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均田
- 作品数:21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Navelbine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徐建华周均田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AVELBINE联合药物治疗
- Marfan氏综合征15例报告
- 1997年
- 徐建华周均田
- 关键词:MARFAN氏综合征遗传性疾病病例报告
- NP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比较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和顺铂(Cisplatin,DDP)组成的NP方案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时辰化疗组38例予NP方案时辰化疗,NVB2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DDP总量8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0∶00AM~4∶00AM;常规化疗组42例予NP方案常规化疗,9∶00AM~1∶00PM。每例至少完成2周期化疗方可评价疗效。结果:时辰化疗组有效率(CR+PR)为57.9%(22/38),常规化疗组有效率为35.7%(15/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主要不良反应是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脱发以及静脉炎,而心脏、肝脏、神经毒性及其他毒性发生率较小;时辰化疗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较常规化疗组低(P<0.01),脱发和肝损害也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升高率在时辰化疗组为74.1%,常规化疗组为60.5%,时辰化疗组KPS评分升高率及升高幅度均高于常规化疗组(P=0.024,P=0.002)。两组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TTP)及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P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于常规化疗,毒副反应明显小于常规化疗,且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周均田邬麟徐建华胡炳强殷先利李旭英曾毅栋林荷梅刘振洋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时辰化疗疗效
- NP方案时辰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比较盖诺(Vinorelbine, NVB)和顺铂(Cisplatin, DDP)组成的NP方案时辰化疗与常规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二组,...
- 周均田邬麟徐建华胡炳强殷先利李旭英曾毅栋林荷梅刘振洋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时辰化疗
- 文献传递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方法对3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骨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加以归纳总结。结果 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后,疗效肯定,疼痛缓解率96.7%,其中完全缓解36.7%,明显缓解53.3%,中度缓解6.7%,癌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常见不良反应多见于头晕、恶心、呕吐、嗜睡、便秘等,但发生率低,程度较轻。结论 芬太尼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所致骨痛,疗效显著,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确定和不良反应低的特点,能安全、有效、简便的控制癌痛,改善生活质量,可做为口服阿片类药物的替代治疗,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徐建华周均田易青姚定泉周文伟
- 关键词:恶性肿瘤芬太尼透皮贴剂骨转移癌痛疗效
- 全身化疗联合胸腔内注射与单纯胸腔内注射用药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1998年
- 全身化疗联合胸腔内注射与单纯胸腔内注射用药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湖南省肿瘤医院(410006)周均田徐建华作者等采用全身化疗联合胸腔内注射用药治疗恶性胸水患者39例,并与单纯胸腔内注射用药治疗恶性胸水35例比较,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
- 周均田徐建华
- 关键词:恶性胸水全身化疗胸腔内注射
- 整合素连接激酶mRN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比较整合素连接激酶(in tegric linkedkimase,ILK)mRNA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ILK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病理类型、侵袭程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取胃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液氮、-80℃冰箱保存,TRIzol法提取总RNA,RT PCR扩增ILKmRNA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及图象分析。结果癌组织、癌旁组织与相应正常胃组织中ILKmRNA定性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65.0%(13/20)和45.0%(9/20),胃癌组织ILK mRNA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01。ILKmRNA表达阳性的标本中,其半定量表达均值胃癌组为1.84±0.429,癌旁组为1.01±0.205,正常组为0.73±0.192,两两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和0.000。胃癌组织ILK mRNA表达阳性率的高低与病理类型、侵袭程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446、0.330和1.000。但在ILKmRNA表达阳性的癌组织中,其半定量表达的均值随侵袭程度、淋巴转移及临床分期递增而随之递增,P=0.022和0.000。结论ILKmRNA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相应正常胃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但在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胃癌组织中ILKmRNA表达量高低与侵袭程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高表达的ILKmRNA预示着胃癌的高度恶性、高侵袭性、高转移性?
- 邬麟杨一新周均田
-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
- 特素(紫杉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分析特素治疗31例晚期恶性肿瘤效果。方法:患者接受以特素为主的联合化疗,并给患者标准的抗过敏反应用药。结果:特素治疗疗效为7096%,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未发生任何因特素毒性过敏死亡病例。结论:特素对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肯定。
- 徐建华周均田
- 关键词:肿瘤晚期恶性肿瘤紫杉醇药物疗法
- NP方案与CAF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4年
- 刘振洋李勇殷先利周均田李明
- 关键词:NP方案CAF方案晚期乳腺癌毒副反应肿瘤
- 鬼臼乙叉甙静脉5天用药治疗老年人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鬼臼乙叉甙(VP16)静脉给药5d治疗老年人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其毒性反应。方法30例老年人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VP16单药静脉化疗。结果完全缓解9例(30.0%)、部分缓解15例(50.0%)、微效4例(13.3%)、稳定1例(3.3%)、进展1例(3.3%),有效率80.0%。全组中位生存期15个月,其中有效者中位生存时间20.5个月,无效者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0.0%、20.0%。毒性反应较轻,患者均能耐受,以轻度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受损为主,恶心、呕吐少见。结论静脉5d单独用VP16治疗老年人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可靠、使用方便、毒副反应轻。
- 周宝宁田韧曹秀峰周均田
- 关键词:肺癌鬼臼乙叉甙老年人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