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培亮
-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以“韩迎新案”为例谈基层领导干部应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 2014年
- 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仅事关党风政风建设,更关乎党的事业生死存亡,是每一个执政党必须要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担负“郡县治天下安”重要使命的基层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发生了严重扭曲,导致权力滥用、贪污腐败、民怨难申等案例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不久前发生的“韩迎新案”,虽是个案,但具有代表性。以此案为例,从权力的来源、权力服务的对象、如何正确行使权力以及权力必须接受监督等四个方面来谈基层领导干部应树立的正确权力观。
- 吕培亮赵杨阳
- 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权力观
- 乡村振兴战略中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被引量:12
- 2019年
- "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农村基层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灵魂和骨干,村干部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村干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主要立足于狭义村干部(主要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主要村干部),就其角色认定和作用发挥、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以及治理困境和应对举措等六个方面进行理论阐述和系统研究,以期推动我国村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正规化和现代化,从而增强"三农"新活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 吕培亮牟成文
- 关键词:村干部
- 网络舆情下我国地方政府的“三种不适应”症状——基于政府公信力建设角度
- 2014年
- 伴随网络时代的来临,中国进入了一个"网络舆情"的飙升期,在网络舆情迅速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波及各个主体的今天,地方政府在面对网络舆情暴雨般袭击时,出现了"三种不适应"的症状:不适应老百姓、不适应网络媒体、不适应社会组织,从而造成地方政府公信力下降,陷入一个"缺失-弥补-提升"再到"缺失-弥补-提升"的恶性循环之中。"三种不适应"症状的"医治"作为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应当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彻底"根治"其自身的这"三种症状",政府公信力建设才会打破当前恶性循环的困局,进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 杨美勤吕培亮赵杨阳
-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公信力地方政府
- 试论在完善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立足于党的“十八大”视角
- 2014年
-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治改革和发展围绕一个总体布局就是“完善社会管理,服务经济发展”。1982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都不同程度的对中国政治体制进行变革,以实现人民所期待“政治更加民主,经济更加发展,管理更加科学,社会更加和谐”的执政目标。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为承前启后,处在改革攻坚阶段一次政治盛会,对政治体制机制改革提出诸多设想和安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文章立足于十八报告,面对未来国家政治发展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感悟和理解。
- 吕培亮杨美勤赵杨阳袁鑫鑫
- 关键词:政治发展
- 网络舆情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以“平度事件”为例
-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我国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网络舆情时代。由于互联网的便捷、迅速、隐蔽以及低成本,使得网路平台日益成为我国公民参与社会话题和地方管理的重要渠道。网络社会与网民热情的结合,瞬间就形成了...
- 吕培亮
-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网络舆情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 文献传递
- 互联网+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被引量:1
- 2017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重要讲话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思政部结合互联网大环境与院校实际小环境,充分运用互联网+来提高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实效。
- 吕培亮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实效互联网全方位育人教育教学
- 试论“中国梦”实现的必然性
- 2014年
- "中国梦"是几代中国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目标。当代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道路是"中国梦"实现的最佳途径;13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是"中国梦"实现的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则是"中国梦"实现的领导者和精神凝聚者。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中国梦"必然实现的"三驾马车"。
- 吕培亮杨美勤
- 关键词:中国梦
- 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路径探析被引量:1
- 2016年
- 近年来,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出现了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状况。涉法涉诉信访作为法外解决的通道,当前已在我国呈蔓延态势,客观上是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矛盾高发、多发的综合反映,主观上则是政法机关执法理念、执法效力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相适应的集中表现。从追求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目标出发,推动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理顺涉法涉诉信访入口、程序、出口等法治化路经,不仅直接关系民生、民权等社会层面问题,而且关涉法律权威和国家安宁等政治层面大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 吕培亮杨美勤
- 关键词: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
- 写好精准扶贫与脱贫的中国篇章被引量:1
- 2016年
- 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一场紧锣密鼓、全力以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正在拉开序幕,具体要从方向、理念、行动和制度四个维度入手,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 吕培亮杨美勤
- 探析网络舆情生成中的“四大效应”及其应对之策——基于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角度被引量:1
- 2015年
- 相对于经济发展成就、社会财富积累等"有形资产",公信力、政府信任属于"无形资产"。如同有形资产的建树需要集腋成裘,无形资产的聚集则更需点滴积攒。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尤其是面对网络舆情生成中的"四大效应",即"交互效应""共振效应""沉默螺旋效应""极化效应"冲击时,如何把握网络舆情规律,科学化解舆情危机,避免"塔西佗"陷阱的出现,已成为现代政府建设和基层领导干部能力提高绕不过的"必修课"。
- 吕培亮赵杨阳
- 关键词:网络舆情公信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