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华
- 作品数:80 被引量:149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WS_2纳米棒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利用水热合成法在180℃条件下成功制备出WS2纳米棒。用XRD、SEM、TEM和HRTEM对WS2纳米棒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并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将WS2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加到基础油中,用CETR UMT-2摩擦磨损仪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WS2纳米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良好的摩擦性能。
- 唐国钢李长生唐华杨锋朱秉莹李国伟
- 关键词:水热法
- 硫化铜超长微米线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或微米级结构的材料制造,具体是一种硫化铜超长微米线的制备方法<B>。该</B>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以CuSO<Sub>4</Sub>·5H<Sub>2</Sub>O为原料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高...
- 唐国钢李长生唐华王凤栾丹
- 文献传递
- 一种二硫化亚铁-石墨烯复合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一种二硫化亚铁-石墨烯复合纳米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基体石墨烯、铁源氯化亚铁、分散剂加入水中制得溶液,调节pH值为碱性,加入硫化剂硫脲,将溶液混合均匀,备用;(2)将溶液移入不锈钢反应釜...
- 唐国钢李长生唐华杨琥
- 文献传递
- 银/磷酸银/溴化银复合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银/磷酸银/溴化银复合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Ag<Sub>3</Sub>PO<Sub>4</Sub>占5%~30%,单质Ag占0.5%~5%,余量为AgBr。制备方法是:可溶性银盐与可溶性磷酸盐在有机...
- 唐国钢唐华
- 文献传递
- NbSe2固相合成中的微量氧对形貌的诱导
- 2013年
- 通过对固相合成NbSe2过程中特殊形貌的产生,尝试提出"微量氧诱导机制"。在混合均匀的硒粉铌粉分别占固相反应釜不同的有效体积,经过700℃,1 h反应后发现分别形成不同的特性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分别分析了样品中的相成分、微观形貌和元素成份;提出微量氧气在NbSe2合成过程存在诱导机制。
- 胡志立李长生唐华梁家青
- 片状二硫化钨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的制造,具体是一种采用纳米材料的片状二硫化钨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B>。该</B>方法按钨与硫的摩尔比1:2.5~1:3称取钨粉和硫粉原料,将钨粉和硫粉通过球磨混合后加入反应釜;将反应釜置于600~...
- 唐国钢李长生唐华王凤栾丹
- 文献传递
- 磷酸银基光催化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3年
- 开发新型的、高活性的光催化材料是未来光催化技术的发展方向。Ag3PO4由于具有高的量子效率、强的光氧化能力和高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已成为材料学、化学、能源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从制备方法、形貌控制以及光催化活性等方面综述Ag3PO4基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对Ag3PO4基光催化材料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该类光催化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严学华高庆侠杨小飞李扬唐华
- 关键词:光催化材料复合材料可见光
- Ag/SmBa_2Cu_3O_(7-δ)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
- 2015年
- 采用固相法合成SmBa2Cu3O7-δ(SmBaCuO),将不同质量分数银粉添加到SmBaCuO中,通过烧结制备Ag/SmBaCuO复合材料;通过XRD、金相显微镜、SEM、EDXA分析其结构和形貌,利用摩擦实验机测试其与钢配副时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银后SmBaCuO结构没有改变,银分布在SmBaCuO基底中,增大了材料密度和韧性;Ag/SmBaCuO中银微粒在摩擦的过程中向对偶表面转移,起固体润滑剂的作用,降低了Ag/SmBaCuO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
- 董丽荣宋键李长生唐华于万秋华中
- 关键词:固相法AG磨损率
- 过渡金属硫硒化物高温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李长生赵谦严学华唐华李洪苹陈贝贝杨进施琴孙建荣唐国钢
- 对过渡族金属硫硒化物MX2(M=Mo、W、Nb、Ta、Ti、Zr;X=S、Se)的研究,有助于开发新型固体润滑材料.该研究利用模板法、水热法分别制备了MoS2纳米管、空心微球、空心纳米花等结构,固相法制备了一维NbSe2...
- 关键词:
- 关键词:自润滑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固体润滑剂
- 对工科特色学科的教学思考及思路研究
- 2016年
- 该文以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社会背景,兼顾学科发展、社会对工科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专业实际情况如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产学研基地建设等,提出工科特色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优异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为工科特色学科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可行的思路和途径。
- 唐华张杜陈刚
- 关键词: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