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春光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焦油
  • 3篇煤焦
  • 3篇煤焦油
  • 2篇多联产
  • 2篇多联产系统
  • 2篇添加剂
  • 1篇单节段
  • 1篇低温煤焦油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乙醇
  • 1篇油流
  • 1篇油流动
  • 1篇融合术
  • 1篇深加工利用
  • 1篇气化
  • 1篇前路
  • 1篇切迹
  • 1篇热解
  • 1篇椎间融合
  • 1篇黏度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1篇淮南矿业集团

作者

  • 5篇周春光
  • 3篇王勤辉
  • 3篇石振晶
  • 3篇方梦祥
  • 2篇王树荣
  • 1篇岑建孟
  • 1篇曹之传
  • 1篇温亮
  • 1篇岑可法

传媒

  • 1篇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中国动力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温煤焦油流动性能改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系统中流化床热解煤焦油流动性能不佳的问题,分析了甲苯不溶物对焦油黏度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添加剂对焦油黏度的影响。通过比较焦油原样黏度和甲苯可溶物黏度,发现甲苯不溶物对焦油黏度有着显著影响。通过选用乙醇、油酸、硬脂酸、工业汽油、甲苯和四氢呋喃等9种不同类别的添加剂,分析在不同的添加比例下添加剂对煤焦油流动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大,煤焦油的黏度降低,其中乙醇的降黏效果最为明显。此外,通过采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焦油添加添加剂前后的微观结构,并对添加剂的降黏原理进行了分析。
周春光王树荣方梦祥石振晶王勤辉骆仲泱
关键词:煤焦油黏度添加剂甲苯不溶物
多联产系统煤热解焦油析出特性及焦油深加工利用试验研究
煤部分气化技术是煤洁净煤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我国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煤部分气化多联产技术实现了热、电、焦油和煤气的多联产,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多联产系统中焦油析出特性...
周春光
关键词:联产系统循环流化床煤热解
添加剂对煤焦油流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研究
针对常温放置的煤焦油流动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文选用了乙醇、油酸、硬脂酸、工业汽油、柴油、灯用煤油、液体石蜡、甲苯、四氢呋喃和糠醛等10种不同添加剂,分别以1%、2%、5%的比例添加,在 60℃条件下搅拌均匀,测量比较旋转粘...
周春光石振晶王树荣方梦祥王勤辉骆仲泱岑可法
关键词:煤焦油流动性添加剂乙醇
文献传递
气化炉床温对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介绍了浙江大学开发的循环流化床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它通过煤燃烧与热解的有机耦合,利用固体热载体技术,把煤中富氢成分转化成煤气及焦油,剩余半焦送锅炉燃烧,以实现热力、电力、煤气及焦油在1个系统中的联合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流化床气化炉床层温度对多联产系统的煤气成分和热值、焦油的产率和组成均有较大影响.通过考察煤气中H2、CH4和CO等成分的含量以及煤气的热值随气化炉床层温度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温度下焦油的产率,找到了焦油产量最大的运行温度;利用层析和GC-MS分析方法对不同气化温度下产生的焦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产生高质量焦油的运行温度.结论:在综合考虑煤气、焦油生产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多联产系统的流化床气化炉床层温度维持在600℃左右.
温亮岑建孟石振晶方梦祥周春光王勤辉曹之传骆仲泱
关键词:煤气化煤焦油
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系统降低颈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Zero profile anteriorcervical interbody fusion device,Zero-P)和采用传统颈前路钢板系统(Anteriorcerv...
周春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