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奚晓东

作品数:12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血小板
  • 5篇蛋白
  • 4篇抗体
  • 3篇单克隆
  • 3篇单克隆抗体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克隆
  • 2篇糖蛋白
  • 2篇免疫学
  • 2篇巨核
  • 2篇巨核细胞
  • 2篇活化
  • 2篇核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2篇白血病细胞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原
  • 1篇调节蛋白

机构

  • 12篇苏州医学院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奚晓东
  • 8篇阮长耿
  • 5篇李佩霞
  • 4篇赵益明
  • 4篇白霞
  • 3篇蒋惠源
  • 3篇吴国新
  • 2篇周泉生
  • 1篇杨长久
  • 1篇顾学范
  • 1篇王晓冬
  • 1篇王爱青
  • 1篇石小玉
  • 1篇张威
  • 1篇朱路佳
  • 1篇李文林
  • 1篇潘建新
  • 1篇徐杰
  • 1篇柴忆欢
  • 1篇王婉瑜

传媒

  • 4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Zoolog...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3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组抗人血栓调节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建株被引量:1
1991年
用纯化人血栓调节蛋白(TM)免疫Balb/c 小鼠,经细胞融合获得6株抗人TM 单抗,分别命名为SZ—52、SZ—53、SZ—54、SZ—55、SZ—56、和SZ—57。这6株单抗都能与人TM 和内皮细胞结合,并能抑制人TM 活性,而与除TM 外的血浆蛋白无交叉反应。其中SZ—52、SZ—53和SZ—57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呈阴性反应,为特异性抗人TM 单抗;其余3株单抗则与白细胞或血小板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
周泉生奚晓东李佩霞赵益明白霞阮长耿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调节蛋白血栓
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研究的近况
1990年
血小板免疫学在理论上和临床上的重要性已逐渐被认识,目前对血小板复杂的免疫结构特别是膜糖蛋白(GP)的免疫学性质的了解日益深入.血小板的抗原系统可大致分为下列几种1、同种抗原(alloantigens)由同种正常个体间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所识别的抗原.包括1)共同抗原如一些红细胞血型抗原和HLA I类抗原等;2)特异抗原即只有血小板才表达的抗原.2、同族抗原(isoantigens)血小板表面正常结构缺陷的异常个体对同种正常个体产生的抗体所识别的相应抗原.如GPⅡb/Ⅲa和GPIb/v/IX分别可成为多次接受。
奚晓东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同种抗原免疫学
血小板第4因子抑制巨核细胞系膜结合型c-kit的表达(英文)被引量:4
1997年
细胞表面受体c-kit与干细胞因子(SCF)对维持血细胞的生成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第4因子(PF4)能特异性地抑制巨核细胞生成。在本实验中研究了PF4对两个巨核细胞系HEL和Dami的c-kit表达影响。结果显示,经PF4处理的两株细胞,其c-kit mRNA表达量均下降,细胞表面受体数量降低,SCF与c-kit的结合量亦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在对细胞膜CD34表达影响方面,PF4与TGFβ1的作用相反,PF4促进CD34的表达,而TGFβ1抑制CD34的表达。研究表明,PF4抑制巨核细胞生长的机理,部分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c-kit/SCF而产生。
顾学范奚晓东Jacques P Caen
关键词:血小板第4因子巨核细胞生成CD34
血小板膜糖蛋白酶联免疫测定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16
1996年
目的用酶联免疫法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P)进行定量和定性测定。方法应用SZ系列抗人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以竞争性酶联免疫法定量测定GPⅠb、GPⅡb、GPⅢa及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在不同血小板表面的表达量;又建立了固相间接酶联免疫法定性测定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结果每个正常血小板表面含有GPⅠb21884±2491分子,GPⅡb39141±3618分子,GPⅢa45277±5076分子。凝血酶活化血小板表达9002±1095个GMP-140分子/血小板。血小板无力症纯合子或杂合子可被明确鉴别。对10种血小板特异性同种抗原的表达进行的人群调查结果表明,人类血小板抗原(HPA)-1和HPA-4同种抗原的表达频率不同于国外报道的人群频率。结论两种酶联免疫测定法有助于血小板GP以及血小板免疫学的研究,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奚晓东奚晓东吴强赵益明李佩霞阮长耿
关键词:血小板糖蛋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ELISA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CD87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尿激酶受体(uPAR,CD87)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54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CD87的表达,还用FCM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了U937、HL60、K562细胞在氟波酯(PMA)作用下诱导分化过程中CD87表达的改变。结果54例AML中33例(61%)CD87为阳性表达,20例ALL均为阴性表达。CD87阳性组与阴性组AML发生髓外浸润的比例分别为88%和19%(P<0001);外周血幼稚细胞百分率分别为(610±215)%和(305±152)%(P<0001);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2%和86%(P<005);发生出血的比例分别为73%和62%(P>005)。U937、HL60、K562经PMA诱导分化后,CD87表达增高。结论CD87可作为白血病诊断、分型、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也可作为诱导分化的指标之一。
徐杰柴忆欢奚晓东李祯萍王津媛白霞王爱青陆长明阮长耿
关键词:细胞表面受体白血病急性流式细胞术
白细胞介素—13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的作用“英文”被引量:5
1997年
观察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3(IL-13)在体外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EL)的作用。该细胞株是巨核细胞白细胞株。培养液中加入或不加入IL-13,HEL细胞培养4天后,计数细胞,然后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糖蛋白(GP)Ⅱb/Ⅲa表达。为研究IL-13对HEL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培养3天后,用免疫细胞法检测掺入HEL细胞DNA中的5-溴-2′-脱氧尿苷酸(5-Brdu)。结果表明:IL-13使GP Ⅱb/Ⅲa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也能促进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P<0.05)。以上结果提示IL-13对HEL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石小玉李文林奚晓东韩忠朝JacquesP.Caen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3巨核细胞糖蛋白白血病
血小板免疫学的进展被引量:2
1991年
血小板免疫学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在生物大分子即蛋白质和基因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在该领域中也获得可喜进步。
奚晓东蒋惠源吴国新
关键词:血小板免疫学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自身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1
1994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SZ-51(ELISA法)对9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血浆检测了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自身抗体,结果显示17例(18,5%)血浆中存在GMP-140自身抗体。用亲和层析纯化的GMP-140作SDS-PAGE后免疫印迹,分别与8例ITP血浆反应,结果有2例在分子量14万处显示阳性区带。59例检测结果示GMP-140自身抗体常与其它血小板糖蛋白自身抗体同时存在(91.7%)。
蒋惠源吴国新张威赵益明奚晓东阮长耿
关键词:紫癜自身抗体血小板膜蛋白ITP
抗人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49的研究
1990年
本文报道1株抗人活化血小板的单克隆抗体——SZ-49。SZ-49仪和凝血酶刺激活化的血小板结合,而不与静止的血小板反应,为IgG1亚型。它和活化血小板结合是Ca^(2+)依赖性的,对血小板功能有明显的影响,SZ-49亲和层析获得的纯化抗原为小分子量蛋白。这种新的单克隆抗体为研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系列改变及疾病状态下体内,外血小板活化程度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吴国新奚晓东李佩霞储小红白霞阮长耿
关键词:活化血小板单克隆抗体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被引量:4
1983年
烙铁头Trimeresurus Mucrosquamatus蛇毒(TMV)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狗、家兔、豚鼠)血小板的活化,发生聚集。血小板聚集强度与加入TMV的量有关。豚鼠血小板对TMV最为敏感,TMV引起豚鼠、家兔、狗和人的血小板聚集的最低剂量分别为0.6、12.5、2.0、2.0μg/ml。EDTA抑制而肝素不影响TMV对血小板的聚集作用。TMV的血小板聚集反应伴有5羟色胺的释放,引起家兔血小板5羟色胺最大释放(72%)的TMV剂量为100μg/ml。TMV还可以诱导血小板血栓恶烷A_(2)的形成。阿斯匹林能阻断TMV诱导的血栓恶烷A_(2)的生成,但并不抑制TMV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提示TMV可能通过不依赖于血栓恶烷A_(2)的途径活化。初步结果表明TMV是研究血小板生理机制的有用工具。
阮长耿奚晓东万海英李佩霞顾振纶潘建新朱路佳王婉瑜熊郁良杨长久陈锡兰
关键词:活化作用阿斯匹林5羟色胺TMV烙铁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