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朝平

作品数:22 被引量:13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银联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经济管理
  • 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洗钱
  • 13篇反洗钱
  • 7篇金融
  • 5篇互联
  • 5篇互联网
  • 4篇银行
  • 4篇银行卡
  • 4篇支付
  • 4篇支付机构
  • 3篇电信诈骗
  • 3篇诈骗
  • 3篇洗钱风险
  • 3篇描述性
  • 3篇描述性统计
  • 3篇金融特征
  • 2篇移动互联
  • 2篇移动互联网
  • 2篇银行卡产业
  • 2篇统计监测
  • 2篇权益

机构

  • 20篇中国银联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20篇吴朝平
  • 1篇高增安

传媒

  • 3篇征信
  • 2篇海南金融
  • 2篇武汉金融
  • 2篇南方金融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浙江金融
  • 1篇中国金融电脑
  • 1篇中国信用卡
  • 1篇华北金融
  • 1篇甘肃金融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金融纵横
  • 1篇西部金融
  • 1篇金融科技时代
  • 1篇社会治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移动互联网背下各种新兴媒体与传统金融不断融合,增加了国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的复杂性。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监测体系、加强对义务主体监管等对策建议。
吴朝平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反洗钱反恐融资
反洗钱对银行卡反欺诈工作的借鉴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自2003年以来,我国的反洗钱工作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国际合作方面,2004年参与组建了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工作组(EAG),2007年正式加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义务主体方面,2003年仅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2007年扩展到证券类、保险类等金融机构,2010年进一步延伸到支付清算组织等特定非金融行业和专业服务领域;职能部门设置方面,2003年成立反洗钱局,
吴朝平
关键词:反洗钱银行卡反欺诈金融机构金融行业
移动金融的影响、制约因素及发展路径被引量:1
2015年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移动互联网已带来并正加速推进金融新一轮更深层变革,从金融运作模式、金融产品种类及金融经营理念等方面对传统金融带来颠覆性影响。然而安全问题正逐渐成为移动金融发展的瓶颈,同时人们的传统观念导致移动金融普及受阻,智能手机高价格使移动金融使用门槛较高,这些因素阻碍了移动金融的发展和普及。对移动金融,应坚持风险可控前提下充分发展的基本态度,推行宏观审慎框架下合理微观监管的监管思路,舆论引导与政策扶持基础上充分调动看不见手的力量促进发展的发展策略。
吴朝平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移动金融
基于统计理论的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体系探讨
2012年
分别从基于描述性统计与基于推断性统计可疑交易识别机制两个方面,就统计理论在反洗钱监测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系统性理论探讨,并提出完善我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体系的对策。
吴朝平
关键词:描述性统计反洗钱
基于统计理论的反洗钱可疑交易监测体系探讨——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统计监测体系的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基于描述性统计与基于推断性统计可疑交易识别机制两个方面,就统计理论在反洗钱监测分析领域的应用问题进行系统性理论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体系的对策建议。
吴朝平
关键词:描述性统计反洗钱
论“互联网+”时代反洗钱措施之变革——“互联网+”背景下国家反洗钱的脆弱性及其应对被引量:6
2016年
我国正加速"互联网+",洗钱风险也正伴随"互联网+"加速井喷,表现在:遥遥领先于监管的支付和金融创新使"互联网+"迅速沦为洗钱犯罪洼地、"互联网+"导致洗钱打击难度大幅度增加、互联网的非面对面属性使洗钱成本大幅度降低。为有效应对"互联网+"背景下井喷的洗钱风险,需在改革国家反洗钱顶层框架设计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浪潮,全面推进反洗钱监测体系变革、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变革、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变革等反洗钱核心工作,提升国家反洗钱防御体系效力。
吴朝平
关键词:反洗钱犯罪
非金融支付机构洗钱风险和风险为本反洗钱机制探讨被引量:4
2012年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支付牌照的陆续发放,标志着长期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业务进入规范发展的阳光地带。
吴朝平
关键词:反洗钱服务管理网络支付预付卡
我国POS收单市场洗钱风险与反洗钱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文章基于国内外已有文献回顾,立足当前我国POS收单市场发展及反洗钱监管现状,从POS收单市场洗钱风险由银行向非金融支付机构迁移、信息不对称加大POS收单市场洗钱脆弱性、POS收单市场易被作为虚假交易洗钱渠道、国际银行卡组织网络易被作为跨境非法资金流动通道等四个方面,对我国POS收单市场当前主要洗钱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分别从加强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反洗钱监管、授权银行卡组织牵头推进银行卡产业各方信息共享、督促收单机构进一步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强化国际银行卡组织反洗钱监管等四个视角,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POS收单市场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
吴朝平高增安
关键词:洗钱风险信息不对称反洗钱
基于宏观视角的银行卡产业反洗钱体系建设
2012年
银行卡反洗钱的开展,涉及监管机构、银行类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卡组织等诸多主体,产业链中某一环节(或领域)反洗钱力量增强,必然会导致银行卡洗钱犯罪向产业中反洗钱力量薄弱环节(或领域)迁移。故而,需构建基于银行卡产业宏观角度的反洗钱体系、从银行卡产业角度开展反洗钱工作,以提升银行卡对洗钱犯罪的免疫力。当前,国际社会对银行卡反洗钱问题的研究很少。已有相关研究,也仅是针对信用卡发卡和商户收单活动(The Wolfsburg Group,2009),或是预付卡等新支付工具洗钱脆弱性研究(FATF,2006/2010)。在我国。
吴朝平
关键词:银行卡资金清算中心洗钱犯罪跨行反洗钱法第三方支付机构
“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的发展变化及其防控被引量:52
2015年
随着我国加速"互联网+",电信诈骗也在快速和互联网融合,突出表现为互联网的被电信诈骗化和传统电信诈骗的互联网化两个方面,且正愈演愈烈。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高发势头,更好地全面推进"互联网+"进程,需营造遏制打击电信诈骗和保护电信诈骗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宏观法治环境、促进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执法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完善预防和打击电信诈骗的行政监管体系、营造不敢电信诈骗和不易电信诈骗的宏观社会氛围。
吴朝平
关键词:电信诈骗防控对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