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柱
- 作品数:25 被引量:19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5
- 2003年
- 对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病原菌在不同碳源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且差异不大 ,碳素营养以甘露醇最好 ,其次是蔗糖、麦芽糖、葡萄糖 ;不同的氮素营养对病原菌的生长影响较大 ,以蛋白胨最好 ,其次是硝酸钾、硝酸铵 ,而以尿素为氮素营养 ,病原菌基本不生长 ;病原菌在pH值 2~ 1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 ,在pH值 6~ 8范围内生长良好 ,最适pH值为 7~8;病原菌在 15℃~ 3 5℃的范围内均可生长 ,最适温度为 2 5℃~ 3 0℃ ,在 2 8℃~ 3 0℃的范围内生长速度最快。
- 季延平吴玉柱刘慇刘幸红柴传华徐向荣袁涛王雷
- 关键词: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长喙壳Ceratocystis sensu lato真菌引起的杨树病害被引量:3
- 2005年
- 该文着重阐述长喙壳属Ceratocystissensu lato中引起杨树溃疡病最重要的病原菌甘薯长喙壳C.fimbriataEll.et Halst.引起的杨树病害的症状、形态学、寄主范围、传播媒介、致病性、寄主的抗病性和病理变化等。
- 赵桂华李德伟吴玉柱管斌
- 关键词:长喙壳属甘薯长喙壳杨树
- 杨树木材变色病病原菌生理学特性的研究
- 2010年
- 刘慇吴玉柱季延平段春华刘幸红王守国
- 关键词:生理学特性木材变色病原菌杨树造林树种终端产品
- 杨树木材变色病病原菌的鉴定
- 2011年
- 杨树木材变色病已影响了我国木材工业从粗放加工型向精细加工型的发展,已给木材工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山东杨树木材变色病主要为褐变和红变。经分离培养、纯化、接种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学特征,鉴定出杨树褐变、红变变色病的病原菌分别为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Fusarium decemcellulare。
- 吴玉柱赵桂华季延平刘慇段春华刘幸红王守国
- 关键词:木材变色变色菌
- 牡丹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红斑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是牡丹的主要病害,在山东菏泽牡丹栽培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已影响到牡丹产业化的发展。在对牡丹的此3种主要病害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红斑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的病原物、发生发展规律及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 吴玉柱季延平刘慇赵桂华牛迎福王海明赵海军
- 关键词:红斑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
- 几种药剂对几种草坪草病害病原菌毒力测定被引量:7
- 2002年
- 采用抑菌圈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 ,选用近年在生产上应用的 15种农药 ,对草坪褐斑病病原菌(Rhizoctoniasolani)和离蠕孢叶枯病 (Bipolarissorokiniana)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12种农药对病原菌R .solani的抑菌效果由好至劣排序是菌核净 =代森锰锌 =枯腐宁 >杀毒矾 >粉锈宁 >克露 >百菌清 >可杀得 >甲霜灵 >普力克 >甲基托布津 >多菌灵。 8种不同药剂对病原菌B .sorokiniana的抑制效果表明 :5 0 %施保功可湿性粉剂 15 0 0倍液效果最好 ,其抑菌圈直径和抑制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 4 6 .2mm和 81.3%,其他几种药剂对孢子萌发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季延平吴玉柱刘殷刘振宇郭永强王国民朱爱萍
- 关键词:草坪草病害药剂病原菌毒力测定
- 牡丹红斑病药剂防治试验被引量:6
- 2004年
- 吴玉柱季延平刘慇刘幸红赵海军 牛迎福 王海明
- 关键词:红斑病药剂花卉
- 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防除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
- 应用40g/L烟嘧磺隆悬浮剂,对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试验杂草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
- 吴玉柱季延平刘慇李宪臣王清海
- 关键词:一年生杂草玉米田防除效果烟嘧磺隆田间药效试验
- 文献传递
- 冬枣黑斑病病原菌的鉴定被引量:38
- 2005年
- 报道了山东境内近年来发生的1种新病害冬枣黑斑病。从16批次139个冬枣病果样品中分离获得321个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依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冬枣黑斑病的病原菌鉴定为细极链格孢 Alternaria tenuissima(Fr.)Wiltshire 。
- 吴玉柱季延平刘会香刘殷心曹鹏云
- 关键词:冬枣黑斑病病原菌
- 冬枣黑斑病发生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4年
- 报道了山东省近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冬枣黑斑病。该病在山东境内冬枣栽培区均有分布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一般病果率在 3 0 %左右 ,感病重的枣园达 80 %以上 ;病原菌以菌丝在枣树牙鳞和皮痕内越冬 ,可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 ,2 5℃下潜育期 7天左右 ;7月下旬、8月上旬为发病盛期 ;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树龄、枣园种植结构、昆虫危害等因子密切相关。
- 吴玉柱季延平刘慇杨树珩 杨春安 段春华刘幸红柴传华
- 关键词:冬枣黑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