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益民
- 作品数:199 被引量:653H指数:1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胎儿基因程序在心脏疾病中的转化及影响
- 2014年
-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于心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认识逐步加深。在众多类型的心脏疾病中,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瓣膜功能障碍和心肌病等,通常可观察到心肌肥厚和病理性心脏重塑。当这种病理性重塑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则易发生心力衰竭并导致心源性猝死;而在心脏重塑过程中,多种重要的心脏功能相关分子表达发生改变,如脂肪酸、葡萄糖代谢相关的酶、肌钙蛋白和肌球蛋白重链(MHC)等[1~3],并直接影响心脏功能。
- 李一飞华益民周开宇
- 关键词:胎儿期葡萄糖代谢心源性猝死缺血性心脏病瓣膜功能收缩蛋白
- 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我国川崎病诊疗现状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关键词共现的方式,研究我国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诊疗的学科知识分布,预测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方法以主题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1978年1月至2010年12月)检索出的3 603篇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Endnote X4提取关键词,建立共词矩阵,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采用Ucinet 6.0绘制川崎病的学科知识可视化网络。结果对检索出的3 603篇符合要求文献进行分析后,成功建立我国川崎病诊疗的学科知识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对该病研究的知识分布,并形成重点研究聚类。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川崎病"治疗及药物选择"等学科知识发展较好,"冠状动脉损伤及心脏检查","诊断及临床表现"等聚类学科知识内部发展不均衡,而"致病过程和机制"等学科知识发展较欠缺。结论我国川崎病学科知识以治疗及药物选择、诊断及冠状动脉损伤为中心,并且研究为多学科知识聚类共同发展。该病特征及新近治疗措施和方案的相关研究,在学科发展中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冠状动脉损伤和临床体征的研究,在学科知识中具有重要地位;尚需要加强对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 石晓青李一飞华益民王川方婕周开宇
-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
- 经导管关闭室间隔缺损术后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采用 Amplatzer 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关闭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术后发生传导阻滞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本中心介入封堵膜周型室间隔缺损60例患者.分析术前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术中造影膜部瘤直径及缺
- 王一斌华益民刘瀚周同甫夏礼勤王泽容金仲和
- 文献传递
- 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的我国先心病介入诊疗发展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中关键词共现的方式,研究我国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诊疗的发展,并建立可视化网络。方法于2010年12月以主题词"心脏缺损、先天性"和自由词"介入"在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检索文献,使用Endnote X4将文献分2000年以前、2001—2005年、2006—2010年3组,提取核心关键词,利用Excel 2010建立共现矩阵,最后使用Ucinet 6.0绘制可视化网络。结果成功建立我国CHD介入诊疗发展可视化网络,直观反映十余年来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变化,展现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快速进步。结论我国CHD介入诊疗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单纯封堵技术的研究向多元化的研究方向转变,同时国产化封堵器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 李一飞周开宇沈建通黄楠胡心宇邹婷方婕华益民
- 关键词:心脏缺损关键词共现
- 胎儿单纯性室间隔缺损预后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自然病程,分析其自然闭合率与缺损直径大小及类型的关系。方法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为现场,招募建卡的孕妇,纳入孕中、晚期经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胎儿单纯性VSD者234例,进行前瞻性随访研究,以VSD自然闭合或接受手术治疗为观察终点,分析胎儿VSD直径大小、类型与其自然闭合率的关系。不同组别间自然闭合率比较采用)(2检验。结果胎儿心脏超声诊断VSD234例,至随访终点,5例仍在妊娠中,12例失访,故纳入本研究对象217例。其中分娩189例(87.1%),终止妊娠28例(12.9%)。189例娩出的患儿中,10例于6个月内死亡,故纳入VSD自然闭合率分析179例,自然闭合81例,总体自然闭合率为45.2%。出生前宫内自然闭合49例,闭合率为27.4%(49/179);出生后自然闭合32例,闭合率为17.9%(32/179),生后12个月内闭合者24例,自然闭合率为13.4%(24/179),占出生后自然闭合者的75%(24/32)。按照胎儿VSD直径大小分为三组,≤2.0mm组87例,自然闭合51例,闭合率为59%(51/87),2.1-5.0mm组84例,自然闭合30例,闭合率为36%(30/84),〉5.0mm组8例,无自然闭合。不同组别自然闭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00,P=0.001)。按照胎儿VSD类型分为膜周型组和肌部组,其中膜周型组152例,自然闭合69例,闭合率为45.4%,肌部组27例,自然闭合12例,闭合率为44%(12/27),两组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950)。结论胎儿室间隔缺损在宫内孕晚期有较高的自然闭合率。出生后室间隔缺损闭合时间大多在1岁以内。缺损直径小者自然闭合率高。
- 余莉谢亮朱琦代礼华益民刘丽筠陈娇郭楠熊菲毛萌熊英刘瀚旻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胎儿预后
- 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小儿肺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合并肺炎的281例临床资料。结果3例死于严重的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病死率1·07%。11例自动出院。2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3例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患儿、1例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患儿肺炎治愈后,行心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肺炎治愈后,行心导管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预后良好。其余患儿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易患肺炎,且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1岁以下为高发年龄。
- 乔莉娜赵珊珊雷明宇吴娜王晓琴石晓青华益民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肺炎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08年
- 既往观点认为,一旦胎儿患有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LHS)等严重心血管畸形,结局就只能是出生后功能性单心室循环、心脏移植或中止妊娠。到目前为止,开放性胎儿心脏外科技术尚不成熟,而通过胎儿心脏介入治疗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因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胎儿水肿、自发性流产或胎儿死亡,促进发育不良的心室重新发育,形成生后的双心室循环,重塑右室流出道梗阻胎儿的肺血管床等,改善了胎儿严重心血管畸形的预后。这些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学特点的准确判断。超声技术的发展以及其他评价手段的进步可促进目前还比较有限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进一步发展。
- 周开宇华益民
-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 经导管介入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动脉导管未闭
- 目的对75例巨大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探讨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适应症方法应用Amplantzer-type PDA封堵器对75例巨大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进行经导...
- 石晓青华益民王一斌周开宇
- 小分子RNA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4年
- 小分子RNA(miRNAs)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们具有进化保守性、组织细胞特异性和核酸杂交高度特异性。miRNAs在心肌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心脏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心脏形态发生和心脏图式发育等诸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为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机制的阐明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miRNAs在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机制中的研究可分为临床研究和动物研究两类,该文就这两类研究的研究进展及其研究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机制的阐释以及目前国内研究的现状和局限等方面进行综述。
- 严华林华益民
- 关键词:小分子RNA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发育
- 基因多态性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估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待产分娩的46例汉族正常孕产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胎盘及脐带标本(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获得胎盘及脐带标本时均取得产妇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其中,脐带标本用于胎儿DNA的提取,胎盘标本用于ABCG2基因的RNA及蛋白提取;通过测序确定ABCG2基因421C>A及34G>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ting法获得ABCG2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对ABCG2基因421C>A及34G>A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ABCG2基因421C>A及34G>A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孕产妇及新生儿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于421C>A多态位点,携带CC、CA、AA各基因型的胎盘标本的平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060,3.051;P>0.05);对于34G>A多态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胎盘标本平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携带AA基因型的胎盘标本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q=3.540,4.720;P<0.05),而携带GA基因型的胎盘标本,其平均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携带其他2种基因型的胎盘标本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21C>A多态位点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无影响,而34G>A多态位点对人胎盘ABCG2基因mRNA及ABCG2蛋白(BCRP)的表达均有影响。
- 李华英王川周开宇刘兴会谢亮华益民
- 关键词: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