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期家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商标
  • 3篇商标权
  • 2篇商标侵权
  • 2篇侵权
  • 1篇淡化理论
  • 1篇董事
  • 1篇董事责任
  • 1篇董事责任保险
  • 1篇意志
  • 1篇义务
  • 1篇域名
  • 1篇域名争议
  • 1篇责任保险
  • 1篇正当
  • 1篇知识产权
  • 1篇知识产权保护
  • 1篇善意
  • 1篇善意取得
  • 1篇商标侵权认定
  • 1篇商标侵权行为

机构

  • 6篇河北工业大学
  • 6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1篇刘期家
  • 1篇胡梦云
  • 1篇冯晓青

传媒

  • 2篇知识产权
  • 2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9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由于研发经费投入欠科学、专利成果质量不高、专利成果转化市场不健全、专利成果收益分配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近年来我国专利授权量虽然迅速增长,但专利成果转化水平依然低位运行,对此,要提高专利成果转化水平,应当围绕专利成果市场化这个核心,着力促进专利成果的有效供给,释放专利成果的有效需求,加强专利成果转化的市场监管。
刘期家冯晓青胡梦云
两种时效制度的嫁接及其法律功效被引量:1
2009年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是否应当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理论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我国《民法通则》采纳胜诉权消灭主义,故在《民法通则》框架下,人民法院判案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但由于此种主动审查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事诉讼时效规定》引进了抗辩权发生主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不应主动适用诉讼时效之规定进行裁判。这实际上是对两种不同诉讼时效制度进行嫁接,其法律功效是胜诉权绝对消灭转变为胜诉权相对消灭,从而彰显了"唤醒和督促睡眠中的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的法律价值观。
刘期家
关键词:诉讼时效审查制度嫁接
商标权概念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16
2009年
商标权的传统定义存在诸多缺失,商标权概念有必要进行重构。商标的本质是特定符号与特定商品信息或服务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商标权是商标所有人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法直接支配特定商标,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知识产权。商标权是一种有限的支配权和扩张的禁止权,其中扩张的禁止权来源于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和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商标权概念的新界定对于构建科学的商标法理论和指导商标立法、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刘期家
关键词:商标权
域名争议与域名立法建设被引量:1
2014年
近年来,我国域名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于解决域名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域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域名的法律性质不明确、域名争议的解决机制不健全、域名争议的赔偿标准不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制定一部专门的域名法。
刘期家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域名争议
论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的构建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加强对我国公司董事的制约和监督已成为学者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董事的制约无疑是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但光对董事进行制约却又是不够的。对公司的...
刘期家
关键词:董事责任保险
专利成果转化众筹模式探索被引量:4
2018年
专利成果转化众筹是指为了专利成果转化这一特定目的,以网络作为平台,在指定期限和设定额度内,从普通公众筹集小额投资资金的行为。众筹平台具有商业推广、市场预估、项目融资、资源聚合等多重功能。众筹模式与专利成果转化具有高度契合性,可以有效化解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供需对接难、因投资风险高而导致的项目融资难等问题。为了解决专利成果转化众筹过程中面临的法律制度保障不足、融资环境培育不良等困难,切实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水平,应当加强平台建设构建信任环境,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确立防控融资欺诈制度办法,给予众筹项目适当的政策倾斜。
刘期家邵丽娜
关键词:众筹
商标权善意取得制度研究——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转让为考察视角被引量:9
2009年
善意取得制度包括表征权利与实际权利不一致、无权处分、受让人善意、转让有偿、完成公示等五个构成要件,其价值目标在于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和市场交易安全。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范围取决于它的构成要件和价值目标,而与财产权客体的具体类型无关。善意取得制度不仅适用于物权,也可适用于商标权。保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和商标权交易安全使商标权善意取得成为必要。商标权公示公信制度的确立,为商标权善意取得提供了可能;商标权公示的低差错率使商标权善意取得具有正当性。商标权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需要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协调。
刘期家
关键词:商标权善意取得
商标权正当性的伦理学分析
2014年
劳动并不必然产生商标权,不能作为商标权产生的直接依据。商标权是个人意志与社会公共意志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公共意志对取得商标权的个人意志的认可,对于商标权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公共意志对取得商标权的个人意志予以认可的根源,可以从伦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赋予商标专有权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必要手段,符合正义要求,具有深厚伦理基础。
刘期家
关键词:商标权个人意志伦理基础
商标侵权认定理论考评与探索被引量:12
2013年
传统商标侵权认定理论主要包括混淆理论、淡化理论和联想理论,其最大贡献在于为商标混淆侵权行为和商标淡化侵权行为的认定提供了合理解释,但其局限在于对反向假冒侵权行为和商标处分侵权行为缺乏解释力。商标侵权认定理论的探索,应当与时俱进。吞噬理论和处分理论的创立,为反向假冒侵权行为和商标处分侵权行为的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混淆理论、淡化理论、吞噬理论和处分理论各有针对,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完整科学的商标侵权行为认定理论体系,对于指导商标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刘期家
关键词:商标侵权混淆理论淡化理论
离婚扶养义务的承担及其完善被引量:1
2009年
离婚后一方给生活困难的另一方提供适当帮助,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提供帮助以帮助方具有经济负担能力为前提。提供帮助的方式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帮助费用可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分期支付。提供适当帮助的数额以维持困难方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限,但提供帮助方自愿提供更多数额帮助的除外。现行《婚姻法》第42条有必要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刘期家
关键词:离婚扶养义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