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欣
- 作品数:41 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失眠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原发性失眠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7例,选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37例,仅给予口服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5周、12周睡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辅助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好,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有效减少服用安眠药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
- 张峰菊王晓雪刘欣欣
-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原发性失眠药物治疗
- 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03~2021-03治疗的帕金森综合征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植物神经功能(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的改善情况,评价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COPT-AUT评分、UPDRS评分较对照组低,MoCA评分、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 李阳阳刘欣欣王晓雪
-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多巴丝肼植物神经功能疗效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β-protein,Aβ)、胆红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水平变化及与患者认知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A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入选与观察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0名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水平,同时对比不同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监测结果下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的差异,分析AD患者血清指标与EEG异常、MoCA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Aβ42、胆红素、Mn-SOD均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在Aβ42≤2.33 mg/L、胆红素≤20μmol/L、MnSOD≤104.20 NU/mL、EEG重度异常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β42≤2.33 mg/L、胆红素≤20μmol/L、Mn-SOD≤104.20 NU/mL、EEG重度异常是影响AD患者发生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不同EEG严重程度,其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与MoCA评分、EEG异常程度均具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AD患者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老年群体,与患者认知损害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与患者EEG异常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将血清Aβ42、胆红素及MnSOD水平作为早期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重要指标,以便尽早给予AD患者采取针对性处治措施。
- 商慧鲜刘欣欣许宏侠郭芬李阳阳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胆红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 基于AC-CAMP-PKA信号通路探讨司来吉兰联合卡左双多巴对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基于AC-CAMP-PKA信号通路探讨司来吉兰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2020-05~2021-03于医院治疗的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卡左双多巴治疗,观察组给予司来吉兰联合卡左双多巴治疗。检测患者的血清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KPA)水平,比较患者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C、cAMP、KPA水平比治疗前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C、cAMP、KPA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均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UPDRS-Ⅰ评分、UPDRS-Ⅱ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Ⅳ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司来吉兰联合卡左双多巴可以升高患者血清AC、cAMP、KPA水平,通过调控AC-CAMP-PKA信号通路来发挥调节患者行为、精神情绪,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作用,从而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且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疗效。
- 李阳阳刘梦鸽刘欣欣王晓雪
- 关键词:帕金森氏综合征司来吉兰疗效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后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研究组LOT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认知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张峰菊王晓雪刘欣欣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 唑吡坦联合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探讨唑吡坦联合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疗效的影响。2015年6月~2016年6月选择失眠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唑吡坦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评分。两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吡坦联合生物反馈对失眠症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
- 张峰菊王晓雪刘欣欣
- 关键词:唑吡坦生物反馈失眠症睡眠质量心理健康
- 生物反馈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疗法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5例AD患者,以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57)采用常规痴呆康复训练,观察组(n=58)给予联合生物反馈疗法,对比两组的情感障碍、认知水平、记忆力水平。结果:干预后,对照组神经精神量表(NPI)、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DAS⁃cog)、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高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老年认知评价问卷(ECAQ)、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各项指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对AD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情感障碍程度,提高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 付笑笑刘欣欣付美霞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生物反馈疗法
- 喹硫平联合安理申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及血液指标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喹硫平联合安理申治疗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以及血清学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7月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39)以及对照组(n=39);对照组接受安理申治疗;观察组接受喹硫平联合安理申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内皮素(ET)水平、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MMSE评分以及ADL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则出现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F-1相比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ICAM-1以及ET相比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安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认知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调节神经系统相关血液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许宏侠张晨露刘欣欣
- 关键词:喹硫平安理申脑卒中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单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及联合应用两者对帕金森运动症状及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依据帕金森症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了1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B两组分别采用单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和单纯生物反馈治疗,C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混合治疗。临床疗效采用改良Webster量表和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量表(MDRSPD)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定。同时进行睡眠呼吸监测(血氧、脑电、呼吸、肢动、眼动、心电、肌电、翻身运动),出院前日(第14天前后),复查HAMA及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以及UPDRS出院2个月后复诊时,对上述指数进行复查,并完善数据库。结果 C组治疗后40例患者运动功能症状改善效果显著,UPDRS评分降低19.51%,其治疗前得分(38.45±17.33)分,治疗后为(30.95±17.00)分。HAMD总分降低27.98%,其治疗前得分(12.15±7.62)分,治疗后为(8.75±7.31)分。躯体化、阻滞的因子和睡眠障碍得分低于治疗前;HAMA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而A、B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优于单纯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抑郁症状,对帕金森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王晓雪刘欣欣张风林许宏侠张峰菊郭芬孙秋菊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
-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药物对原发性失眠症(PI)患者睡眠状况(PSQI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10~2018-06我院收治的PI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奥沙西泮)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T。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SQI及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5.56%(34/45)](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PSQI及SF-36分值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PSQI分值低于对照组,SF-36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I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CBT,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李盼洁刘欣欣
-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症认知行为疗法奥沙西泮睡眠状况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