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华
-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例肱骨头粉碎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及入院复查,随访时间平均持续12个月,半关节成形术评分(改良)进行疗效评价。14例患者中半关节成形术评分大于27分者7例,大于24分者5例,不足24分者2例,有效率为85.7%,肩关节平均外展105°,内旋65°,外旋40°,评分不足24分的2例患者中仅有伤肩轻微疼痛。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在治疗肱骨头粉碎骨折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案。
- 叶建华
- 关键词:肱骨头置换
- 肱骨髁上骨折的康复治疗
- 1999年
-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常见的骨折,手术内固定治疗也是常用的方法。但有部分病人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1985年6月~1998年6月我们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并与常规治疗方法作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12例。男4...
- 梁鹿章郭耀兴叶建华刘永孔禄生
- 关键词:肱骨髁上骨折康复医学身体康复手术内固定
- 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在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背景: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首选更换髓内钉,但不适用于股骨干非峡部骨折等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目的目的:比较更换髓内钉与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在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0例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更换髓内钉组和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每组各25例。更换髓内钉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为19~60岁,平均(38.8±10.2)岁。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22~65岁,平均(40.5±10.4)岁。对两组的平均出血量、输悬浮红细胞量、引流量、内固定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术后定期随访,依据Tohner-Wrnch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2±2.5)个月。更换髓内钉组的平均出血量、输悬浮红细胞量、内固定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P<0.05)。更换髓内钉组患者的优良率52%(13/25)明显低于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的96%(24/25)(P<0.05)。结论结论: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在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中较更换髓内钉更能显著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和输悬浮红细胞量,极大缩短内固定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并显著提升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曾周景叶建华谭通刘涛
- 关键词:内固定器股骨骨折
- 指固有动脉静脉化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总结一侧指固有动脉静脉化在断指及复合组织瓣再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9月,对22例30指断指及14例16块复合组织瓣行再植术,术中均予一侧动脉静脉化.结果 1指于远侧指间关节处离断,行再植术,非优势侧动脉静脉化,因指体挫伤严重,术后动脉一直供血不足,第3天坏死;2块复合组织瓣再植,同样行一侧动脉静脉化,术后皮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指体及复合组织瓣均顺利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功能恢复满意,指体无明显萎缩.结论 在断指及复合组织瓣再植中,当远端无可供吻合的静脉时,临床一般都是通过“放血”疗法来解决静脉回流问题.如应用一侧指动脉静脉化之后,则无静脉回流障碍之忧,可显著提高再植成活率.
- 王福星叶建华唐桂阳王鹏刘雄华田家勇赖锋文蔡明帝
- 关键词:断指再植动脉静脉化
- 老年冠心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肌少症患病率及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心内科和老年病科收治的大于或等于65岁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1年随访时间内的计划外复诊、主要不良心脑事件(MACCE)的发生和全因病死率差异。使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无MACCE生存时间。结果共纳入41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91例(21.98%)被诊断为肌少症。随访期间,肌少症组患者的外复诊多于非肌少症组患者(P=0.018),肌少症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肌少症组患者(P=0.036)。两组患者全因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肌少症患者的无MACCE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非肌少症患者(χ^(2)=4.102,P=0.043)。结论冠心病老年患者中肌少症患病率较高,存在肌少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无MACCE生存时间更短,计划外复诊比例更高。
- 谢素香叶建华吕新芝陈燕铃郭寿贵
- 关键词:冠心病老年人患病率预后
- 注射毒品所致股三角区大片组织坏死的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所致股三角区组织坏死的假性股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例注射毒品所致股三角区组织坏死的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5例患侧均首先阻断髂外动脉后进行清创,4例采用ePTFE人造血管作髂外动脉与股动脉或股动脉与股动脉端端吻合,1例取大部分闭塞的股静脉正常段移植,股三角区组织缺损行带蒂胸脐皮瓣转移修复,覆盖外露股血管。结果:术后21d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血管血流通畅。结论:彻底清创、血管重建和皮瓣转移覆盖股血管是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并股三角区组织坏死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 杨南生唐桂阳杨明生叶建华马立曾周景
- 关键词:海洛因血管外科手术外科皮瓣
- 神经移植治疗臂丛撕脱伤21例分析
- 2001年
- 我院从1984年4月至2000年8月,采用神经移植治疗臂丛撕脱伤共21例,并同18例同类病例经非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 孔禄生欧阳向华叶建华杨南生曾周景
- 关键词:神经移植臂丛撕脱伤手术
- 四肢血管损伤的综合分析与处理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及处理各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82例四肢血管损伤以及伴有软组织缺损血管外露者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9个月,修复四肢动脉46务,通畅率为93,5%。修复静脉30务23例,静脉回流障碍率为13.0%。结扎静脉98务49例,均未出现肢体静脉回流障碍。结扎动脉32务32例,未出现肢体明显供血不足。各种转移或移植组织瓣9例均成活。结论:综合受伤肢体动静脉损伤、软组织缺损情况以决定手术方式以及精细的血管外科技术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杨南生唐桂阳叶建华孔禄生曾周景赖泽新郭耀兴
- 关键词:四肢血管损伤手术治疗手术方式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