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
- 作品数:28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后处理联合阴性对比剂在诊断大肠病变的临床价值评价
- 2016年
- 目的研究CT多种后处理方法联合阴性对比剂显示大肠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患者小肠及大肠阴性对比剂充盈后进行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内镜(CTVE)、透明显示(Raysum)、曲面重建(CPR)等数据后处理,分析病变部位、直径、轮廓、密度及强化程度。结果 CT诊断大肠病变阳性40例、阴性14例,其中假阳性1例,假阴性3例,共误漏诊4例。CT检出大肠病变的灵敏度92.9%,特异度91.7%,准确率92.6%。结论 CT后处理联合阴性对比剂可以清楚显示大肠病变,对提高病变定性定位准确率帮助明显,可以提供临床直观依据。
- 孙毅金怀玉孙志先朱志韬孙志超石国富宁成虎万金鑫
- 关键词:结肠疾病影像技术
- 常规MRI及DWI诊断非典型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诊断非典型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价值。方法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性PCNSL患者的常规MRI及DWI特征,测量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相对ADC(rADC)值,比较不同区域ADC值和rADC值的差异。结果 14例PCNSL中,单发12例,多发2例,共20个病灶,其中9个病灶位于非常规好发部位,包括脑浅表部位5个,脑干脑桥区、小脑半球、鞍区和第三脑室各1个。非典型性PCNSL的MRI表现包括3个病灶出现囊变、坏死区,1个病灶可见内部出血,7个病灶呈环形强化,3个病灶呈不规则片状强化。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为(0.70±0.15)×10^(-3) mm^2/s,rADC值为0.86±0.14,均低于瘤周近侧和远侧水肿区(P均<0.05),瘤周近侧水肿区ADC值高于远侧瘤周水肿区(P<0.05)。结论对比常规MRI及DWI中肿瘤实质区、瘤周近侧水肿区、瘤周远侧水肿区的ADC、rADC值的差异,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PCNSL。
- 耿磊孙毅汪秀玲徐凯
- 关键词: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MSCT薄层图像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MSCT薄层图像及冠状位重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钝性外伤患者肋骨骨折X线阴性的CT薄层图像及冠状位重建,记录肋骨骨折的部位、形态、数目;所有患者均于2-4周复查,并以患者的随访图像为诊断肋骨骨折的标准,比较MSCT薄层图像、薄层联合冠状位重建在隐匿性肋骨骨折中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随访图像确诊肋骨骨折63根,其中薄层图像检出57根,薄层图像联合冠状位重建检出63根,两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2.04,P=0.031)。骨折位于前弓31根,腋部17根,后肋15根。肋骨完全骨折25根;肋骨不完全骨折38根(骨密度增高6根,骨皮质皱褶19根,骨皮质翘起13根)。X线阴性肋骨骨折主要发生在前弓,最主要的类型是骨皮质皱褶。结论 MSCT 薄层图像能很好地显示隐匿性骨折的类型、部位及数目,联合冠状位重建能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性。
- 刘成磊孙志先孙毅张毅刘婕
- 关键词:肋骨骨折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 弥散张量成像对帕金森病前驱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在logistic回归模型下探讨不同灰质核团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 imaging,DTI)对帕金森病前驱期(prodromal Parkinson′s disease,pPD)的诊断与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20例pPD患者作为病例组(pPD组),同时选取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HC组),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DTI检查,运用DSIstudio软件对所有被检者的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自动提取pPD与HC组患者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各参数(FA、MD、AD、RD)值,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能;并且对各组参数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PD组与HC组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多个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gistic回归方程模型下,最佳阈值为0.63时,诊断pPD的AUC为0.964,鉴别诊断两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0%、100%(P<0.001),联合诊断效能最高。pPD组患者蓝斑核多个DTI参数与MMSE评分存在相关性(P<0.05),以蓝斑核FA值(r=-0.646,P=0.002)相关系数最高。结论pPD基底节、中脑、脑干多个相关灰质核团损伤广泛且程度不同,蓝斑核AD值对pPD具有定量诊断价值,蓝斑核FA值可以作为p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特征性敏感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下DTI多参数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为pP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耿磊王锐张照婷许磊黄海孙毅杨伏猛胡春峰
-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灰质核团MMSE评分
- 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探讨被引量:4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TPO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156例急诊拟诊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片资料,将其中疑诊TPOF患者行CT及MRI检查,比较CT与MRI显示TPOF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通过临床诊断和随访进行验证。结果156例患者中临床诊断17例无骨折,139例骨折;X线片明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61例,与临床诊断相符。将余95例X线诊断未明确的患者行CT和MRI检查,其中1例CT及MRI均误诊无骨折。CT诊断TPOF的敏感度75.95%(60/79)、特异度45.71%(16/35)、准确度80.00%(76/95),MRI诊断TPOF的敏感度98.73%(78/79)、特异度94.12%(16/17)、准确度98.95%(94/95)。MRI对于TPOF的诊断准确度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分别诊断4例(6.67%,4/60)、22例(28.20%,22/78)为骨小梁骨折。影像诊断78例TPOF中,临床诊断56例累及骨皮质,CT诊断TPOF累及骨皮质敏感度100.00%(56/56)、特异度100.00%(22/22)、准确度100.00%(78/78);MRI诊断TPOF累及骨皮质敏感度76.78%(43/56)、特异度62.86%(22/35)、准确度83.33%(65/78)。CT对于TPOF累及骨皮质诊断准确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术后获1~3个月随访。影像诊断无骨折17例患者中,1例随访1个月后骨痂形成,临床诊断骨小梁骨折,余16例临床最终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影像诊断骨折139例与临床最终诊断相符。结论CT对于累及骨皮质的TPOF诊断准确度高于MRI,当临床疑诊TPOF时MRI可以作为首选筛查方法,两者联合运用诊断TPOF有较高价值。
- 孙毅耿磊陈瑶茆占湖孙志先杨波朱志韬刘婕
- 关键词:胫骨骨折膝关节
- MRI与CT在踝关节急性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MRI与CT在踝关节急性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时间段收治的80例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用MRI与CT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疾病检出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经比较,MRI诊断韧带损伤程度的检出率为90.00%,显著高于CT诊断的77.50%(P<0.05);经比较,MRI诊断韧带损伤部位及跟腱损伤的检出率为96.25%,显著高于CT诊断的80.00%(P<0.05);经比较,MRI诊断骨及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为96.25%,显著高于CT诊断的80.00%(P<0.05);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25%、77.50%、90.00%及92.50%,显著高于CT诊断的60.00%、56.25%、75.00%及78.75%(P<0.05)。结论针对踝关节急性损伤患者,MRI诊断价值高,可提高疾病检出率,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高的显著优势,临床使用价值高。
- 丁军明孙毅赵研朱志滔耿磊
- 关键词:MRICT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
- 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患者群体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将我院确诊收治的4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遵照MRI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组22例和阳性组23例。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保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有效率指标。结果:阴性组的症状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组,统计学有差异(P <0.05)。结论:保守治疗方法在神经沉降征MRI阴性检查结果的腰椎管狭窄患者群体中的运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临床症状症状实现改善缓解,阳性检查结果患者则通常需要经由手术方法展开治疗干预。
- 丁军明孙毅刘静芳
-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 高分辨率CT尘肺分期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尘肺分期与患者肺功能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2007年9月至2017年12月按照肺病诊断标准诊断为尘肺的患者共66例,其中一期34例,二期22例,三期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千伏胸片摄片、HR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RCT比高千伏胸片对尘肺圆形小阴影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CT圆形小阴影检出62例,高千伏胸片圆形小阴影检出43例,χ^2=16.808,P<0.001);两者对不规则形小阴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18,P=0.182)。不同HRCT分期尘肺患者第一秒最大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RV/TLC)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期、二期、三期尘肺患者FEV1/FVC分别为:(79.15±7.25)%、(75.41±8.38)%和(43.50±10.92)%,F=74.356,P<0.001;一期、二期、三期尘肺患者RV/TLC%分别为:(32.12±4.37)、(37.59±5.22)和(43.70±4.57),F=26.156,P<0.001;一期、二期、三期尘肺患者DLco(%P)分别为:(82.85±4.81)、(73.14±5.71)和(59.50±6.90),F=75.493,P<0.001]。结论HRCT对尘肺诊断和分期更准确,尘肺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且与不同HRCT分期相关。
- 孙毅耿磊万金鑫杨波张苏波丁继海汪志超赵妍
- 关键词:尘肺肺功能
- 1.5T MR多序列检查在CT等密度小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1.5T MR多序列检查在CT等密度小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收治的20例(22个病灶)CT平扫呈等密度小肝癌患者,经术后病理、随访或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均证实为小肝癌。对所有患者均行1.5T MR常规扫描(T1WI、T2WI、DWI)及增强扫描,分析MR扫描各序列的信号特征及强化方式。结果等密度小肝癌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特征且位置表浅,T1WI、T2WI、DWI序列、动脉期、门静脉期小肝癌显示率分别为72.7%、81.8%、100%、90.9%、81.8%。病灶基本呈富血供、快进快出特点,其中以DWI序列显示率最高,结合增强扫描强化特点,基本能够对等密度小肝癌作出定位定性诊断。结论1.5T MR多序列检查能够早期发现CT平扫等密度小肝癌,避免漏诊;多个检查序列中,DWI序列发现病灶阳性率最高,结合MR增强扫描,能够明显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及诊断率,在肝癌高危患者体检、随访复查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波孙毅石国富茆占湖孙志先朱志韬金怀玉
- 关键词:小肝癌漏诊肝肿瘤
- 磁共振电影成像对成人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电影成像(cine-MRI)对成人房间隔缺损(ASD)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39例ASD患者分为外科修补术与DSA封堵术两组,采用cine-MRI检查,Philips Achieva Extended MR Workspace 2.6.3.1工作站心脏软件分析ASD最大孔径、伴发的血管畸形和心功能情况,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手术结果作比较。结果:外科修补术组cine-MRI、TTE和手术测量的ASD最大孔径分别为(2.55+1.19)cm、(2.36+1.14)cm和(2.43+1.09)cm,cine-MRI、TTE与手术测值相关性高(r值分别为0.991、0.994,P>0.05);DSA封堵术组cine-MRI、TTE和手术测量的的ASD最大孔径分别为(1.65+0.95)cm、(1.57+0.85)cm和(1.65+0.85)cm,r值分别为0.981、0.992,P>0.05;cine-MRI对右心房增大、右心室增大、右心室功能降低较TTE有优势,χ2分别为4.76、6.85、4.3,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ine-MRI能够发现TTE不易显示的伴发ASD的动静脉畸形。结论:cine-MRI对成人AS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杨波孙志先孙毅石国富徐凯胡春峰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磁共振电影成像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