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经皮穿刺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度髌上囊积液疗效观察 2018年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置管持续灌洗引流治疗重度髌上囊积液的疗效。方法:确诊的重度髌上囊积液患者13例,均采用经皮穿刺置管持续灌洗引流配合加味二妙散治疗。结果:床旁经皮穿刺置管,灌洗引流7~14天,平均10天,配合中药治疗,13例积液控制均满意。随访3~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皮穿刺置管持续灌洗引流配合加味二妙散治疗重度髌上囊积液疗效肯定。 赵聚峰 梁雄勇 孙润芳关键词:经皮穿刺 灌洗引流 加味二妙散 根据椎体夹角选择术式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短期观察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长节段与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短期疗效。方法:观察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手术融合固定的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患者术前椎体夹角(Cobb角)分组,Cobb角≥25°为A组,Cobb角<25°为B组。其中A组24例,B组36例,A组行长节段融合内固定,B组行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后1周及1年采用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B组Cobb角术后改善较A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取得满意的短期疗效,长节段融合内固定术侧凸的矫正优于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术,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刘建雄 薛为民 孙润芳关键词:退变性疾病 脊柱侧凸 短期疗效 两种抗凝剂预防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低分子量肝素钙与阿哌沙班预防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山西省中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围术期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钙预防血栓形成,B组围术期口服阿哌沙班预防血栓形成,两组术后持续抗凝35d,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第3、14天血红蛋白及凝血指标;随访3个月,统计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14天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下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在正常范围内);B组术后第3天、第14天D-二聚体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第14天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3个月,均完成抗凝疗程,无脱落病例,两组均未发现肺栓塞疑似病例;B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大出血患者,两组临床相关非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相比,老年髋部周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阿哌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更佳,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李攀 刘耀波 吴世鹏 张宝鉴 孙润芳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 低分子量肝素钙 阿哌沙班 12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一般情况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早期预测本病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和非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各120例,分别调查两组骨密度、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既往病史、初潮年龄、绝经年龄、体重指数及日常生活方式等相关情况,并辨证分型。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分析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各危险因素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归纳,总结不同证型的分布规律。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孕产个数、骨密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既往冠心病史、骨折史,牛奶、浓茶饮用情况及户外运动、吸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冠心病史、骨折史、常饮浓茶及吸烟OR值>1.0,都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之一。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绝经年龄、孕产个数、骨密度、性别、骨折病史、常饮浓茶,其中骨密度(低)、体重指数(低)、绝经年龄(低)及常饮浓茶(有)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查病例组120例的中医证型,肾阳虚型23例,占19.2%,肝肾阴虚型12例,占10.0%,脾肾阳虚型61例,占50.8%,气滞血瘀型24例,占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张宝鉴 薛瑞 孙润芳 薛为民关键词: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硬膜外针引导下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硬膜外针引导下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骨伤科采用硬膜外针引导下微创Bunnell缝合法治疗的15例运动性、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0~42岁,平均(35.6±3.3)岁。术后10周、24周分别复查记录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度,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nkle-hindfoot scale,AOFAS-AH)及跟腱完全断裂评分(achilles tendon total rupture score,ATRS)评价跟腱修复效果。结果手术在一次止血带时间(60 min)内完成。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4±0.6)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相关并发症、腓肠神经损伤出现。术后10周踝关节主动跖屈(33.5±3.4)°与被动跖屈(39.3±2.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背伸(21.7±2.5)°与被动背伸(26.5±2.6)°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踝关节跖屈、背伸活动明显提高,且主动跖屈(40.3±3.0)°与被动跖屈(40.4±3.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背伸(26.9±2.7)°与被动背伸(27.6±2.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OFAS-AH评分(93.9±2.7)分,ATRS评分(91.9±2.9)分。结论硬膜外针引导下微创Bunnell缝合法辅助小切口清理、对合断端治疗跟腱断裂,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临床实用性强。 郝刚 刘耀波 孙润芳 程洁关键词:跟腱断裂 微创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个体化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个体化单侧穿刺PKP治疗26例(34椎).结果:本组患者全部有效,均耐受手术,手术过程顺利;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术中出现骨水泥椎静脉渗漏1例,椎旁渗漏1例,无神经或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1 ~ 30个月,未见疼痛复发及椎体再次骨折.结论:单侧穿刺PKP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个体化穿刺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赵聚峰 孙润芳 梁雄勇 薛为民 潘星源 张宝鉴 刘建雄关键词: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骨折 后凸成形术 术前腕踝针治疗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在术前采用腕踝针治疗退变性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颈椎管狭窄症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宣教及医护联合访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术前3 d给予腕踝针干预,每日1次,采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I)、St.Mary医院睡眠问卷(SMH)、数字评定量表(NRS)分别对两组病人焦虑、睡眠、疼痛情况进行测评,同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前1 d晚、术日晨SA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1 d病人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72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术前将腕踝针应用于颈椎管狭窄症病人中可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改善病人睡眠,减轻病人疼痛,促进病人术后下床活动。 杨叶青 杨林 孙润芳关键词:腕踝针 颈椎管狭窄症 焦虑 乳没活络止痛颗粒联合牵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2022年 目的:观察乳没活络止痛颗粒联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乳没活络止痛颗粒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仅予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各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VAS评分、NDI评分、颈椎活动度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VAS评分、NDI评分、颈椎活动度均有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没活络止痛颗粒联合牵引疗法相对于单纯颈椎牵引疗法,对缓解颈型颈椎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活动方面效果更明显。 刘伟 孙润芳 刘耀波 张宝鉴关键词:颈型颈椎病 牵引疗法 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诊断明确的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舒颈汤组、枕颌带组、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组3组,每组30例。舒颈汤组给予舒颈汤治疗,枕颌带组给予枕颌带牵引治疗,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组给予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牵引治疗。1 w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结果:3组病例治疗4 w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 w后舒颈汤联合枕颌带组VAS评分明显优于舒颈汤组及枕颌带组(P<0.05)。结论:舒颈汤结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建雄 薛为民 孙润芳 张宝鉴 梁雄勇关键词:颈型颈椎病 舒颈汤 枕颌带牵引 基于CiteSpace的经筋理论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2024年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中医经络学说经筋理论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数据库以“经筋理论”“十二经筋”为主题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核心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1168篇文献,主要作者形成以董宝强-宋杰-林星星-富昱、韦英才-王凤德-梁树勇、杨岚菲-廖军-黄于婷等学者为中心的科研团队,主要研究机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为中心。形成9个关键词聚类,研究现状为经筋理论指导下确立的经筋疗法,方向有经筋结点、经筋病、经筋、经筋理论、经筋疗法、经筋推拿、颈椎病、肩周炎、经筋刺法。结论本研究直观展示了该领域2003—2023年的研究历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经筋理论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邱观来 张宝鉴 孙润芳 张挺杰关键词:经筋理论 CITESPACE 经筋疗法 可视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