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
-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宝石CT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在标准体重患者宝石CT 肺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40例标准体重(体重指数18.5~24.0kg/m2)患者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根据对比剂使用剂量将患者分成两组:低剂量组,15 mL对比剂+50 mL混合液(10%对比剂+90%生理盐水);对照组,50 mL对比剂+30 mL生理盐水。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对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两名医师对两组肺动脉评分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腔静脉的伪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肺动脉主干与左心房、双肺下叶后基底段肺动脉与静脉CT 值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体重患者宝石CT肺动脉血管成像采用低剂量对比剂联合生理盐水可获得良好的图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
- 陶黎刘传黄扬曾勇明胡志华彭冈力彭刚
- 关键词:肺动脉血管成像对比剂
- DR髌骨站立轴位的体位设计及临床应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DR)髌骨站立轴位的体位设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患者取站立位,手扶机架单脚站立,被检侧膝关节屈曲30~60°,足尖尽量绷直,足背或小腿紧贴探测器边缘,然后调整中心线的入射点从头侧进行摄影。结果采用髌骨站立轴位摄影共100例,其中优质片79例,占79%;良质片18例,占18%;劣质片3例,占3%。结论髌骨站立轴位摄影操作简便,患者舒适易配合,可作为髌骨的补充摄影方法。
- 刘传曾勇明陶黎彭冈力杨靖捷
- 关键词:站立位髌骨轴位数字X线摄影
- 铅防护屏使用前后床旁DR受检者及邻近患者辐射剂量的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不同铅防护屏使用后对床旁DR受检者及相邻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胸部仿真体模,模拟床旁DR胸部正位检查环境,设置相同的X射线摄影曝光参数,分别对使用铅防护屏前及使用5种铅当量(0.125、0.175、0.25、0.35和0.5 mm)铅防护屏后共6种模拟环境曝光。在模拟的受检者及相邻患者X射线体表入射检测点布放TLD,回收、读取TLD,计算受检者及相邻患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比较:使用5种铅防护屏后,受检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与使用铅防护屏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相邻患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比较:使用5种铅防护屏后,相邻患者检测点空气比释动能与使用铅防护屏前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DR检查时使用铅防护屏,在没有增加受检者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可明显降低相邻患者的辐射剂量。防护屏铅当量≥0.35 mm时,相邻患者的辐射剂量可减少60%以上。
- 郁仁强曾勇明金瑞刘传彭刚王杰
- 关键词:热释光剂量计
- 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在头颈部宝石CTA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test bolus)的扫描方案在宝石CT头颈部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者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用20mL对比剂及20mL生理盐水团注测试。B组:用4mL对比剂及20mL生理盐水团注测试。两组测试完后均用50 mL对比剂及50 mL生理盐水行增强扫描。利用微钙化点感兴趣区域(MROI)分析软件观察并测量test期C_4段颈总动脉、平扫期C_4段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采用双盲法,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CT技师分别独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名技师对两组test期C_4段颈总动脉强化情况的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208、236,P>0.05)。两名技师对两组test期C_4段颈总动脉、平扫期C_4段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测量结果中,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6、0.243,P>0.05)。结论宝石CT行头颈CTA检查时,应用4mL对比剂及20mL生理盐水团注测试,同样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能满足C_4段颈总动脉达峰时间的准确测量,还降低了总对比剂的用量。
- 陶黎刘传黄扬曾勇明胡志华彭冈力
- 关键词:颈内动脉
- 冈上肌出口位与肩胛骨轴位的应用与比较
- 刘传
- 辐射防护用品性能检测方案的探讨
- 目的:我院放射科现有多种辐射防护用品,用于阻挡散射线对医生和病人造成的伤害.为了评价各防护用品对X线的屏蔽效果,以及有无损坏点,对其分别进行性能检测试验,作为临床使用选择时的理论参考.方法:将Kodak DR3500调至...
- 刘传曾勇明彭冈力刘志宏
- 岛津Uni-Vision多功能数字胃肠机图像拼接技术在下肢全长摄影中的应用价值
- 刘传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非高风险地区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该院发热门诊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给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7日至3月2日发热门诊239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常规和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结果239例患者最常见症状为发热(占97.49%),低热患者占45.06%,中热患者占41.63%,高热患者占13.3%。其余症状依次为干咳(占56.90%),乏力、肌肉酸痛(占47.70%),流涕(占17.99%),咳痰、咽痛、头痛、呼吸困难、胸痛、腹泻较少见。血常规结果显示,50例(20.92%)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均值为(0.78±0.18)×10^9/L;158例(66.11%)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均值为(6.77±1.51)×10^9/L。180例(75.31%)患者胸部CT异常,52例(17.57%)表现为肺炎,临床疑似COVID-19患者32例(13.39%)。所有患者通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14 d排除COVI D-19。结论非高风险地区发热门诊患者症状虽然与COVID-19类似,但以中低热患者居多,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幅度较小。对传染性疾病的诊断而言,流行病学史相对较为重要。
- 邓江霞江博文刘传杨柳古赛
- 关键词:发热门诊
- DWI及ADC值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的价值被引量:28
- 2015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在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和28例其它富血供肿瘤(包括髓母细胞瘤5例,脑膜瘤5例,听神经瘤4例,室管膜瘤3例,转移瘤3例,淋巴瘤3例,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脉络膜乳头状瘤1例)患者,术前行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检查,评估所有肿瘤病灶的DWI信号并测量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ADC值对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5例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中,13例于DWI上呈低信号,2例呈等信号,平均ADC值为(2.06±0.46)×10-3 mm2/s;28例后颅窝其它富血供肿瘤中,18例于DWI上呈高信号,6例呈等信号,4例呈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97±0.28)×10-3 mm2/s;两组中肿瘤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73,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9(P=0.000),以ADC值1.520×10-3 mm2/s作为阈值,诊断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和92.9%。结论:DWI及ADC值有助于鉴别后颅窝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与其它富血供肿瘤,在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检查中,DWI应作为一种重要的鉴别手段而纳入常规。
- 黄兴涛柳彬刘传李琦谭炜罗亚西陈永权
- 关键词:表观扩散系数血管母细胞瘤
- 优化REACT技术的T2预脉冲时间和反转延迟时间的初探
- 2022年
- 目的通过优化T2预脉冲时间和反转延迟时间以探讨参数优化后的无需对比剂和触发的松弛增强血管造影技术(Relaxation-Enhanced Angiography without Contrast and Triggering,REACT)技术在提高中心静脉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由低到高设置T2预脉冲时间(46、50、60、70、80、90、100、110 ms)和反转延迟时间(55、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 ms)进行胸部冠状位扫描,分别获得升主动脉、上腔静脉、左侧无名静脉、左侧锁骨下静脉、右侧无名静脉、右侧锁骨下静脉的信噪比,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预脉冲时间设置为50 ms时,各段血管最大信噪比值出现的频率最高,比率为27.78%;反转延迟时间设置为130 ms时,各段血管最大信噪比值出现的频率最高,比率为20.69%。结论通过测试不同的T2预脉冲时间和反转延迟时间,发现当T2预脉冲时间为50 ms,反转延迟时间为130 ms时,中心静脉各段血管的信噪比最好,合理设置准备脉冲时间能提高REACT技术在中心静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 陶黎朱嵬张晓宇左子钰刘传杨柳张志伟吕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