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其满
- 作品数:19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共滁州市委党校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论人民主权实现的两个重要条件
- 2006年
-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得到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宪法的确认,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也都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主权在民不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它的实现需要一系列的民主制度加以保障。结社自由和民主的选举制度就是人民主权实现的两个重要条件。
- 单其满
- 关键词:人民主权结社自由民主选举
- 关于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废的思考
- 2012年
- 劳动教养制度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创设以来,虽然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作为依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时至今日,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它违背了法治原则和人权保障原则,其存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关注。认为,考虑到目前劳动教养制度的弊大于利,应当废除该项制度。如果现在不能废除,也要及时对该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
- 单其满
- 关键词:劳动教养制度废除
- 论新形势下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推进
- 2018年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社会自身不仅有着独立的诉求和丰富的内容,还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深度有效推进的基础。当前,官本位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矛盾、政府放权与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的矛盾、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影响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为此,需要通过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培育社会力量、引导社会自治、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等措施解决影响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矛盾。
- 单其满
- 关键词:法治社会建设
- 建设工程疑难法律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建设工程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较多,社会影响面大,利益主体多元。建设工程纠纷日益增多。建筑工程往往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施工合同的效力、工程价款结算付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工程质量等问题,只有正确理解把握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才能有效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建设工程主体的合法权益。
- 单其满
- 关键词:建设工程合同效力价款优先权
- 简析新刑事诉讼法对证据制度的修改被引量:2
- 2012年
-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基础和灵魂,没有证据,就没有刑事诉讼。这次刑事证据制度的修改完善了证据的概念和种类,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明确了证人出庭范围,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补偿制度,促进行刑衔接,行政执法物证可为证据使用。这对中国诉讼制度的建设,以及规范执法机关的执法行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 单其满
- 关键词:刑事证据制度
- 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的提升
- 2017年
- 依法治国需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应对现实挑战与治理方式转型的需要.领导干部需要具备规则性思维、权利本位思维、防止权力滥用思维等法治思维.要提高领导干部依法深化改革的能力、依法推动发展的能力、市场监管的能力、依法化解矛盾和处置事件的能力,以及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培训;完善法治考核指标及其结果应用;
- 单其满
- 关键词:办事能力领导干部依法治国法治思维历史经验权利本位
- 农村宅基地确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2022年
- 农民的生存之本是土地,新时期背景下,怎样健全农村宅基地确权,为农民的权益提供保障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前农村宅基地存在确权、管理、执法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农村宅基地确权以及其他工作的水平,还容易导致农民对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失去信任感,不利于推动农村宅基地确权和其他工作全面开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宅基地确权的背景与价值,结合农村宅基地确权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确权法律法规、注重规划审批管理、促进流转的合法化等策略。
- 单其满
-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
- 《立法法》修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一步
- 2015年
- 2000年施行的立法法在2015年3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立法法被称之为管法的法。本文从立法法修订能否为良法善治提供制度基础、人大主导立法工作体制能否建立、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利与弊、授权立法的规范、民主立法与立法监督问题和改革能否做到不违法六个方面对立法修订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初步分析。
- 单其满
- 论公民言论自由的行使与限制
- 2013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因涉及到对言论自由行使的调整问题,有人担心这是否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实际上,言论自由的行使,既受到法律的保护,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能以言论自由为名,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破坏社会秩序。
- 单其满
- 关键词:言论自由
- 论以权利制约权力是治理腐败的根本对策被引量:1
- 2011年
- 腐败伴随着公权力而存在,中国同样存在腐败现象。人民群众是腐败的最大受害者。产生腐败的原因有多种,国家公共权力没有被有效地监督、制约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从腐败产生的原因看,以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是治理腐败的根本对策。中国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利用公民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防治腐败需要有具体的途径、载体和形式。而公民选举权的充分行使、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享有能有效地防止国家权力被滥用。
- 单其满
- 关键词:腐败权利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