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占 作品数:16 被引量: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耳蜗火棉胶包埋冰冻切片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改进耳蜗火棉胶切片技术,比较传统火棉胶切片和耳蜗火棉胶包埋冰冻切片技术,为耳科实验室制作高质量火棉胶切片,获得高质量耳蜗组织形态学图片提供方法。方法将豚鼠耳蜗组织进行常规的梯度酒精脱水、梯度火棉胶浸润、12%的火棉胶固定制作成火棉胶组织块,然后平行于蜗轴沿耳蜗侧面切取一个平面,将耳蜗其它组织修掉使得火棉胶包埋块成为一个长方体。用OCT将火棉胶组织块固定在冰冻切片机上,进行连续切片。结果用火棉胶将耳蜗包埋成块,OCT固定冰冻切片机的模具上进行切片。不用火棉胶切片机切片,同样可以获得传统火棉胶切片方法所获得的制片质量,并且具有切片效果良好、组织切片完整、厚薄均匀、不易形成皱折等优点。还可以减少火棉胶切片的费用开销,便于耳蜗火棉胶包埋制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结论耳蜗火棉胶包埋冰冻切片技术是耳科实验室制作高质量耳蜗火棉胶切片,获得高质量耳蜗组织形态学图片简便有效的方法。 徐金操 刘会占 刘思然 孙建和 郭维维 杨仕明关键词:耳蜗 冰冻切片 活体鸡胚操作时背景染料的选择与应用 2014年 目的寻找活体鸡胚操作时的最佳背景染料及其应用条件。方法比较不同染料对鸡胚发育的影响及背景色效果与持续时间,选择最优者,并摸索其最佳浓度与剂量。结果鸵鸟墨水注射后鸡胚存活率最高[76.9%(30/39)],背景色好,持续时间长,并且采用0.2ml/4ml浓度、≤0.3ml剂量综合效果最优。结论鸵鸟墨水用于活体鸡胚操作时的背景染料效果佳。 邹艺辉 刘会占 张悦 汤丽川 杨仕明关键词:鸡胚 DAPT和Hathl诱导新生大鼠耳蜗额外毛细胞作用的比较 Notch信号通路中r-分泌酶抑制剂DAPT处理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耳蜗柯蒂氏器可以诱导产生更多的毛细胞,而Hathl基因在上述组织的高表达,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毛细胞,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对上述两种方法在诱导新生大鼠耳蜗柯蒂氏... 赵立东 李丽贤 郭维维 任丽丽 刘会占 孙建和 杨仕明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 文献传递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鼓阶内耳导入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报告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鼓阶径路移植到正常大鼠耳蜗中存活、分布及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及移植后正常大鼠听力变化,为内耳骨髓间充质干... 秦贺 刘会占 赵立东 郭维维 杨仕明 翟所强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报道振动声桥在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尤其有特殊情况者)的应用,探索其在该类患者的适应症。方法对4例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行振动声桥植入术,均为男性,年龄3-18岁(平均13.5岁),3例双耳畸形,1例单耳畸形,均为左侧植入,对具有特殊情况者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措施完成手术。手术径路分为经面神经隐窝径路(3例)和面神经后径路(1例)。振动声桥植入方式分为镫骨振动型(2例)和圆窗振动型(2例)。对比开机前后听力与言语测听结果,及日常交流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开机后,听力改善明显,0.25k-4kHz平均纯音或条件反射测听气导听阈改善35dB(开机前69dB/后34dB),助听后安静环境下65dBSPL语句识别率,双耳畸形者平均为86%(术前0%),单耳畸形者100%(术前100%),但噪声环境(-8dBSNR)下为20%(裸耳0%)。结论振动声桥植入是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一种良好的听力解决方案,即便有些特殊情况者。 邹艺辉 李佳楠 陈艾婷 戴朴 韩东一 刘会占 杨仕明关键词:振动声桥 先天性畸形 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对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对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固定剂量(100mg/kg)的庆大霉素对C57BL/6J小鼠每日进行腹腔注射造模,分别在注射后的第4天、7天和10天观察耳蜗基底膜顶回区域的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变化,以同窝未注射小鼠的耳蜗基底膜顶回作为实验对照。内毛细胞突触前后膜分别采用CtbP2和GluR2/3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采用3dmax8.0对实验结果进行三维重建,在此基础上计数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数量。结果所有小鼠内外毛细胞均无缺失和错排,但和对照组相比,内毛细胞突触数量存在明显变化(P<0.01);其数量在庆大霉素注射第7天时达到峰值,之后明显减少。结论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环境中,耳蜗内毛细胞突触数量表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这提示在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作用的过程中,内毛细胞突触数量的增加可能表明耳蜗内毛细胞带状突触存在通过改变自身数量来反映氨基糖甙类药物毒性损害的机制。 柳柯 姜学钧 李姝娜 吴南 刘会占 张悦 杨伟炎 杨仕明关键词:庆大霉素 耳蜗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的病理形态变化 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的纤毛、胞体、及胞核的损伤情况。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70dBSPL的脉冲噪声暴震200次后,取材作全耳蜗铺片行免疫组化检测(prestin和phalloidin);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受损毛细胞的病理变化。同时做毛细胞的纤毛、胞体及胞核的标记染色。荧光显微镜和电镜下观测结果。结果强噪声暴露后,毛细胞纤毛大部分消失,只有小部分表皮板存在,同时细胞核碎裂消失,而此时胞体大部分存在,但有肿胀及变形等变化。结论噪声损伤后,毛细胞的纤毛及胞核首先发生变化,随后胞体肿胀溶解,因此毛细胞的胞核及纤毛变化最先反映毛细胞受损情况,但纤毛的缺失并不代表毛细胞的缺失和死亡。如果单从一种形态观测指标评估毛细胞的损伤病理状况是不全面的。 郭维维 刘会占 孙建和 胡吟燕 杨仕明关键词:噪声 毛细胞 耳蜗电生理及临床疾病 本文提出现在比较公认的EP产生机制,Tasaki首先证明EP和耳蜗管侧壁的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有密切关系。指出对于内淋巴液高k+产生机理,现阶段主要是关于血管纹的分泌作用来维持内淋巴K+浓度,最后强... 刘会占关键词:临床疾病 静息电位 听力障碍 文献传递 三种方法转染Math1基因效率和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腺病毒、脂质体、纳米材料三种不同类型的载体体外携带目的基因Math1对HEK293T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的大小,以期筛选理想的基因转染载体材料。方法选用重组腺病毒、LipofectamineTM2000、Superfect纳米材料作为转染载体,携带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报告基因的Math1-EGFP基因及真核表达质粒pRK5-Math1-EGFP,并且根据不同转染载体说明步骤优化体外转染条件,分别转染293T细胞。在一定的时间内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转染结果并计数阳性细胞,采用MTT(噻唑蓝)法检测三种不同载体体外细胞毒性,应用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转染阳性细胞中目的基因Math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在优化的体外转染条件下,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细胞转染率达到了94%以上,脂质体和商品化Superfect纳米材料转染的细胞中,荧光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和80%以上,同时,商品化Superfect纳米材料在达到80%转染率的条件下,细胞存活率为90%。应用RT-PCR方法证实,三种载体转染细胞均有Math1基因的mRNA的表达。结论商品化Superfect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有效的纳米转染材料,能够成功携带耳聋治疗关键基因Math1转染293T细胞,以期在内耳基因治疗的研究当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陈志婷 杨仕明 吴南 郭维维 赵立东 刘会占 舒卫宁 任丽丽 王琳 李新新 张小兵关键词:MATH1 基因转染 基因载体 纳米材料 基于聚酰胺胺的非病毒载体携带Math1基因进行体外基因转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发一种可用于携带Math1基因进行基因转导的基于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AMAM Den-drimers,PAMAM)的非病毒载体,对其转导效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在体基因治疗奠定必要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PAMAM(7代)通过加热活化和环糊精(Cyclodextrin,CD)表面修饰后,与pRK5-Math1-EGFP质粒在不同氮磷比(N/P)的情况下,浮配形成基因-载体复合物,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对HEK-293T细胞系进行体外基因转导,对其转导效率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加热活化温度设定为60℃,时间分别为:0、6、12、24、48小时;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环糊精质量比(PAMAM/CD)分别为:(1/2,1/1,4/1,8/1和无CD);N/P分别为:1/1,2/1,5/1和10/1。通过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EGFP阳性细胞并计算百分比的方法评价基因转导有效率,通过标准MTT实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通过60℃加热活化24小时、质量比为1/1进行环糊精表面修饰后获得的基于PAMAM的非病毒基因载体,携带pRK5-Math1-EGFP质粒进行基因转导的效率最高,达到38.14±2.85%,同时其细胞存活率达到68.86±3.44%。结论我们获得了一种基于PAMAM的非病毒基因载体,可高效、安全地携带Math1进行基因转导,为其下一步进行在体基因转导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有望未来应用于临床的聋病基因治疗。 吴南 陈志婷 李敏 刘会占 任丽丽 吴雁 杨伟炎 杨仕明关键词:基因转导 MATH1 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