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笑白
- 作品数:32 被引量:257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丛枝菌根真菌在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植物体系在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效果;分析了丛枝菌根真菌促进植物修复的机理;并探讨了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在有机物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作用的因素。文章最后总结了目前这一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 周笑白周笑白项学敏周集体
-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植物修复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
- 基因工程菌JM109(pGEX-AZR)-小麦体系对酸性红B的生物处理
- 2007年
- 采用基因工程菌E.coliJM109(pGEX-AZR)-小麦联合生物体系,以酸性红B染料为例,研究了在模拟水培条件下联合体系对偶氮染料的生物处理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处理时染料的脱色率高于基因工程菌和小麦的单独处理;两种生物体在单独处理时染料的脱色率随彼此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GEM=0.973 6,R小麦=0.980 1。考察了温度、pH和有机碳源3种环境因素对联合体系生物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条件能明显改变体系对染料的处理,这种改变主要是通过影响体系内的基因工程菌实现的。
- 曲宝成周集体项学敏赵洪霞周笑白
- 关键词:小麦酸性红B脱色率生物工程
- 太湖蓝藻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治理方法被引量:12
- 2013年
- 利用2009─2012年丰水期和平水期的生物调查获取的环境和生物数据,研究太湖蓝藻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蓝藻分布与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如温度、酸碱性、有机物和营养盐含量、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密度等)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太湖水质基本上超出V类地表水指标,主要的超标因子是总氮。总氮在丰水期和平水期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5 mg·L-1和1.65 mg·L-1,总氮在丰水期质量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丰水期蓝藻迅速生长,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盐。蓝藻仍是太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2009─2012年太湖蓝藻的密度随年份无明显变化,但随季节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丰水期蓝藻密度均值为4.87×107cell·L-1,明显高于平水期蓝藻密度(1.51×106 cell·L-1);太湖东部采样点蓝藻密度明显低于其他湖区。影响蓝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酸碱度和营养盐,高温、偏碱性和高营养盐含量都会增加蓝藻的密度。蓝藻与其他浮游植物和大型水生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蓝藻密度增加促进了枝角类的生长。推荐利用机械打捞和大型水生植物修复方法,因为这2种方法可在降低蓝藻密度的同时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太湖蓝藻水华的风险。增加其他藻类和枝角类控制蓝藻水华方法可行性较差:1)蓝藻暴发时期其它藻类对能量和营养的竞争能力弱于蓝藻,难以抑制蓝藻的生长;2)在太湖中增加枝角类可能降低现有蓝藻的密度,但建立完整的食物链体系降低富营养化程度,防范生物调控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如其他藻类水华等)较困难。
- 周笑白张宁红张咏牛志春彭露露刘雷于红霞
- 关键词:蓝藻生物调控植物修复
- 植物、施磷量及多环芳烃共存对多环芳烃生物降解影响
- 2012年
- 多环芳烃(PAHs)是具有"三致"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通过盆栽及微生物培养实验,考察了植物、施磷量及PAHs共存对菲(PHE)、芘(PYR)和二苯并蒽(DBA)去除率的影响,发现PHE的降解率和降解菌量均高于PYR和DBA.盆栽实验中,植物种植和给植物施加高磷浓度的营养液可促进DBA的降解;微生物培养实验表明共存的PAHs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这种作用随PAHs种类不同可表现为促进降解作用(如PHE促进DBA降解)、无作用(如PYR和DBA)或抑制作用(如PYR抑制PHE+DBA降解).PHE对DBA降解的促进作用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弱,这可能与PHE浓度降低和DBA中间产物的毒性及其积累有关.
- 周笑白周集体项学敏
- 关键词:植物磷肥生物降解
- 于桥水库流域污染负荷估算和管理效果评估被引量:4
- 2017年
- 于桥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使用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PLOAD,以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和不同土地利用的污染物输出系数等作为模型主要输入数据,结合流域现场调查监测等方式,对于桥水库流域的TN和TP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分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模拟实施不同管理实践下的流域TN和TP削减率。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流域内TN和TP污染负荷分别约为223.4、19.5t/a,分布特点为"南部高于北部,河流和水库沿岸污染较重"。综合管理实践对TN和TP的削减率分别为24.49%、27.23%,其中农村人畜粪便管理、生态移民等的去除效果较显著。
- 李泽利周笑白赵兴华梅鹏蔚张震王玉秋
- 关键词:于桥水库非点源污染管理实践
- 跨流域调水区域生态补偿范围的确定——以于桥水库为例
-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区域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有效方法,但可能引发供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矛盾。生态补偿可以利用经济学手段协调跨流域调水中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范围的划定直接关系着...
- 周笑白李泽利陈晨赵兴华
-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于桥水库
- 文献传递
-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64
- 2015年
- 海洋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可能影响海水质量及海洋生态健康。于2013年8月采集了渤海湾24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检测了汞、砷、铜、锌、铅、镉、铬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用Hankanson法分析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渤海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值可达到国家一类海洋沉积物标准(GB 18668-2002),其中汞、砷、铜、锌、铅、镉、铬的浓度分别达到0.03、16.15、23.15、89.45、38.84、0.24和60.60 mg·kg-1。渤海湾不同点位中,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的占83.3%,其余点位可满足二类标准,超一类标准的点位的主要超标因子是砷和铅。渤海湾重金属的综合生态风险指数达到95.01,属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不同重金属所产生的生态风险排序为镉>汞>砷>铅>铜>铬>锌,除镉外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镉的潜在生态风险值为47.00,达到了中等生态风险等级,其风险占所有重金属总风险的49.5%。镉的潜在生态风险高与镉的生物毒性较高及其近年来在渤海沉积物中积累速度较快有关。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在河口地区和天津港工业区附近呈现高值,而南部渔业区和远离海岸的中心区的生态风险相对较低,说明近海工业活动和陆源污染排放渤海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因而,调整近海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入海河流和近海经济活动的重金属特别是镉的污染排放,对保障渤海沉积物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
- 周笑白梅鹏蔚彭露露韩龙张震
- 关键词: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沉积物
- 人工湿地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存在问题与改进被引量:41
- 2006年
- 论述了人工湿地技术的除污机理和影响因素,并介绍了目前该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 项学敏宋晨周集体周笑白杨凤林
- 关键词:人工湿地影响因素
- 人工湿地对北方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采用三级串联人工湿地试验装置以及无芦苇的空白对照装置在户外自然条件下进行试验,分阶段考察该组合式人工湿地系统对实际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效果。第一阶段为装置初运行阶段,采用较长的停留时间,该阶段装置对COD、TN、NH3-N、NO2--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5%、75%、95%、75%和50%,芦苇的存在使以上各指标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0%、40%、20%、20%和50%;第二阶段采用较短的停留时间,该阶段装置对COD、TN、NH3-N、NO2--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75%、100%、70%和98%,芦苇的存在使以上各指标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提高了10%、20%、35%、25%和63%。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对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深度处理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水中的N和P,对改善水质、恢复生态系统和控制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宋晨项学敏周集体周笑白杨凤林
- 关键词:人工湿地城市污水深度处理富营养化
- 开伞切伞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开伞切伞装置,属于无人机领域,包括连杆组件、摇臂、舵机和从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伞舱框架、舱体和舱盖,伞舱框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凸起,第一固定凸起上设有第一固定孔,舱体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凸起,第二固定凸起上设有...
- 张赞岳昂方普杰王斌丁冬梅周笑白武丹李炜魏恩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