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兴 作品数:33 被引量:103 H指数:6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电子电信 机械工程 更多>>
分段弧和全弧旋转容积调强放疗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全弧VMAT和分段弧VMAT)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剂量学差异,分析应用分段弧VMAT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1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全弧VMAT、分段弧VMAT两种治疗计划,统计并比较靶区(PTV)、危及器官(肺、脊髓、心脏)、以及机器总跳数(MU)等参数的剂量学差异。应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全弧VMAT计划PTV D95(t=-7.699, P=0.000)、D98(t=-6.384, P=0.000)、均匀性指数(HI)(t=10.423, P=0.000)均优于分段弧VMAT,分段弧VMAT肺的平均剂量、V5(t=-4.048, P=0.002)要优于全弧VMAT。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I)、MU、双肺的V10、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放疗时应用全弧VMAT、分段弧VMAT均可以满足靶区临床要求,但分段弧VMAT可以明显减少肺低剂量区域照射范围。 张惠玲 李鑫 吴小良 许会军 张伟 马志乾 刘朝兴关键词:食管癌 剂量学 放射性肺炎 D2SRS微光栅系统在眼眶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初步应用1例 被引量:1 2017年 手术是眶周围肿瘤首选的治疗方式,但因眼眶周围结构复杂,遍布血管、神经,导致眶周围肿瘤完全切除困难,术后容易复发,所以术后辅助放化疗成为眶周肿瘤的标准治疗[1]。传统放疗不仅放疗剂量受限,而且可出现放射性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如何尽可能的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量, 刘朝兴 许会军 陈晓芳 张慧玲 吴小良 赵鹏 马志乾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 眼眶肿瘤 外照射联合^131I-chTNT对小鼠Lewis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外照射联合^131I-chTNT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显像。方法建立C57小鼠Lewis瘤模型,肿瘤直径达一定大小时随机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给药后不同时间肿瘤组织及感兴趣器官的放射性,观察活体显像情况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延迟效应。结果联合外照射组肿瘤组织的放射性1、3和5d均高于单药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8、0.041和0.024),两组中正常组织的放射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区核素显像比单药组强且持续时间长。肿瘤生长效应实验中单药组、外照射组、联合组的绝对延迟时间为3.1、9.1和13.1d,标准化延迟时间为10d,^131I-ch TNT对放射的增益因子为1.08。结论外照射联合^131I-chTNT后可促进其在小鼠体内肿瘤区的浓聚,而对正常组织无影响。联合应用^131I-chTNT可提高外照射对荷瘤小鼠的放射效应。 张明 高献书 张春丽 秦尚彬 刘朝兴 王荣福关键词:小鼠 照射 ^131I-CHTNT 顺铂和洛铂与放射联合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顺铂、洛铂给药后不同时间照射对小鼠肺癌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影响。方法70只C57BL/6近交系Lewis肺癌移植小鼠随机分组,按10mg药物/kg体重经尾静脉分别注射顺铂和洛铂,给药后在0.5、2.0、4.0、24.0、48.0、72.0、96.0h分别将小鼠处死获取肿瘤组织标本,应用ICP—MS方法测定标本铂含量。8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单纯药物、单纯照射、药物联合照射组共10个组,注射药物后1、24h或72h对肿瘤局部进行照射,比较各组间肿瘤大小。结果顺铂、洛铂在肿瘤组织浓度均在给药后迅速达到4.78、2.79μg/g(t=3.82,P=0.005),4h后分别降至3.39、0.99μg/g(t=9.10,P=0.000),96h时分别为1.41、0.23μg/g(t=3.70,P=0.006)。顺铂给药后1、24、72h照射组之间肿瘤生长速度相似,但比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顺铂组均明显变缓;在第15天时肿瘤相对体积分别为4.73、5.52、2.15(F=0.84,P=0.451),而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顺铂组分别为16.63(F=10.50,P=0.000)、10.34(F=3.12,P=0.046)、12.80(F=8.06,P=0.001)。洛铂给药后1、24、72h照射组之间肿瘤生长速度也相似,但与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洛铂组相比均明显变缓;在第15天时肿瘤相对体积分别为3.49、4.90、3.86(F=0.32,P=0.727),而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洛铂组分别为16.63(F=15.21,P=0.000)、10.34(F=4.12,P=0.016)、14.28(F=10.67,P=0.000)。顺铂和洛铂在1、24、72h的放射增敏比分别为2.13、2.03、3.45和2.53、2.00、2.50。结论顺铂一次给药后肿瘤内药物浓度至少能持续96h,其放射增敏作用能持续较长时间;洛铂具有与顺铂相似的抗肿瘤效果及放射增敏作用。 孙明霞 李洪振 高献书 秦尚彬 刘朝兴 张敏 赵静 李晓梅 赵玉亮关键词:洛铂 顺铂 放射增敏 肿瘤移植 小鼠 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在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比观察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 SVCS)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46例小细胞肺癌合并SVCS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5例和序贯放化疗组21例。同步放化疗组同时接受放疗与EP方案化疗;序贯放化疗组先行放疗,放疗结束后两周行EP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近期生存率。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为88.0%高于序贯放化疗组的61.9%( 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结束后半年、1年、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同步放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合并SVCS的近期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且不良反应和近期生存率相当,可作为本病优选的治疗方式。 郭燕 马骖 刘朝兴 冯景见 檀军丽 王晓燕 李静 张娜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化放疗 肿瘤患者PICC拔管各种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PICC拔管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主动拔管或被动拔管84例肿瘤患者,拔管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上肢静脉血管血栓形成情况,预测拔管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肿瘤患者PICC拔管困难相关影响因素,规范拔管流程,观察拔管后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经统计84例拔管的肿瘤患者,计划拔管66例占78. 57%,非计划拔管18例占21. 43%,其中出现不能处理的并发症14例; 84例拔管的肿瘤患者中出现拔管相关的并发症18例(21. 43%)。结论 PICC对于肿瘤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但由于出现各种不能处理的并发症而拔管,使PICC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由于导管留置时间长,可能出现各种拔管相关并发症。通过分析导管留置期间及拔管出现的问题,规范导管维护及拔管操作,以其做到安全使用及撤出PICC,减少PICC相关并发症。 张欣 朱玉欣 刘富德 刘朝兴 尹欣欣 张聪聪关键词:肿瘤患者 非计划拔管 荷瘤小鼠静脉注射洛铂和顺铂后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洛铂和顺铂在小鼠血浆、肾脏和肿瘤内的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放疗增敏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70只C57BL/6近交系Lewis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组,按10mg药物/kg体重经尾静脉分别给小鼠注射药物(洛铂或顺铂),给药后在0.5、2、4、24、48、72、96 h分别将小鼠处死获取血液和组织标本(肿瘤和肾脏),应用ICP-MS方法测定标本铂含量。结果洛铂和顺铂的血浆药时曲线均符合三室模型,半衰期分别为51.139h和35.583h,洛铂在血浆中的清除速率大于顺铂[0.532L/(h.kg)对0.192 L/(h·kg)];洛铂和顺铂在肿瘤组织的浓度均在给药后迅速达到最大[(2.79±0.35)μg/g对(4.78±1.11)μg/g],然后迅速下降,在4 h后分别降至0.99±0.21μg/g和3.39±0.55μg/g,在96 h肿瘤中仍有药物存在,浓度分别为0.23±0.05μg/g和1.41±0.71μg/g。肿瘤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呈对数相关,Rsq分别为0.948和0.837。结论洛铂和顺铂在小鼠体内静脉给药后半衰期长,肿瘤内药物浓度在给药后很快达到最大,在4 h降至平台期,96 h仍有药物存在,顺铂在肿瘤内的浓度高于洛铂;洛铂在小鼠体内的清除速率快于顺铂;可以通过检测血浆中的洛铂和顺铂浓度来估算肿瘤内的药物浓度。 孙明霞 高献书 赵玉亮 秦尚彬 刘朝兴 张敏 李晓梅关键词:洛铂 组织药物浓度 放疗增敏 放化疗 小鼠 养正消积胶囊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不良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观察养正消积胶囊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不良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养正消极胶囊联合放疗的观察组和... 郭燕 马骖 吴小良 刘朝兴 冯景见 檀军丽 王晓燕 李静 张娜关键词:养正消积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文献传递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张红欣 韩鲁军 安召伟 刘朝兴 赵亚红 窦珊珊 张楠 张富同 通过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霉素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小剂量)组+阿霉素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大剂量)+阿霉素组,成功建立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应用药物后测定CK、CK-MB、LDH值,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损伤...关键词:关键词:蒽环类药物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K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中期因子(MK)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MK表达,分析MK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对应的各项病理参数的关系,对其中40例有随访资料者的MK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K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0%(45/50),在人正常膀胱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在膀胱癌中随肿瘤侵润深度和分级的增加,MK表达逐步增强(P<0.05,P<0.01)。MK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目、初复治无相关(P>0.05)。生存分析表明,MK低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81.8%、72.7%,MK高表达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6%、36.4%、18.2%,MK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低于MK低表达组,组间生存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M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上皮无或弱表达。MK随肿瘤分期和分级的增加表达逐步增强,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数目、初复治无相关。MK表达与膀胱癌术后患者的预后相关,MK呈高表达者的生存时间比低表达者短。 张明 高献书 何志嵩 刘朝兴关键词:膀胱肿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