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4篇动脉硬化
  • 4篇原发性
  • 3篇动脉硬化指数
  • 3篇血管
  • 3篇门诊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疾病
  • 2篇心脑血管疾病...
  • 2篇血管疾病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原发性高血压...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疾病
  • 2篇脑血管疾病患...
  • 2篇护理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港口医院

作者

  • 11篇刘蓉
  • 6篇覃秀川
  • 5篇张明华
  • 5篇刘国树
  • 2篇杨晓秋
  • 2篇刘晓波
  • 2篇聂英娟
  • 2篇田晨杰
  • 1篇任素琴
  • 1篇孟庆义
  • 1篇周莉
  • 1篇张墨玲
  • 1篇吕丽英
  • 1篇韩宏毅
  • 1篇徐彬
  • 1篇李建开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护理管理杂志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门诊患者性病知识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00年
刘蓉杨晓秋周莉
关键词:门诊患者性病知识
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及护理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影响因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旨在为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1例患者进行调查评定,同时对60名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抑郁组、焦虑组、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高于抑郁组,与焦虑组无差别;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3组患者DSQ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一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对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中心理社会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蓉
关键词:抑郁焦虑焦虑抑郁共病心理社会因素整体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
2006年
目的 研究高血压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5例高血压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指数(AST)测定,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氖等血液生化指标及一般情况。另选不伴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结果 与高血压对照组比较,高血压件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大、病史时间长,ASI、脉压、血尿素氮明显增高(均P〈0.01);收缩压、血尿酸、总胆固醇、肌酐也增高(均P〈0.05);而舒张压(P〈0.01),心率却较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有脉压、血肌酐、年龄(0R=1.204,1.120,1.099;P=0028,0.045,0.039)。结论 年龄大、病史时间长、高尿酸、高血脂、高脉压、动脉硬化、肾功能下降与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联。脉压、血肌酐水平和年龄是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
张明华刘国树覃秀川刘蓉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尿酸动脉硬化指数
原发性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指数检测的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比较单纯高血压与合并高脂血症和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及单纯糖尿病与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间动脉硬化指数差异,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动脉硬化指数的因素。方法①选择2004-04/2004-09解放军总医院门诊内科患者226例。按照患者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5组单纯高血压组51例(男25例,女26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组53例(男23例,女3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组53例(男22例,女31例),单纯糖尿病组21例(男14例,女7例),糖尿病伴高血压组48例(男27例,女21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0人为健康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采用Cardio Vision M S2000动脉硬化测量仪在上午800/1100检测受试对象的动脉硬化指数、血压、脉压和心率。受试者安静休息5~10m in,坐位取右上臂测量,由指定的专业人员操作,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后的测定结果。并测量受试对象的身高、体质量,记录一般情况。③所有参数经正态性检验,动脉硬化指数不符合正态分布,余参数均为正态性分布。动脉硬化指数经倒数转换,即动脉硬化指数的倒数,转变为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单纯高血压患者51例,高血压伴高血脂症患者53例,高血压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21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48例,健康体检者5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组和糖尿病伴高血压组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组以及糖尿病组的动脉硬化指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动脉硬化指数的倒数与年龄、收缩压和脉压呈显著负相关(r=-0.534,-0.544,-0.768,P<0.01);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r=0.185,P<0.01),与体质量指数和心率无明显相关性(r=-0.01
张明华刘国树覃秀川刘蓉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动脉硬化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指数和C-反应蛋白的性别差异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和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及其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男性45例,女性45例)进行动脉硬化指数(ASI)、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及一般情况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汉族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硬化指数、C-反应蛋白高于男性患者(P<0.05),HDL-C水平亦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②男性患者的血肌酐、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01)。结论我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着性别差异。
张明华刘国树覃秀川刘蓉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指数C-反应蛋白
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全人关顾理念下的护理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在全人关顾理念的指导下提高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完成。方法在严格遵循医嘱配合医生对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治疗之外,加强了急救护理和心理护理。帮助建立有效地社会支持体系,在治疗过程中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结果使透析顺利完成,保证了透析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在80%以上。结论全人关顾理念下的护理工作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意义重大,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素养,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刘蓉
关键词:护理血液透析急性心力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与超重、肥胖的关系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微量蛋白尿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不伴有糖尿病、原发性肾脏疾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3例,按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体重、超重、肥胖3组,检测其尿微量白蛋白(MA)、β2-微球蛋白(β2-MG)、血液生化指标及一般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常体重者尿MA明显低于超重、肥胖者,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超重与肥胖者间尿MA差别无显著性意义;正常体重、超重、肥胖者间血肌酐(Cr)、尿素氮(BUN)等生化指标及尿β2-MG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超重、肥胖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关。
张明华覃秀川刘国树刘蓉
关键词:高血压白蛋白尿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蛋白尿超重原发性肾脏疾病Β2-微球蛋白
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5例EH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指数(ASI)测定,并检测患者的血尿酸、血糖、血脂、肌酐、尿素氮等血液生化指标及一般情况。另选不伴有冠心病、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结果:与单纯高血压对照组比较,EH伴冠心病和/或脑血管的年龄大、病史时间长,ASI、脉压、血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收缩压、血尿酸、总胆固醇、肌酐水平也升高(均P<0.05);而舒张压(P<0.01),心率(P<0.05)却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H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脉压、血肌酐、年龄(OR=1.204,1.120,1.099,P=0.028,0.045,0.039);而血尿酸是负相关因素(OR=0.974,P=0.022)。结论:脉压、血肌酐水平和年龄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血尿酸可能是一种保护因素。
张明华刘国树覃秀川刘蓉
关键词: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脑血管障碍动脉硬化
门诊医生对护士素质要求的调查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门诊医生对护士的素质要求。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316名门诊医生对护士的素质要求。结果门诊医生对护士的年龄、学历有一定要求,对护士预先分诊、了解疾病的专科归属和诊断治疗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较高;希望护士能掌握一些常见的化验检查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希望护士能定期培训,更新知识;希望护士的形象和语言规范化。结论门诊医生对护士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除了掌握分诊和巡诊技巧外,医生更希望门诊护士能不断更新医学专科知识,提高语言服务的技巧。
聂英娟田晨杰刘晓波刘蓉任素琴孟庆义
关键词:门诊医生护士
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和氧自由基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背景:许多研究已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保护作用,但其机制未完全明确。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脂蛋白(a)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设计: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的观察对比研究。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二科。对象:选择2001-04/2002-08在天津港口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2±9)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肾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压者及曾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过敏及明显咳嗽史者。所有患者于发病前2周未服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并且同意参加本研究。方法:治疗组于心梗后第3天晨起予依那普利5mg口服1次,若无首剂低血压反应,于心梗后第4天开始口服依那普利5mg/次,2次/d,连续2周,再予10mg/次,2次/d,连续2周。对照组不用依那普利。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2周和4周时两组同时取血,检测血清中的脂蛋白(a)、氧自由基、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覃秀川徐彬张墨玲李建开韩宏毅刘蓉
关键词:氧自由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保护作用三酰甘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