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术臻

作品数:28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4篇输血
  • 6篇血液
  • 5篇用血
  • 4篇细胞
  • 3篇信息管理
  • 3篇信息管理系统
  • 3篇输注
  • 3篇临床用血
  • 2篇弹力
  • 2篇动脉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血液输注
  • 2篇有效率
  • 2篇妊娠
  • 2篇妊娠合并
  • 2篇手术
  • 2篇输血质量
  • 2篇临床输血
  • 2篇基因

机构

  • 20篇青岛大学
  • 9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青岛海尔生物...

作者

  • 28篇刘术臻
  • 13篇孙波
  • 9篇张少强
  • 7篇程聪
  • 5篇杨元铭
  • 4篇邵长峰
  • 4篇董永
  • 4篇刘青
  • 3篇程聪
  • 2篇王莉存
  • 2篇葛东梅
  • 2篇吕翠
  • 2篇王海燕
  • 1篇周梅亭
  • 1篇郭绪晓
  • 1篇刘丰海
  • 1篇董永
  • 1篇谭丽莉
  • 1篇钱东萌
  • 1篇赵林

传媒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输血中输血感染控制技术的发展被引量:5
2015年
HIV、HBV和HCV是临床输血中面临的主要病原体。为防止HIV、HBV及HCV传播,国内外针对如何快速、准确、无遗漏地筛查出病原体,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就目前临床为减少输血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所采用的检验手段和技术进行了总结:HBs Ag、抗-HCV和抗-HIV的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检验方面的应用,以及上述方法的优、缺点等。同时,对血液筛查检测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也做了相应的归纳和展望。
孙波刘术臻程聪
关键词: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技术血液筛查
恶性血液病3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hMLH1相关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3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hMLH1相关微卫星的不稳定性改变,以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突变、缺失变化对于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8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及口腔黏膜细胞标本,其...
刘术臻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错配修复基因HMLH1杂合性缺失
文献传递
限制性发血在择期手术输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限制性发血在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3月的限制性发血(红细胞发血量≤2 U/次,血浆≤600 m L/次)择期手术患者85名;对照组:2013年同期非限制性发血(按临床预约量或术中取血量要求发血)择期手术患者85名;2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手术时长和术中失血量等都具有可比性。观察2组患者术中用血量和用血合理性(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备血量为345 U、实际发血量212 U、用血率61.4%,人均用血量为(2.5±0.6)U,有9例出现了不合理用血情况,不合理用血率为10.6%(9/85);对照组:红细胞备血量378 U、实际发血量372 U,用血率为98.4%,人均用血量为(4.4±0.9)U,有26例出现了不合理用血情况,不合理用血率为30.6%(26/85)(P<0.01)。结论限制性发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手术用血合理性。
孙波刘术臻张少强杨元铭
关键词:手术输血
红细胞悬液滤除白细胞后各项指标变化及其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观察血液采集后24 h内使用滤器滤除红细胞悬液中白细胞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对输血后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取24 h内采集的红细胞悬液,采用带滤器的三联袋在层流室内滤除白细胞,检测过滤前后血标本WBC、RBC、Hb、血浆pH值、钾钠离子及游离Hb;分别对反复输血血液病和肿瘤患者输注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观察组)及未过滤悬浮红细胞(对照组),观察两组输血反应率。结果悬浮红细胞过滤后对白细胞的滤除率为99.9%,红细胞回收率为93.0%。过滤前后血标本各项监测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输血后发热反应率及体温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集24 h内的血液白细胞滤除率高,输注滤除白细胞的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可以使输血后发热反应率显著降低。
孙波王燕刘术臻
关键词:白细胞白细胞滤器
闭环式信息管理系统对临床输血质量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建立并实施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血液全过程跟踪管理,观察其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实施闭环管理后2013-05—2015-04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前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红细胞输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同适应证分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和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红细胞输注量(U)分别为4.82±0.98、5.35±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输血前血红蛋白值(g/L)分别为74.53±21.68、78.22±2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适应证分组间比较,输血前血红蛋白值除急性失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血红蛋白值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红细胞输注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2.7%vs 67.3%,χ2=96.87;P<0.05)。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控,把握最佳的输血适应证,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提高输血疗效,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张少强刘青邵长峰刘术臻
关键词:输血质量闭环管理
青岛市HLA-B27基因亚型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HLA-B27基因亚型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酵素免疫法检测HLA-B27,并进一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进行HLA-B27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强直性脊柱炎HLA-B27检出率为9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基因分型B*2705分布最广(57.5%),其次是B*2704(40.4%)。结论HLA-B27与AS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检测B*2705和B*2704,亚型对于AS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于洪臣李忠年李化会王斌钱东萌刘术臻
关键词:基因亚型强直性脊柱炎序列特异性引物基因分型免疫法酵素
Rh血型抗原检测在精准化输血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开展Rh血型抗原检测技术,利用实验室血型自动分析软件系统和输血信息管理软件系统等计算机信息识别技术,探讨Rh血型5种抗原检测在精准化输血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实验室血型全自动分析系统,对献血员红细胞标本和受血者标本都进行ABO血型和Rh 5种血型抗原(D、C、c、E和e)检测,将检测结果上传至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识别技术为受血者自动匹配ABO血型和Rh 5种血型抗原相合的血袋,用凝聚胺法及抗人球蛋白卡式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实现临床精准化输血。结果:实施输血精准化方案后,90%以上的受血者可以实现ABO血型和Rh 5种血型抗原完全相合的输血,未见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与实施精准化输血方案前相比,多次输血或有输血史的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明显降低,且在不规则抗体阳性情况下疑难配血成功率大大提高。结论:开展Rh血型抗原检测技术实现临床精准化输血,既可以避免Rh系统抗体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了解决疑难配血的能力,提高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程聪刘术臻邵长峰葛东梅闫松霞王莉存孙波
关键词:RH血型抗原输血治疗安全性
贮存式自身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贮存式自身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符合自身贮血条件的107例RhD阴性孕妇在产前1-3周分别进行两次贮存式自身输血。记录采血前及最后一次采血...
张少强邵长峰杨元铭刘术臻
关键词:贮存式自身输血RHD阴性孕妇APGAR评分
基于RFID技术的临床用血物联网管理方案应用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与评价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开发智能血液冰箱、物联网血液转运箱、自动化血库系统、智慧血液管理软件等构建物联网血液智慧管理平台(方案),将血液贮存与管理软硬件系统有机结合,将分布式血液贮存储设备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解决临床医师的用血顾虑。结果物联网技术、RFID与制冷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起基于RFID的物联网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其将血液贮存、使用与质控管理集于一身,实现了对临床用血的全流程监管和信息追溯。血库前移至临床用血科室与电子交叉配血,精简和优化了临床用血流程,患者输血等待时间(min)由40±10缩短至<2;全程冷链物流确保出库血液的贮存质量,临床用血科室得以退回未输(完)的血液,输血科可以再发放临床或用与其他医院调剂。结论基于RFID血液管理物联网解决方案实现了临床用血智能化管理和血液(袋)信息追溯;医院血库前移至用血科室,提高了临床输血效率、避免了血源浪费,提高了输血安全性。
程聪刘术臻刘术臻吕翠刘吉元李庆飞尹凤媛尹凤媛刘丰海
关键词:临床用血管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冷链物流
血库前移系统在术中输血的应用探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构建血库前移系统,将血液管理从医院血库有效地延伸至手术室,探讨该系统在保障手术患者及时用血和手术安全的有效性。方法整合智慧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和全流程血液冷链监管体系,通过电子配血系统联合物联网血液冷藏箱的使用,对手术患者输血管理实施血库前移;将患者申请的血液制品,提前放置手术室,患者术中用血随用随取。选取血库前移系统应用前后各50例(主要是心脏大血管和肝移植等大手术)病人用血数据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用卡方检验,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进行,评价该系统在术中输血管理中的作用。结果手术患者输血管理实施血库前移后,将医院血库的管理有效地延伸至手术室,分配和追踪血液产品的使用,实时记录血液制品的输注,将血液的管理延伸至床旁设备。患者术中用血从发起申请到输注,由传统管理模式的20min缩短到不足2 min;血库前移实施后,心脏大血管和肝移植等大手术患者术中输血后血色素超过110g/L比例明显降低,由血库前移系统实施前的26.0%降低至4.0%(χ2 =9.49,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备血使用率由原来的84.0%下降至54.0%(χ2 =10.5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输血管理实施血库前移后,提供了手术患者血液管理解决方案创新模式,提高了血液管理效率和术中受血者的手术安全;节约了宝贵血液资源,提高了输血安全性,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程聪程华伟赵林吕翠刘术臻鞠强
关键词:管理效率安全用血手术安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