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50例围产儿死亡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250例围产儿死亡病例的分析,探讨围产儿死亡病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围产儿死亡250例进行死亡原因、死亡率统计与分析。结果:2008年、2009年、2010年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20%,1.01%,1.06%,死胎占围产儿死亡的76%,死产占2.4%,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占21.6%;死胎主要原因为胎儿发育畸形,脐带异常,包括脐带缠绕、扭转、打结、脱垂,其次为母亲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糖尿病,胎盘异常、多胎;围产期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为重度窒息、肺透明膜病。结论:加强产前围产保健,不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时诊治高危妊娠,减少窒息发生率,对胎龄较小及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适时治疗,对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 刘昕范秀芳王岩
-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病因死胎围产保健
- 脐血乳酸及有核红细胞测定与围产期母儿缺氧的关系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脐血乳酸及有核红细胞(NRBC)的测定与围产期缺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有胎儿宫内窘迫病史的足月新生儿2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母儿无异常情况的足月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用脐血涂片方法计数NRBC的百分数及绝对值,用生化法测定脐血乳酸浓度。结果胎儿窘迫组新生儿脐血NRBC百分数和NRBC绝对值均显著增加;胎儿窘迫组脐血乳酸值显著高于无胎儿窘迫组。结论NRBC百分数和NRBC绝对值增加是胎儿宫内窘迫的代偿性反应,可以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辅助诊断指标。脐血乳酸测定对判断胎儿缺氧及预测新生儿预后有重要价值。
- 张国荣刘昕董洪美
- 关键词:胎儿脐血乳酸有核红细胞
- 脐血有核红细胞计数和乳酸联合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脐血有核红细胞计数(NRBC)和乳酸水平联合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界值,方法:选择100例有胎儿窘迫史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窘迫组46例,慢性窘迫组54例,包括新生儿窒息46例,发生HIBD18例,轻度10例,中重度8例;对照组45例均为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同期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测定脐血NRBC和乳酸水平。结果:①HIBD组与非HIBD组比较,NRBC数量、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9,t’=8.904,P=0.000,p’=0.000);②中重度HIBD与轻度HIBD比较,NRBC数量、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4,t’=2.480,p=0.000,p’=0.025);③NRBC在15/100个白细胞中,乳酸在4.25 mmol/L水平联合预测HIBD时,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96%。结论:NRBC为15/100WBC、乳酸为4.25 mmol/L可以作为预测HIBD界值。
- 刘昕范秀芳郝素媛毕汇文
- 关键词:乳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听力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损伤的定位及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 对照组足月新生儿 3 0例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2 7例 ,出院前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ransientevokedotoacousticemissions ,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automatic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ABR )检测。对TEOAE未通过者于生后 6周进行复筛 ,AABR未通过者于生后 3个月接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测试。 【结果】 99只耳通过TEOAE ,82只耳通过AABR ,3只耳 3个月随访仍未通过ABR ,确诊为听损伤 ,2只耳为轻度 ,1只耳为中度。听力筛查通过率随胆红素水平的上升而下降。TEOAE方法通过率各组差异无显著性 ,AABR通过率则与之不同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合并酸中毒及感染降低AABR通过率。 【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损伤发生在耳蜗后 ,仅用TEOAE方法进行听力筛查易发生漏诊 ,采用AABR方法则能提高筛查阳性率。对胆红素 >2 5 .6μmol/L的患儿应积极干预。
- 袁欣侯茜刘昕李霞
- 关键词:高未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听力筛查听神经损伤
- 高危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袁欣孙若鹏聂文英朱思莲刘昕李雷张江青
- 本项目对BAEP异常患儿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因子,发现早产、围产期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以及不适当的药物应用是导致听觉损伤的高危因素。血小板活化分子颗粒膜蛋白(CD62p)在听觉损伤的患儿中表达升高,是参与听觉通路损...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危儿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血小板活化因子
- 新生儿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1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起病的外胚层发育不良患儿,生后皮肤干燥、脱屑,生后14 d出现反复发热,基因检测为EDA基因c.686del p.(P229Lfs*51)移码变异。该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早期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可改善患儿预后。
- 李萍李慧敏乔昕刘昕
- 关键词:外胚层发育不良新生儿
- 济南地区围产儿死亡率及死因分析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围产儿死亡原因及有关防止措施。方法 :采用围产期I即妊娠满 2 8周以上至分娩后 7天为标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5年内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 17.6 4‰ ;死胎及围产新生儿死亡率占围产儿死亡的 91.11% ;引起死胎、死产的主要因素是脐带因素 ,其次为先天发育畸形 ;围产新生儿死因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 ,围产期窒息 ;分娩孕周越小、体重越低 ,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结论 :降低死胎发生率 ,应从提高产前诊断率入手 ;预防早产、低出生体重、围产期窒息 ,降低围产新生儿死亡率。
- 范秀芳刘昕郝素媛
- 关键词:围产儿死胎死产死亡率
- 胎龄及出生体重与视网膜病(ROP)发生的关系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生后4周进行ROP筛查、诊断及随访,探讨胎铃、低体重对ROP发生的影响,对减少发生提高临床依据。方法对近2年入住我院NICU早产儿共732例进行ROP筛查,诊断后治疗及随访。结果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的发生率越高,病变程度越重。结论低出生体重、低胎龄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对不可避免的此高危新生儿要给予更好的治疗、监护,避免其他不利因素影响,及时筛查,及时治疗,注意减少发病率、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 刘昕范秀芳
- 关键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