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接种
  • 5篇预防接种
  • 4篇门诊
  • 3篇疫苗
  • 3篇预防接种门诊
  • 3篇接种门诊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 1篇预防接种异常...
  • 1篇数字化
  • 1篇门诊服务
  • 1篇门诊建设
  • 1篇免疫规划
  • 1篇接种率
  • 1篇接种率监测
  • 1篇接种异常反应
  • 1篇聚集性

机构

  • 6篇北海市疾病预...

作者

  • 6篇周玲
  • 4篇刘青华
  • 3篇冯辉煌
  • 3篇朱小琴
  • 2篇黄以宁
  • 1篇陈坚磊
  • 1篇苏磊静
  • 1篇白海涛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21年北海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
2023年
目的 分析2021年北海市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结果,评价北海市报告接种率监测质量并分析原因。方法 对2021年北海市常规免疫接种数据采用估算接种率、差值(D)、比值(R)和脱漏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021年北海市常规免疫报告完整率为100%。北海市基础免疫乙型肝炎疫苗(HepB)、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TP)、麻腮风三联疫苗(MMR)、A型流脑疫苗(MenA)、乙型脑炎疫苗(JE)和甲型肝炎疫苗(HepA)的报告接种率在99.02%~99.43%之间,估算接种率在91.31%~111.62%之间;加强免疫DTP第4剂(DTT4)、MMR第2剂(MMR2)、JE第2剂(JE2)、OPV第4剂(OPV4)、白破疫苗(DT)、A+C群流脑疫苗第1~2剂(MenA+C1~2)的报告接种率在97.92%~99.42%之间,估算接种率在48.32%~92.10%之间。市级基础免疫HepB、DTP、MenA和JE的D值评价为可信(D≤5%),OPV、MMR和HepA为可疑(5%15%)。市级R值评价均为可信(0.95≤R≤1.05)。脱漏率除JE评价为不合理外,其他疫苗均为合理。结论 北海市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可能存在摸底不够清楚、接种率虚高的问题,提示常规免疫监测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周玲陈坚磊黄以宁朱小琴
关键词:常规免疫接种率
我国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进程、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3
2023年
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应用多年,在我国正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2009年起我国开始推动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目前东部地区建设进展较快,中西部省份相对滞后。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优势明显,但仍存在跨省数据交换困难、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今后需加强政策支持,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全国统一平台建设,加强系统整合,稳定接种队伍,增加场景应用,提升接种门诊智慧化。
周玲梁家雯朱小琴梁龄元
关键词: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免疫规划疫苗
北海市可及性乡级接种门诊服务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乡级接种门诊服务能力和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评价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北海市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所有36个预防接种门诊,采用自制问卷,收集并分析预防接种门诊设置、人力资源、接种能力和冷链配置等情况。对所有乡镇(街道)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方法(LQAS)进行疫苗接种率调查。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分析疫苗接种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北海市36个接种门诊平均服务半径为5.67 km,52.78%的接种门诊提供周末疫苗接种服务;每万人口冷链容积426.12 L、每万人口接种门诊0.19个、每万人口接种人员1.79个;接种人员以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2~3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9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辖区人口数多、门诊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数和接种人员数/万人少、最长服务距离长、接种人员收入低,是疫苗漏种的危险因素(F=3.065,P<0.05);每万服务人口门诊数和接种人员少、2021年出生上卡数和全年辖区接种疫苗总剂次数多、每万服务人口接种自费疫苗量少、接种服务时间少、门诊配备冷链容积少,是不及时接种的危险因素(F=122.237,P<0.05)。结论北海市接种服务可及性良好,门诊设置基本满足接种需求,但存在工作人员配置不足、数字化门诊软硬件相对落后等问题。
周玲梁家雯刘青华冯辉煌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服务可及性疫苗
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状况的空间聚集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北海市2022年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状况及空间分布格局,为优化北海市预防接种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的全局空间分布特点、服务的热/冷点地区和空间聚集性,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范围。结果 北海市36个预防接种门诊主要以周为单位提供接种服务,19个门诊周末开放接种;每万服务人口的冷链容积数、接种门诊数和接种工作人员数分别为426.12L、0.19个和1.79人;0~7岁儿童基础免疫七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3.72%;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空间分布和儿童基础免疫七苗全程接种率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性(差值=83 278.32,P<0.05);缓冲区分析显示有16.67%的乡镇未能实现全范围覆盖所辖区域。结论 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空间分布设置基本合理,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对接种门诊的经费投入,加快接种门诊数字化建设,对偏远或交通不便的村(屯)要采取多种接种服务方式。
周玲刘青华白海涛冯辉煌梁家雯
关键词:预防接种门诊地理信息系统
2017—2021年北海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2017—2021年北海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报告发生率和分布特征。方法通过全国AEFI信息管理系统和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7—2021年北海市AEFI个案信息和疫苗接种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2021年北海市报告各类疫苗AEFI个案232例,及时报告率和及时调查率分别为97.84%和100.00%。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5.49/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43/10万剂,异常反应为1.68/10万剂,不同类型反应报告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报告的AEFI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1岁、发生时间以4—9月、地区以海城区为主,性别、年龄、发生时间和地区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报告发生率最高的免疫规划疫苗是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为17.12/10万剂;报告发生率最高的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aP-IPV-Hib),为69.68/10万剂。87.93%的AEFI分布在接种疫苗的1天内,异常反应以过敏性皮疹、卡介苗淋巴结炎或血管性水肿报告发生率较多。结论2017—2021年北海市AEFI监测质量总体达国家监测要求,但监测敏感性有待加强。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报告发生率在预期范围内。建议今后加强主动监测,进一步提高AEFI监测质量。
周玲刘青华梁家雯黄以宁
关键词: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现况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2021年北海市儿童预防接种门诊设置和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评价预防接种服务能力,为进一步改变和提高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采用SPSS 25软件统计分析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资料。结果北海市共设36个预防接种门诊,其中城镇16个(44.44%)、农村20个(55.56%);预防接种门诊平均服务半径为5.67km,服务周期以按周接种为主;平均预防接种门诊面积209.19m2,平均登记台4.33个,平均接种台4.14个;北海市每万人服务人口平均专兼职工作人员为1.79人,平均接种量为25.96剂次/人·接种日;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以女性、30~<40岁、护理专业、初级职称、工作年限<5年为主;人员每月收入与单位平均值相比低于单位平均值占27.74%;2019—2021年离职人员与在职人员比为1∶3.65;每个预防接种门诊平均双屏机1.39台,签核机1.78台。结论2021年北海市预防接种门诊基本满足辖区群众的接种需求,但仍需加强接种人员队伍培养,进一步加快门诊数字化建设,以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周玲苏磊静刘青华冯辉煌梁家雯朱小琴
关键词:预防接种接种门诊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