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楠

作品数:48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7篇大豆
  • 25篇基因
  • 11篇植物
  • 10篇抗病
  • 9篇酶基因
  • 9篇还原酶
  • 8篇苷元
  • 8篇还原酶基因
  • 8篇大豆苷
  • 8篇大豆苷元
  • 7篇抗病性
  • 6篇蛋白基因
  • 6篇玉米
  • 6篇植物防御
  • 6篇植物防御素
  • 6篇植物抗病
  • 6篇植物抗病性
  • 6篇甘草
  • 6篇甘草素
  • 5篇水稻

机构

  • 48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通化市农业科...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出入境检...
  • 1篇吉林省出入境...
  • 1篇长春八一医院

作者

  • 48篇吴楠
  • 32篇王丕武
  • 23篇曲静
  • 16篇张卓
  • 10篇王楠
  • 10篇马建
  • 9篇刘思言
  • 7篇王鑫雨
  • 7篇付永平
  • 7篇王宁宁
  • 6篇张超
  • 6篇魏洪波
  • 5篇卢实
  • 4篇关淑艳
  • 4篇李丹
  • 3篇才源
  • 3篇郑成忠
  • 3篇姚丹
  • 3篇张君
  • 3篇陈亮

传媒

  • 9篇分子植物育种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大豆科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种子
  • 1篇遗传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食用菌学报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东北农业科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豆新品种“吉农38号”选育报告被引量:4
2018年
"吉农38号"是以外引系"CUNA"为母本,以自选系"吉农9922-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连续自交6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大豆新品种。2012—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311. 9 kg/hm^2,比对照"吉育47号"增产3. 1%; 2013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16. 1 kg/hm^2,比对照"吉育47号"增产4. 0%。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油分含量高、抗大豆灰斑病。该品种适宜在吉林省的吉林、延边、长春、通化、松原、白山等中早熟区及中熟区种植。
马童吴楠薄晓雪蒲秀敏王楠曲静王丕武
关键词:大豆系谱法中早熟高产
国审大豆新品种“吉农48”选育报告被引量:4
2018年
大豆新品种"吉农48"是吉林农业大学以"吉农15"为母本,以"吉农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3 621. 0 kg/hm^2,比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2. 1%; 2016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中晚熟组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454. 5 kg/hm^2,比对照"吉育72"增产8. 3%; 2015—2016 2年平均子粒粗蛋白含量36. 74%,粗脂肪含量22. 9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褐斑病、抗大豆霜霉病、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生育期124 d。于2017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审定号:国审豆20170014)。该品种适宜在吉林中南部、辽东东部山区、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地区春播种植。
王楠吴楠薄晓雪蒲秀敏马童曲静王丕武
关键词:大豆高脂肪高产抗病
桦甸市粮食生产能力主要支撑要素发展研究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生产都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面临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尤其重要。虽然中国在粮食生产供给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吴楠
文献传递
大豆抗逆相关基因GmERF10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为分离克隆大豆抗旱功能重要基因,前期运用RNA-Seq技术对M18苗期根系转录组进行了分析,筛选与苗期大豆根系生长发育相关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选取差异较大的基因进行克隆,提取M18叶片基因组,设计引物,得到目标片段,命名为GmERF10。为了解GmERF10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软件对GmERF10的理化性质和蛋白质结构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同物种及不同物种间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基因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GmERF10为不具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的亲水性蛋白。GmERF10含有38个潜在磷酸化位点。GmERF10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GmERF10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结构域为AP2/ERF结构域,预测其功能为乙烯应答转录因子(ERF),主要通过结合GCC顺式作用元件来调节抗性基因的表达。
薄晓雪吴楠王楠孟祥鹏曲静刘思言王丕武
关键词:大豆ERF克隆生物信息学
国审大豆新品种吉农41选育报告被引量:3
2018年
吉农41由吉林农业大学以吉农9为母本,以外引系SAPPORO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1~2012年参加北方春大豆中熟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3 052.5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6.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455.8 kg/hm^2,比对照吉育86增产6.2%。粗蛋白含量37.97%,粗脂肪含量21.63%。主要优点:高产,稳产,高油。2015年1月19日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豆2014007。该品种适宜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地区,辽宁省东部山区,内蒙古赤峰、呼和浩特地区和新疆石河子地区春播种植。
薄晓雪张君吴楠王楠蒲秀敏马童曲静王丕武
关键词:大豆高产抗病
大豆GmERF10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ERF10基因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GmERF10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大豆基因在植物抗旱中的应用。本发明为大豆抗旱性鉴定、挖掘...
王丕武薄晓雪王鑫雨吴楠曲静王楠
文献传递
‘东稻4号’抵御碱胁迫部分相关基因表达被引量:1
2019年
本研究通过对‘东稻4号’进行三种不同浓度(0.075 mol/L,0.05 mol/L,0.0375 mol/L)的碱溶液的胁迫,在胁迫第4天与第7天对‘东稻4号’幼苗进行根长、株高、鲜重的表型测定,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相关基因表达研究。表型测定结果显示,‘东稻4号’在碱胁迫中其根系与茎叶生长受到抑制,但随着胁迫的进行,其根系出现自发恢复,而茎叶不可恢复,最终卷曲、干枯致死。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生长的植株,受胁迫的植株对于基因OsNADH-GOGAT2、OsAS、OsAMT1;1、OsCBL4以及OsGDH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推测这些基因在‘东稻4号’碱胁迫中的表达受到刺激,对‘东稻4号’抵御碱胁迫机制的运行有重要意义。
于丽静隆艳喜曾媛林宇杰吴楠吴楠
关键词:碱胁迫基因表达
大豆查尔酮还原酶基因CHR1 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同时富含大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作为其中较为重要的多酚类化合物,是大豆生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非固醇类次级代谢产物,它因含有多种多...
吴楠
关键词:大豆大豆苷元RNA干扰载体
文献传递
大豆C_2H_2型锌指蛋白基因SCTF-1转化及功能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讨锌指蛋白在大豆对非生物逆境胁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构建了锌指蛋白基因SCTF-1的植物表达载体p CPB-SCTF-1,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大豆中,通过抗性筛选及PCR检测,共获得了6株转SCTF-1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鉴定表明功能元件以单拷贝形式整合于受体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检测证明转化植株在根、茎、叶部位的表达与未转化植株相比显著提高。在4℃低温胁迫下,转SCTF-1基因植株相对电导率明显低于非转化植株,降低了21.10%~23.09%;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非转化植株,降低了10.56%~11.74%;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非转化植株,增加了25.02%~30.38%;转基因植株叶片未呈现明显的萎缩、萎蔫、打卷现象。因此,转SCTF-1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转基因大豆的耐冷能力。
韩丹王丕武曲静高嵩吴楠宋阳何欢刘双陈沼汀
关键词:大豆锌指蛋白耐冷性
EMS诱导水稻一目惚(Hitomebore)表型和基因组序列变异被引量:3
2017年
甲基磺酸乙酯(EMS)是常用的化学诱变剂之一,可诱导水稻产生大量基因型及表型变异,在良种培育和遗传机理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甲基磺酸乙酯诱导水稻栽培型一目惚(Hitomebore),在不同浓度下一目惚表型变异明显。同时选取突变样本M6进行表型变异检测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实验发现:处理样本M6与对照样本野生一目惚相比,生长势、根尖活力、植株高度、分蘖数及千粒重存在明显差异;重测序的结果显示,基因组范围内有14 469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并且广泛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这些变异位点伴有不同类型的转换和颠换,在12条染色体的转座子和基因内均有分布,存在于不同基因合成途径中。本研究为深入探索EMS诱发表型变异的遗传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并期望对影响水稻表型相关基因的探究提供依据。
杨峰刘威吴楠隆艳喜任旭东聂丹丹陈亮王宁宁王宁宁
关键词:EMS诱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