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海
- 作品数:9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出口能力浅析
- 2021年
-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中亚腹地,石油资源较匮乏,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A、B、C线从其中部穿过,D线设计方案从其东南部穿过。通过分析该国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潜力、天然气化工和管道状况,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产量将出现递减趋势,加之其国内需求快速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天然气出口量将逐渐减少,现有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过剩。因此,乌国天然气出口前景不乐观,向中亚—中国天然气管道D线供气存在风险。
- 杨茂源窦立荣吴俊海郝多
- 关键词:天然气输气能力
- 旋流过滤装置处理试验
- 2021年
-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污水成分日益复杂,处理难度不断增大,水质达标困难。葡三-1污水处理站采用"悬浮污泥+单阀滤罐"处理工艺,设计规模8 000 m^(3)/d。该污水站接收前端5个地区来液,因单阀滤罐投产建成后一直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水质长期不达标,无法满足油田开发要求。为此,开展旋流过滤装置处理试验研究,解决单阀滤罐滤后水质不能够稳定达标问题。现场试验表明,该旋流过滤装置处理后水中含油质量浓度低于10 mg/L、悬浮物质量浓度低于5 mg/L,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 吴俊海
- 关键词:污水处理水质达标
- 二连探区太39井低孔特低渗砂砾岩油藏压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8
- 2002年
- 二连油田乌里雅斯太凹陷为低孔、特低渗砂砾岩油藏 ,压裂难度大 ,成功率低。经对以往压裂工艺及压裂难点分析 ,进行了优化设计 ,采取了压裂设计与现场实施交叉结合、适时调整 ,台阶式增加排量 ,楔型追加破胶剂 ,强制闭合裂缝 ,多段加砂 ,欠顶替技术等针对性措施 ,使该区块压裂成功率和有效率提高到 10 0 %。
- 冯兴凯吴俊海刘顺祥刘永红
- 关键词:砂砾岩油藏压裂技术低渗透油气藏二连盆地
- 大庆外围油田储层损害诊断模型及应用被引量:9
- 2002年
- 根据大庆外围油田储层保护的需要 ,在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 ,建立了储层损害的诊断模型 ,提出了用实际生产数据计算总表皮因数的实用方法 ,解决了无压力恢复试井解释数据的油水井的储层损害诊断问题 .利用所提出的方法 ,对大庆外围的 3个油田的油水井进行了储层损害诊断分析 ,并且根据诊断结果实施处理措施 32口井 ,处理有效率达 84.4% .
- 曹广胜刘渤李福军吴俊海董经武
- 关键词:大庆外围油田储层损害油层保护表皮因数
- 井下冲砂刮蜡器
- 用于油井的冲砂刮蜡器,在一次管柱上既可进行刮蜡又可进行井底冲砂。冲砂刮蜡器的中心冲砂管13上坐单流球1,在随油管柱下(起)过程中活动梁7位于外圈,刮蜡片8对套管内壁可进行刮蜡。下至井底,由井口注冲洗液经环流道14使活塞环...
- 张顺吴俊海宋立奎马英建
- 文献传递
- 大庆外围油田储层岩相学特点与敏感性评价被引量:3
- 2002年
- 大庆外围已发现的 2 0个低渗透或分散小油田 ,储层品质差 ,在开发中易受伤害 ,伤害后难恢复。以储量相对较大的两个典型大庆外围油田为例 ,实验测定了油层岩心的岩相学特征和敏感性程度。龙西油田高台子油层岩性以含泥粉砂岩为主 ,泥质含量 7.2 %~ 38.7% ;粘土矿物组成复杂 ,以伊利石为主 (6 5 %~ 85 % ) ;最大孔隙半径 4.74μm2 ,中值半径 0 .0 0 4~ 0 .2 95 μm2 ,孔隙和喉道半径相差悬殊 ;渗透率特低 ,地层水测渗透率为 0 .0 13× 10 -3 ~ 13×10 -3 μm2 ;敏感性程度和相应敏感指数如下 :弱速敏 ,Iv=0 .0 4~ 0 .35 ;中等偏弱到强水敏 ,Iw=0 .31~ 0 .78;中等盐敏 ,Is=0 .39~ 0 .6 0 ,临界矿化度 2 2 5 0mg/L ;中等酸敏 ,Ia=0 .41~ 0 .47。葡萄花油田葡萄花油层岩性为细粒、粉粒砂岩 ,泥质含量 10 %~ 15 % ;不同深度上粘土含量不同 ,组成复杂 ,可能发生地层微粒运移 ;最大孔隙半径 13.7μm ,中值半径 1.9~ 5 .2 μm ,有厚约 8m的疏松岩层 ;地层水测渗透率 2 1× 10 -3 ~ 2 93× 10 -3 μm2 ;敏感性程度和相应敏感指数如下 :弱速敏 ,Iv=0 .0 6~ 0 .2 7;中等偏弱到中等偏强水敏 ,Iw=0 .31~ 0 .78;弱到中等盐敏 ,Is=9.5 9~5 7.0 6 ,临界矿化度 6 0 71mg/L ;中等酸敏 ,Ia=0 .31~ 0 .39。
- 曹广胜吴俊海董经武李凤君李树群
- 关键词:岩相学特征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田
-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岩性油藏勘探被引量:7
- 2004年
- 针对巴音都兰凹陷典型的反转型凹陷,构造与有利储集相带不匹配,地震资料品质差等不利因素,通过对构造、层序、沉积、储层等多种控油因素综合地质分析认为,由于构造反转作用,在所形成的大型鼻状或反转背斜构造背景下,阿四段高位体系域进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于构造的翼部,其前缘砂体夹于湖相暗色泥岩之间,在正向构造的中低部位易形成岩性圈闭。巴Ⅱ号、巴Ⅰ号和包楞构造等翼部为有利靶区,经过多期沉降、多期反转的构造演化,有利于多种类型岩性圈闭的形成,扇三角洲前缘相分流河道砂和次生孔隙发育带控制油气富集。
- 张以明史原鹏李林波刘喜恒茆利吴俊海
- 关键词:二连盆地岩性油藏巴音都兰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