻辑是原始思维神秘性的三个显著特征,且集体表象和原逻辑因受神秘互渗律的影响而紧密联系。此书的价值在于窥见了原始人的生存价值及原始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启迪。
- 李梦凡刘丽辉
- 关键词:集体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