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美凤

作品数:14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顺德区医学科研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皮肤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皮肤病
  • 3篇抗体
  • 2篇治愈者
  • 2篇湿疣
  • 2篇食物不耐受
  • 2篇特异性IGG...
  • 2篇皮肤病患者
  • 2篇疗法
  • 2篇疗效
  • 2篇麻风
  • 2篇麻风治愈者
  • 2篇基因组学
  • 2篇尖锐湿疣
  • 2篇过敏性皮肤病
  • 2篇宏基因组
  • 2篇宏基因组学
  • 2篇复方甘草酸

机构

  • 14篇佛山市顺德区...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14篇周美凤
  • 4篇罗光浦
  • 4篇蔡冰
  • 3篇梁海东
  • 2篇欧阳国栋
  • 2篇欧阳燕芬
  • 2篇谢汉平
  • 2篇黄少飞
  • 2篇赵伟峰
  • 2篇何思华
  • 1篇孙静
  • 1篇李永财
  • 1篇王希晶
  • 1篇梁凤仪
  • 1篇张洁雯
  • 1篇黄旭良
  • 1篇王谦可

传媒

  • 3篇皮肤性病诊疗...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右江医学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0.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40.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4.80,P〈0.05)。治疗组发生皮肤轻微刺痒及脱屑2例、轻微胃部隐痛2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轻度水肿3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影响正常生活。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能取得更佳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蔡冰欧阳国栋罗光浦周美凤
关键词:白癜风紫外线疗法糖皮质激素类复方甘草酸苷
中药蟾酥对离体人乳头瘤病毒DNA作用的实验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蟾酥是否具有抗人乳头瘤病毒(HPV)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Q-PCR)对蟾酥的三个有效单体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及脂蟾毒配基)进行体外抗病毒药效学试验,检测离体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的扩增情况。结果HPV-DNA经三种受试药物的7个浓度作用1天后,与阴性对照、药物溶剂对比差异不大,对其无明显破坏作用;与HPV-DNA作用3天后,蟾毒灵和脂蟾毒配基组的第4个浓度(2.0×104nmol/L)测得的DNA值均较第1天明显降低,与无水乙醇对比也明显偏低。结论蟾酥具有体外抑制HPV-DNA作用,其中以蟾毒灵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脂蟾毒配基。
周美凤罗光浦孙静张洁雯黄少飞欧阳燕芬
关键词:蟾酥人乳头瘤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过敏性皮肤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我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75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不同类型皮肤病患者IgG抗体阳性率,并对患者进行饮食疗法治疗,随访观察6个月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血清中食物不耐受食物IgG抗体阳性率为83.06%,过敏性IgG抗体升高主要发生于虾和鸡蛋中;6个月的饮食疗法后随访结果表明共675例自诉得到明显改善,50例部分改善,25例未见明显改善。结论过敏性皮肤疾病与食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对于过敏性的皮肤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梁海东周美凤黄旭良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IGG抗体食物
酒渣鼻患者鼻部皮肤蠕形螨寄生对局部微生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酒渣鼻患者鼻部蠕形螨寄生与鼻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关系。方法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于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收集酒渣鼻患者与面部健康对照者各14例,酒渣鼻患者中早期8例,中期6例。采集受试者鼻翼和鼻唇沟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DNA,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蠕形螨及微生物reads数的构成比反映菌种相对丰度。计算Shannon指数评估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基于菌种相对丰度的主成分(PCA)以评估β多样性。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蠕形螨与微生物含量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酒渣鼻组鼻部皮肤蠕形螨相对含量(1.647%±0.389%)高于健康组(0.448%±0.089%,t=2.92,P=0.007)。蠕形螨的相对含量与细菌相对含量呈负相关(r=-0.95,P<0.001),与真菌相对含量呈正相关(r=0.76,P<0.001)。酒渣鼻组鼻细菌、真菌群落Shannon指数(0.91±0.17、1.261±0.045)显著高于健康组(0.47±0.12、0.549±0.071,t=2.17、8.48,P<0.05);两组的主成分分析结果示,仅细菌群落显著不同(t=2.32,P=0.029),而真菌群落无差异(t=0.82,P=0.461)。此外,中期酒渣鼻患者蠕形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早期(t=6.56,P<0.001);早、中期患者中细菌和真菌的Shann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示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蠕形螨在鼻部皮肤的寄生可能影响鼻部皮肤微生态群落结构。
钟彩梅何思华赵伟峰钟建能周美凤邓裕华
关键词:红斑痤疮宏基因组学蠕形螨微生态菌群失调
ALA-PDT联合CO_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和IL-6变化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CA)的疗效和复发率,探讨尖锐湿疣复发和细胞免疫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及CO2激光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复发率,所有患者在治疗前、首次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分析细胞免疫对CA复发的影响,同时检测15例健康人。结果 6个月时随访:治疗组痊愈24例,7例患者复发,对照组痊愈12例,17例患者复发,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2.58%和58.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治疗前TNF-α高于正常人,IL-6水平低于正常人(P<0.05),复发患者有类似变化趋势。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TNF-α,IL-6水平与尖锐湿疣的复发密切相关。
王希晶王谦可梁凤仪谢汉平罗光浦周美凤黄少飞李永财
关键词:尖锐湿疣CO2激光Α肿瘤坏死因子
广东顺德区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本地区皮肤病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不耐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探讨饮食指导在皮肤病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1 299例皮肤病患者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特异性IgG抗体在不同年龄组和性别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结果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总阳性率为80.15%,其中以蛋清/蛋黄、虾、牛奶阳性率最高。女性总阳性率(83.14%)显著高于男性(77.24%);未成年组(87.89%)远高于成年组及老年组(77.48%,72.15%)。结论临床上皮肤病患者中普遍存在食物不耐受现象,与食物种类、年龄和性别有关,其结果提示饮食指导对本地区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周美凤陈集敏梁海东钟建能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皮肤疾病
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评价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中重度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181例中重度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8例,给予NB-UVB照射(每周3次)、2%酮康唑洗剂外洗(每天1次)及小剂量伊曲康唑口服(100 mg,日1次),治疗4周;B组60例,给予2%酮康唑洗剂外洗及小剂量伊曲康唑口服;C组63例,仅予小剂量伊曲康唑口服。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78.33%及61.90%,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27.80±3.15)天、(32.13±3.98)天及(35.83±3.42)天。结论: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在中重度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中能提高伊曲康唑疗效。
周美凤陈集敏钟建能何思华赵艳梅
关键词:NB-UVB马拉色菌毛囊炎
年龄和性别因素对健康成人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年龄及性别对健康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慢性病防治中心皮肤科门诊招募36例面部皮肤健康志愿者,包括16例年轻志愿者(男9例,女7例)和20例老年志愿者(男女各10例);年轻组年龄24~31(27.1±1.3)岁,老年组年龄61~84(75.8±2.2)岁。采集志愿者面颊皮肤微生物样品,提取样品DNA,并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年龄及性别因素对面部皮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老年组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Shannon指数0.98±0.07、1.11±0.05)均显著高于年轻组(0.72±0.09、0.81±0.05;t=2.201、3.836,P=0.035、<0.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年龄也能显著影响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t=6.991、11.591,均P<0.001)。男性组与女性组间细菌(Shannon指数:0.83±0.08比0.92±0.09)和真菌群落的α多样性(0.92±0.06比1.04±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01、1.332,均P>0.05)。性别因素仅影响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t=2.149,P=0.020),而不影响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t=0.439,P=0.663)。此外,老年组细菌(t=1.995,P=0.020)和真菌(t=2.464,P=0.025)代谢途径的活跃程度均低于年轻组,而性别因素则未影响皮肤细菌(t=0.895,P=0.378)和真菌(t=0.483,P=0.631)代谢途径的活跃程度。根据老年组与年轻组间有差异的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计算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细菌-真菌、细菌-细菌和真菌-真菌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结论年龄因素而非性别因素显著地影响健康面部皮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α和β多样性及其代谢途径。
钟彩梅邓裕华周美凤赵伟峰
关键词:皮肤微生物群落年龄因素性别因素宏基因组学
现阶段广东顺德区麻风治愈者家属及麻风村附近居民对麻风病认知及歧视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了解现阶段我区麻风治愈者家属及麻风村附近居民对麻风病认知及歧视状况,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及促进麻风村与社会融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通过登门拜访或电话采访的方式对我院麻风村45位麻风治愈者的家属(A组)及回归社会在家休养的107位麻风治愈者的家属(B组)进行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麻风村附近村庄(C组)83位和另一远离麻风村的村庄(D组)68位18岁以上常驻居民进行登门调查。结果 A组中完全不了解麻风病知识有4人(8.89%),了解部分26人(57.78%),熟悉15人(33.33%),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6人(13.33%);B组中无完全不了解者,了解部分66人(61.68%),熟悉41人(38.32%),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2人(1.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中完全不了解29人(34.94%),了解部分48人(57.83%),熟悉有6人(7.23%),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23人(27.71%);D组中完全不了解53人(77.94%),了解部分15人(22.06%),无熟悉者,有歧视性语言或行为的有57人(8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风治愈者家属对麻风病认知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家属仍对治愈者有歧视现象;大众对麻风病认知水平仍较低,对麻风治愈者仍有较明显的歧视现象,进一步强化全社会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促进麻风治愈者回归并最终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
陈集敏周美凤周世安汪志聪马焕玲
关键词:麻风农村居民歧视
广东顺德地区81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体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广东顺德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对7种常见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12例皮肤病患者(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及异位性皮炎)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7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等级判定及阳性比较。结果:3组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慢性荨麻疹组与慢性湿疹组以轻度和中度不耐受为主,而异位性皮炎以重度不耐受为主。各组均以鸡蛋的阳性率最高。结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食物不耐受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提示过敏性皮肤病与食物不耐受现象密切相关;而食物不耐受的程度及种类排序,对本地区皮肤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有重要意义。
周美凤陈集敏梁海东钟建能
关键词: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过敏性皮肤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