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效果探讨
- 2021年
- 探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采用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间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选出60例纳入实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包括腔内激光闭合术组(30例)和传统外科剥脱术组(30例),统计并对比两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指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腔内激光闭合术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外科剥脱术组,P<0.05;腔内激光闭合术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外科剥脱术组,P<0.05;腔内激光闭合术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显著低于传统外科剥脱术组的33.33%,P<0.05。结论:腔内激光闭合术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传统外科剥脱术。
- 唐俊刘鹏朱志贤
- 关键词:腔内激光闭合术下肢大隐静脉曲张
- 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9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质时间、排便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手术后7天,2组的hs-CRP、IL-6、IL-10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和CD4^+/CD8^+水平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CD8^+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伤。
- 李靖锋朱志贤唐俊张焱辉刘鹏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免疫应激免疫功能
- 腹腔镜技术在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脾切除加断流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脾切除术加断流术。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门静脉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在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微创特点。
- 李靖锋朱志贤唐俊张焱辉
- 关键词:腹腔镜门脉高压微创
- 肝切除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伴全内脏反位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患者女性,54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5年,两次胆道术后5年余”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25年前反复出现右上腹痛,逐渐加重,10年前发作时出现畏寒、发热,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全内脏反位”,遂在外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半年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平均每月发作1次,B超提示“肝内外胆管结石”,抗炎治疗有效。5年前曾再次在当地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但术后症状未见好转。近5年来反复发作右上腹痛,伴畏寒、发热,偶有皮肤、巩膜黄染,多于劳累和进油腻食物时发作,遂来我院就诊。
- 卢军华杨田唐俊杨广顺吴孟超
- 关键词:全内脏反位肝内胆管结石切除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右上腹痛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对比被引量:3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胃底贲门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对58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全胃切除术29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9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结果全胃切除术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62.07%和44.83%(P>0.05),5年生存率为48.28%和20.69%(P<0.05)。近端大部切除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75.86%,高于全胃切除组的34.48%(P<0.05);2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肿瘤>3.0 cm和淋巴结转移患者全胃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于近端大部切除组(P<0.05),其他情况2组的生存率比较无差异。结论对胃底贲门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尤其是对于肿瘤>3.0 cm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 张焱辉李靖锋唐俊刘鹏朱志贤
- 关键词:胃底贲门癌远期疗效
- 应用吻合器行中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85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吻合器在中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吻合器行直肠前切除保留肛门治疗 85例中位直肠癌。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 6~ 10 2个月 ,局部复发 4例 ,其中 Dukes B期 1例 ,Dukes C期 3例 ,复发率为 4.7% ;10例 (11.4% )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不良现象发生。结论 :吻合器的应用提高了中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率 ,降低了吻合口瘘。
- 唐俊陈钟
- 关键词:直肠癌机械吻合器
- 钬激光联合硬质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 使用硬质胆道镜后(笔者用硬质输尿管镜代替),由于镜身较细,能更深入的进入肝脏,操作更加方便,联合钬激光碎石对肝内胆管结石碎石更加完全,避兔了肝脏切除、胆肠吻合等复杂的手术,为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 王建江朱志贤唐俊李杰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硬质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手术方法
- 文献传递
- 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运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5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27例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处理,对照组26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方案处理。根据术中探查情况排除部分病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5天清晨外周空腹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WBC计数、CRP浓度、IL-6浓度、SAA浓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WBC计数、CRP浓度、IL-6浓度、SA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运用于胃癌患者能降低术后机体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没有明显增加,加速康复外科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张焱辉李靖锋唐俊杨冬冬刘鹏朱志贤李甜
-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胃肿瘤应激反应
- 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疗效及对其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疗效及对其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病人8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40例,采用腹腔镜门静脉测压下脾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对照组40例,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传统彻底断流术,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为(189.0±19.3)ml、手术时间为(212.2±26.5)分钟、再出血发生率为7.5%,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2.5%,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294.2±23.6)ml、(301.7±30.9)分钟、25.0%、15.0%及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病人ALB为(30.7±2.8)g/L、ALT为(38.8±5.1)IU/L及TBIL为(27.9±5.2)μmol/L,对照组分别为(28.8±1.8)g/L、(44.6±5.4)IU/L和(32.0±5.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病人的FPP为(20.0±5.3)cmH2O,Child-Pugh评分(5.2±0.5)分对照组分别为(26.2±5.6)cmH2O和(6.0±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3个月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2.5%和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静脉测压并基于FPP指导下行脾切除+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安全可行,疗效优于腹腔镜下传统断流术。
- 唐俊朱志贤张焱辉朱军蒋国庆
- 关键词:脾切除选择性断流术门脉高压症肝功能预后
- 尾状叶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总结尾状叶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尾状叶胆管结石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19例尾状叶胆管结石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9例患者男8例、女11例,既往共行30次胆道手术,其中12例1次、4例2次、2例3次、1例4次。术前均行B超、CT或MRCP、ERCP等检查证实尾状叶胆管结石。14例伴有尾状叶胆管开口狭窄。11例行尾状叶切除术,8例行尾状叶胆管开口扩张或切开整形+探查取石术,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无结石残留。18例(94.7%)获随访,平均随访(17.6±2.3)个月,2例出现结石复发,优良率88.9%,其中行尾状叶切除术患者优良率达100%。结论:尾状叶胆管结石的处理相当复杂和困难,仅行胆管探查取石往往效果不佳,尾状叶切除术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有良好的远期效果,但需要临床医师具备丰富的肝脏外科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操作水平。
- 卢军华杨田朱弋良唐俊杨广顺
- 关键词:胆结石肝内胆管肝尾状叶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