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均

作品数:36 被引量:24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腹腔
  • 28篇腹腔镜
  • 22篇胃癌
  • 15篇手辅助
  • 13篇胃癌根治
  • 12篇胃癌根治术
  • 11篇切除
  • 11篇切除术
  • 10篇手辅助腹腔镜
  • 10篇肿瘤
  • 10篇辅助腹腔镜
  • 9篇手助
  • 9篇手助腹腔镜
  • 9篇胃切除
  • 9篇胃切除术
  • 8篇直肠
  • 7篇直肠癌
  • 7篇胃癌D2根治...
  • 7篇胃肿瘤
  • 7篇临床对照研究

机构

  • 31篇成都军区总医...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成都军区成都...

作者

  • 36篇周均
  • 34篇曹永宽
  • 23篇罗国德
  • 20篇张国虎
  • 19篇龚加庆
  • 18篇刘立业
  • 18篇王培红
  • 14篇王永华
  • 10篇张林
  • 8篇宋亚宁
  • 8篇干伟
  • 6篇黄岭
  • 3篇薛刚
  • 2篇王晓娟
  • 2篇杨勇
  • 2篇黄玲
  • 1篇薛立新
  • 1篇冉锋
  • 1篇蒋金恒
  • 1篇杨朝春

传媒

  • 6篇中国普外基础...
  • 5篇中华普外科手...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西南军医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亚洲外科手术...
  • 1篇外科(汉斯)
  • 1篇2012全国...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报道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技术路线。方法笔者所在科室于2011年10月17日完成1例手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采用术者双侧站位、左右侧对称戳孔的策略,站立于患者右侧,游离胃网膜左血管和胃左血管,包括清扫No.7、No.8和No.9淋巴结;站立于患者左侧,游离十二指肠环和清扫下腔静脉旁淋巴结。经手助切口直视下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上腹部正中手术切口长7 cm;手术时间为420 min;术中出血量约600 ml。术后病理报告:送检胃、十二指肠和胰腺标本,十二指肠球部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癌,浸润至深肌层,胃及胰腺未受累;两端切缘未见癌细胞,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未见癌转移(0/2);慢性胆囊炎。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5天肛门排气,第7天排便。术后发生腹腔积液并感染,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28 d出院。结论术者双侧站位、左右对称戳孔是手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新模式,安全、可行、微创,值得进一步探索。
曹永宽周均罗国德
关键词:手辅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肿瘤
腹腔镜在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
2018年
目的:研究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创伤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6月经腹腔镜探查的36例腹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全腔镜探查及手辅助腹腔镜探查),男性32例,女性4例;年龄19~60岁,平均(47.5 ±177;12.2)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结果:36例患者均使用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其中12例患者行全腔镜探查,24例行手辅助腹腔镜探查,全腔镜组4例中转开腹,8例使用腹腔镜完成治疗,手辅助组在腔镜下完成操作后经辅助切口完成整个手术,手术时间30~210 min,平均110.5 ±177;35.6 min。术中出血量60~2000 ml,平均出血815.6 ±177;125.4 ml。术后住院5~14 d,平均7.6 ±177;2.5 d。结论:合理选择腹腔镜手术方式对腹部创伤患者行腹腔镜探查不仅能够快速明确腹部损伤部位,还能使部分患者在腔镜下完成治疗,且微创优势明显。
周均曹永宽王培红张国虎龚加庆宋亚宁干伟李旭
关键词:腹部创伤腹腔镜手辅助腹腔镜微创治疗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模式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通外科中心胃肠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9月间,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操作系统所实施的111例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自左向右、伴随肿瘤一并完整切除的淋巴结清扫模式(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模式),即手辅助腹腔镜下完成胃近端区域淋巴结清扫后,在预切除线切断胃或食管,将切除组织移出腹腔外,在直视下完成其他区域的淋巴结清扫.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最后进行消化道重建。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6.8±0.3)em;术中出血量(238.4+113.6)ml;手术时间(171.9±23.3)min。手术切缘残端均无癌残留,病理检获淋巴结数(17.2+5.7)枚/例。术后并发症10例(9.0%),围手术期死亡1例(0.9%);术后住院时间(10.1±3.7)d。结论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模式可以避免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模式的多次转换,有利于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根治术操作流程的标准化。
曹永宽刘立业龚加庆王永华罗国德周均干伟黄岭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手辅助腹腔镜
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逆向卷席式与卷心菜式淋巴结清扫术安全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逆向卷席式与传统卷心菜式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19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采用序贯入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接受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08例(逆向卷席式组,由左向右依次清扫淋巴结);接受卷心菜式淋巴结清扫的患者86例(卷心菜式组,以腹腔干为中心,由两侧向中间清扫淋巴结)。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短期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逆向卷席式组与卷心菜式组的切口长度[(7.0±0.2)cm比(6.9±0.3) cm]、手术时间[(170.9±33.8)min比(174.6±22.4)min]、获检淋巴结数目[(17.6±7.5)枚比(17.1±5.8)枚]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7/108)比8.1%(7/8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逆向卷席式组较卷心菜式组的术中出血量少[(204.6±98.2)ml比(259.1±122.6)ml,P〈 0.01] ,住院时间短[(9.0±1.7)d比(10.5±4.0)d,P〈 0.01]。随访1~6月逆向卷席式组无死亡病例,卷心菜式组1例术后48 d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结论逆向卷席式与卷心菜式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相当,但逆向卷席式淋巴结清扫术的出血少、恢复快,在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应用更具优势。
曹永宽龚加庆周均刘立业干伟黄岭张国虎王培红罗国德宋亚宁
关键词:胃切除术腹腔镜手辅助淋巴结清扫术
胃空肠储袋侧-端吻合术(附66例报告)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介绍一种胃空肠吻合的新术式——胃空肠储袋侧-端吻合术。方法:在传统Billroth II式胃空肠吻合术基础上,成都军区总医院胃肠外科设计了在输入袢与输出袢交汇处增加空肠侧-侧吻合形成空肠储袋,其顶端与胃后壁吻合的新术式——胃空肠储袋侧-端吻合术。本文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实施66例胃空肠储袋侧-端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实施手辅助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8例不能切除胃癌行上腹部正中小探查切口、胃空肠储袋侧-端吻合术+小弯侧血管神经结扎切断术,7例良性幽门梗阻行手辅助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远端半胃切除术。结果:手术切口6.5~8 cm(平均7.1 cm),手术时间70~205 min(平均165.6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174.5 ml),肛门排气时间2~5天(平均3.7天),术后饮食恢复时间3~7天(平均4.6天),术后住院时间6~13天(8.3天)。术后2 h腹腔血管出血1例,再手术止血治愈。无胃瘫,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12个月,患者自述无反酸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出现,胃镜复查见轻度吻合口炎3例,胃内胆汁返流明显者2例。结论:胃空肠储袋侧-端吻合术,操作简单,手术安全,且预防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良好;空肠储袋具有贮存和收集胆汁等消化液的功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曹永宽干伟周均龚加庆王培红张国虎黄岭罗国德宋亚宁
关键词:胃空肠吻合术反流性胃炎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因胃癌在笔者所在医院普外中心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76例)和同期行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肿瘤根治程度。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192.5±14.8)min,长于开腹组的(171.5±16.5)min(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则少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根治程度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切缘癌残留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临床近期疗效,且微创优势明显。
周均王培红曹永宽王永华张国虎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D2根治术
手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被引量:6
2012年
本文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胃肠外科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完成51例手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总结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治疗经验与体会。
曹永宽周均王永华刘立业罗国德
关键词:手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根治术胃肠外科
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期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因胃癌在中心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53例和同期行传统开腹胃癌D2根治术80例进行手术相关指标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腹腔镜组...
ZHOU Jun周均WANG Peihong王培红CAO Yongkuan曹永宽WANG Yonghua王永华ZHANG Guohu张国虎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技术开腹手术
初学者腹腔镜胃癌D2根治手术安全性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初学者手术安全性的临床因素,为初学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者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自2008年6月—2012年5月初学者开展的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腹腔镜手术团队除术者外的其他成员独立开展第1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为时间截点,分为术者组(35例)和成员组(44例),比较手术效果、术中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评价指标,分析影响初学者手术安全性的临床因素。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手术中出血量、检获淋巴结数目和手术后住院时间,两组相当(P>0.05);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残端癌残留,术者组0例;成员组1例。术中意外损伤,术者组胆囊管损伤1例;成员组3例,其中横结肠损伤2例。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术者组为22.86%(8/35),其中胃肠功能紊乱6例(17.14%);成员组为9.09%(4/44),胃肠功能紊乱3例(6.82%)。结论对于初学腹腔镜胃癌手术者,手术者经验和适当的手术切口长度可能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采用预先保留大网膜的横结肠上入路淋巴结清扫路径能够有效的减少术中意外损伤。
曹永宽张国虎龚加庆张林周均罗国德王培红王永华黄岭宋亚宁刘立业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胃癌根治术初学者
手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三例报告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总结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我中心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实施手辅助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30例,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的3例男性胃底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成功施行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3例。TNM分期:IA期2例,IB期1例。上腹部手术切口长6~7cm;手术时间150~180min,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8~36min;术中出血为80~200ml;病理检查淋巴结数11~14枚。病理检查没有发现淋巴结癌转移和手术切缘癌残留。手术后第2天饮水,第5天进食,分别于第8~12天出院。没有吻合口漏、出血、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手辅助腹腔镜胃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具有开腹与微创相结合的优势,腹腔镜下操作时间短,尤其适合高龄高危患者,值得进一步探索。
曹永宽刘立业罗国德周均张国虎
关键词:胃肿瘤腹腔镜检查胃切除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