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聪

作品数:26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近红外
  • 11篇近红外光
  • 11篇近红外光谱
  • 11篇光谱
  • 11篇红外
  • 11篇红外光
  • 11篇红外光谱
  • 5篇鲜枣
  • 4篇运动信息
  • 4篇图像
  • 4篇猪肉
  • 4篇小麦
  • 3篇双目
  • 3篇双目视觉
  • 3篇苹果
  • 3篇果树
  • 2篇动力学模型
  • 2篇多光谱
  • 2篇多光谱图像
  • 2篇多光谱相机

机构

  • 2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浙江大学
  • 2篇农业部规划设...
  • 2篇曼尼托巴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马尼托巴大学

作者

  • 25篇刘聪
  • 12篇胡耀华
  • 7篇熊来怡
  • 6篇郭康权
  • 5篇陈康乐
  • 5篇张立元
  • 4篇何东健
  • 3篇蒋国振
  • 3篇张强
  • 2篇何勇
  • 2篇刘莉
  • 2篇赵政阳
  • 2篇杨亚州
  • 2篇沈瑾
  • 2篇王英
  • 2篇韩文霆
  • 2篇王紫军
  • 2篇王元基
  • 1篇冯毅
  • 1篇赵玲

传媒

  • 4篇农机化研究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全国第三届近...
  • 1篇创新农业工程...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光谱检测猪肉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及其品质安全判别研究
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生鲜猪肉贮藏于室温(约15℃)和冷藏温(约4℃)期间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并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通用于此两种贮藏温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近红外校正模型。建模后,对样品光谱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
熊来怡胡耀华刘聪陈康乐郭康权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新鲜度
文献传递
一种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快速繁殖方法
本发明属于果树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快速繁殖方法,采用培养基为MS+PVP 2.0g·L<Sup>‑1</Sup>的初代培养;采用培养基为MS+6‑BA 0.5mg·L<Sup>‑1</Sup>...
刘莉冯瑞芳王英王元基刘聪孙鲁龙杨亚州赵政阳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昆虫行为学研究辅助系统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昆虫行为学研究辅助系统,包括:图像采集平台,采用两个呈正交姿态的摄像机拍摄双目视觉图像并将其传输至图像处理平台;图像处理平台对接收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分析,实现三维运动信息重建,其中,图像处理算法...
何东健刘聪杨宇阗奕张立元
文献传递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生鲜猪肉pH检测及其品质安全判别被引量:15
2012年
运用近红外光谱检测生鲜猪肉贮藏于室温(约15℃)和冷藏温(约4℃)期间的pH,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适用于此2种贮藏温度的pH的近红外校正模型。对样品光谱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感官评价综合研究猪肉在贮藏期pH的变化,确定其在各个新鲜度下的分类阈值。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建立检测生鲜猪肉pH的定量模型,其决定系数R2达到0.92;将聚类分析应用到猪肉新鲜度的定性判别中,确定了生鲜猪肉经历的尸僵、成熟、自溶、腐败4个阶段其对应的pH。通过分析肉质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变化情况,确定不同新鲜度下pH的分类阈值。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生鲜猪肉pH的定量检测及其品质安全的定性判别。
胡耀华熊来怡刘聪陈康乐
关键词:猪肉近红外光谱PH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室温贮藏下鲜枣霉菌污染动力学模型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预测鲜枣常温贮藏的保鲜期,确保鲜枣的品质要求及食用安全,应用近红外光谱建立了室温贮藏下鲜枣内部霉菌菌落总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几种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比较及特征波数的选择,实现了鲜枣霉菌菌落总数变化的近红外模型的优选。结果表明:经过多元散射校正处理的鲜枣近红外光谱,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霉菌菌落总数模型预测能力较好,校正集相关系数为0.920,均方根误差为1.503,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889,均方根误差为1.514。同时,将近红外光谱模型应用于霉菌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变化的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中,得到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81。根据近红外光谱吸光度值与贮藏时间的线性关系,当霉菌菌落总数初始值小于等于10cfu/g时,预测出鲜枣在室温下的保鲜期一般为8d。研究表明,结合动力学模型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无损、快速检测方法来检测鲜枣霉菌菌落总数变化。
刘聪郭康权张强胡耀华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鲜枣霉菌多元线性回归
黄化小麦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光合和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解新创制的黄化小麦近等基因系(黄化系1-20YY、黄绿系1-20YG和绿色系1-20GG)的遗传背景、光合及农艺性状特点,利用分布于小麦基因组上的168个SSR分子标记和种子醇溶蛋白A-PAGE技术对其进行遗传鉴定,同时对旗叶光合性能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返青后3个近等基因系间叶色差异显著,但其遗传背景高度一致;选用的168个SSR引物中仅在一个位于2BS上的cfd238位点检测到多态性,其余引物检测结果均为单态;3个近等基因系间在种子醇溶蛋白组成上完全相同。近等基因系间旗叶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黄化系1-20YY为叶绿素严重缺乏突变体,光合性能最差,不能完成整个生育期而提早死亡;黄绿系1-20YG也属叶绿素缺乏突变体,虽然其光合性能受影响较小,生长发育正常,但单株生产能力较绿色系1-20GG显著下降。
安旭尧刘聪朱传杰孙道杰冯毅张玲丽
关键词:小麦黄化突变体近等基因系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鲜枣内部酵母菌指标检测方法的研究
旨在预测鲜枣贮藏的保鲜期,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鲜枣内部酵母菌指标之间的关系,以评价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测量鲜枣内部酵母菌指标的应用价值,保证鲜枣的品质及食用安全。实验分别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回归(PCA)建...
刘聪熊来怡王程程赵玲胡耀华
关键词:近红外鲜枣酵母菌偏最小二乘法
文献传递
近红外光谱检测鲜枣酵母菌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7
2014年
酵母菌是引起鲜枣发酵的主要微生物。以室温(20℃)贮藏的鲜枣为研究对象,应用近红外光谱,建立了检测鲜枣内酵母菌的动力学模型,从而预测室温贮藏鲜枣的保鲜期,以确保鲜枣的品质安全。通过对近红外光谱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波数的优选,分别建立了室温贮藏下鲜枣内酵母菌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模型和反映其变化规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全光谱范围内,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光谱预处理方法,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的鲜枣内酵母菌菌落总数的近红外光谱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中校正集的相关系数为0.950,均方根误差为2.560,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863,均方根误差为2.477。结合鲜枣的近红外光谱,其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酵母菌的变化情况,鲜枣光谱吸光度值与贮藏时间的动力学模型为B_1=171.395-124.445x_1-109.945x_2-32.763x_3-7.899x_4-1.426x_5-4.85x_6+0.045t,其相关系数为0.996,标准偏差为2.561。酵母菌安全限量为100 000 cfu·g^(-1),当酵母菌菌落总数初始值小于等于10 cfu·g^(-1)时,预测鲜枣在室温下的贮藏时间为8 d,也可根据鲜枣中的酵母菌菌落总数初始值的不同实现实时监测鲜枣内部酵母菌菌落总数信息及其安全的贮藏时间。
胡耀华刘聪何勇
关键词:鲜枣酵母菌动力学模型保鲜期近红外光谱
一种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快速繁殖方法
本发明属于果树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苹果新品种瑞阳和瑞雪快速繁殖方法,采用培养基为MS+PVP 2.0g·L<Sup>‑1</Sup>的初代培养;采用培养基为MS+6‑BA 0.5mg·L<Sup>‑1</Sup>...
刘莉冯瑞芳王英王元基刘聪孙鲁龙杨亚州赵政阳
文献传递
一种双目视觉昆虫图像采集平台及行为学研究辅助系统
一种双目视觉昆虫图像采集平台,包括位于昆虫运动区域上方的支架,支架包括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水平支架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支架活动的上侧相机托板,竖直支架上设置有可竖直支架活动的下侧相机托板,上侧相机托板上搭载有从上方对昆虫运动...
何东健刘聪杨宇阗奕张立元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