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昌文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结核
  • 5篇分枝杆菌
  • 5篇杆菌
  • 4篇结核分枝杆菌
  • 3篇大肠杆菌
  • 2篇蛋白
  • 2篇氧氟沙星
  • 2篇沙星
  • 2篇莫西沙星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氟沙星
  • 2篇GYRA
  • 2篇GYRB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重组蛋白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市结核病...

作者

  • 6篇孙昌文
  • 5篇李邦印
  • 4篇熊志红
  • 4篇程小星
  • 3篇苏锐
  • 3篇王仲元
  • 3篇孙卫国
  • 3篇王金河
  • 2篇陈澎
  • 2篇张灵霞
  • 2篇李国利
  • 1篇赵雁林
  • 1篇庄玉辉
  • 1篇朱琰

传媒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6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核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的交叉耐药性及gyrA和gyrB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左氧氟沙星(1evofloxacin,LVF)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的交叉耐药性,分析gyrA和gyrB基因突变位点分布及突变位点与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检测MTB标准菌株H。,Rv、66株LVF耐药和55株LVF敏感的MTB临床分离菌株LVF和MXF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通过PCR直接测序法测定gyrA和gyrB耐药基因片段。结果MXF的MIC比LVF低2~4倍,MXF抗MTB菌株的活性是LVF的2~4倍。MTB标准菌株H37Rv未见gyrA和gyrB基因突变。66株LVF耐药和55株LVF敏感菌株均存在gyrAAGc95ACC(Ser→Thr)突变;55株LVF敏感菌株gyrA和gyrB基因未见其他突变。66株LVF耐药菌株中,40株(60.6%)gyrA GAC94(AAC或GGC或GCC或CAC或TAC)(Asp→Asn或Gly或Ala或His或Tyr)突变;19株(28.8%)gyrAGCG90GTG(Ala→Val)和1株(1.59/6)gyrA GCG90AAG(Ala→Lys)(未见报导)双碱基突变;3株(4.6%)gyrA TCG91CCG(Ser→Pro)突变;1株(1.5%)gyrBGAC500AAC(Asp→Asn)突变;2株(3.0%)呈gyrA GAC94(AAC或GCC)(Asp→Asn或Ala)与gyrB GGG551AGG(Gly→Arg)(未见报导)双位点突变。gyrA GAC94(AAC或GGC)(Asp→Asn或Gly)突变引起FOs药物较高水平耐药;GAC94GCC(Asp→Ala)和GCG90GTG(A1a→Val)突变引起FQs药物较低水平耐药。结论LVF与MXF之间存在交叉耐药,MXFMIC随LVFMIC增高而增高,但耐药水平不同。GyrA基因突变位点可能与耐药水平有关,有可能根据基因突变的位点分析耐药水平。
李国利陈澎孙昌文张灵霞李邦印赵雁林
关键词:氧氟沙星莫西沙星GYRAGYRB
Rv2653c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从H37Rv标准株克隆出结核菌Rv2653c基因并进行表达与初步分析。方法根据H37Rv基因组序列合成引物,以PCR方法钓取Rv2653c基因,克隆到pGEM-T上,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正确编码基因克隆到pET24b载体上,在BL21大肠埃希菌菌株中以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以金属螯合层析初步分离纯化重组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重组抗原进行抗原性初步分析。结果首先获得了重组的Rv2653c编码的蛋白,表达产率不低于20%,初步纯化纯度约90%,以人血清进行的western blot分析发现,Rv2653c重组蛋白有较好的抗原性。结论获得了Rv2653c重组蛋白为进一步寻探讨其功能及应用价值奠定基础。
李邦印孙卫国程小星孙昌文熊志红王仲元王金河苏锐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大肠埃希菌细菌蛋白质类重组蛋白质类
Rv2653c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目的:从H37Rv标准株克隆出结核菌Rv2653c基因并进行表达与初步分析。方法:根据H37Rv基因组序列合成引物,以PCR方法钓取Rv2653c基因,克隆到pGEM-T上,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正确编码基因克隆到pE...
李邦印孙卫国程小星孙昌文熊志红王仲元王金河苏锐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大肠杆菌基因克隆蛋白表达结核病
Rv2653c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目的从H37Rv标准株克隆出结核菌Rv2653c基因并进行表达与初步分析。方法:根据H37Rv基因组序列合成引物,以PCR方法钓取Rv2653c基因,克隆到pGEM-T上,挑取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正确编码基因克隆到pET...
李邦印孙卫国程小星孙昌文熊志红王仲元王金河苏锐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大肠杆菌克隆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对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的交叉耐药性及gyrA和gyrB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与莫西沙星(moxifloxacin,MXF)的交叉耐药性,分析gyrA和gyrB基因...
李国利陈澎孙昌文张灵霞李邦印赵雁林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GYRA基因
结核分枝杆菌PE35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及产物纯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大量获得重组的结核分枝杆菌PE35蛋白,并初步评估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全基因组中获得PE35基因克隆到pET24b中,转化BL21(DE3)构建大肠杆菌表达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蛋白及其表达方式;使用Ni-sepharose纯化蛋白;Western-blot检测结核病人血清的抗结核抗体。结果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显示构建了正确的pET-PE35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可溶性地表达分子量大小相符的重组蛋白。纯化后的蛋白纯度达到90%以上,能与结核病人血清抗体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了pET-PE35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较纯的重组PE35蛋白,此蛋白能检测结核病人血清抗体。为探讨PE35蛋白在结核病的基础研究与诊断运用奠定了基础。
熊志红朱琰孙昌文庄玉辉程小星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可溶性表达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