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立新

作品数:61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细胞
  • 30篇抗体
  • 29篇肿瘤
  • 20篇克隆
  • 17篇单克隆
  • 15篇单克隆抗体
  • 15篇干细胞
  • 14篇靶向
  • 12篇靶向治疗
  • 11篇抗原
  • 11篇功能性
  • 10篇肿瘤干细胞
  • 10篇功能性单克隆...
  • 10篇肝癌
  • 10篇癌细胞
  • 9篇肺癌
  • 9篇癌干细胞
  • 8篇血管
  • 8篇嵌合
  • 8篇内皮

机构

  • 35篇中国医学科学...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北京协和医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卫生部北京生...
  • 1篇清华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58篇孙立新
  • 54篇杨治华
  • 52篇冉宇靓
  • 37篇遇珑
  • 26篇孙力超
  • 19篇刘军
  • 12篇胡海
  • 6篇赵泽国
  • 6篇董志伟
  • 5篇刘辉琦
  • 5篇容雁
  • 4篇莫文秀
  • 4篇张晓艳
  • 4篇王贵齐
  • 4篇韩璐璐
  • 3篇刘彤
  • 3篇赵璇
  • 3篇刘海燕
  • 3篇杨婧
  • 3篇陈立钊

传媒

  • 9篇中国肿瘤生物...
  • 6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免疫学杂志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国肿瘤
  • 4篇癌症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2
  • 5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5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识别肺癌上调表达的膜蛋白单抗抑制肺癌生长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分析研究抗肺癌24H7单抗的体内外功能,并初步鉴定其识别的抗原蛋白,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及靶标。方法:采用活细胞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荧光检测单抗与多种肺癌细胞的反应;应用CCK-8法和裸鼠体内成瘤实验鉴定单抗对肺癌细胞体外增殖及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该单抗识别抗原在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免疫亲和层析纯化抗原。结果:活细胞免疫荧光及流式荧光结果显示24H7单抗识别抗原在12种不同肺癌细胞系膜上均有阳性表达;体外增殖及动物体内治疗实验显示该单抗在体外能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在体内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制率达73.74%(P<0.01);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该单抗的靶抗原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显著上调;免疫亲和层析显示靶抗原的分子量约为170 KD。结论:抗肺癌单抗24H7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肺癌的生长,其靶抗原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膜上,且在肺腺癌组织上调表达,可能是一个肺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标。
杨薇薇遇珑孙力超孙立新李江伟杨治华冉宇靓
关键词:肺癌膜蛋白功能性单克隆抗体
抑制消减杂交分离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被引量:4
2005年
为获得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基因 ,以便为抗血管形成治疗肿瘤的新策略提供有价值的靶位 ,采用人新鲜的肝癌、肺癌组织匀浆活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并构建了cDNA表达文库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 (SSH)获得活化HUVEC高表达的基因片段 ,放射标记后筛选文库 .获得的阳性克隆进一步进行差异杂交筛选 ,去除假阳性 .共获得了 177个阳性克隆 ,对其中 74个克隆进行序列分析 ,发现它们代表 32个基因 ,其中多个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 ,1个为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Ⅲ同源的新基因 ,2个为功能未知的假定蛋白基因 .研究结果表明 ,用肿瘤组织匀浆模拟肿瘤内环境活化HUVEC ,并通过比较活化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可以分离到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 .
刘海燕胡东冉宇靓遇珑孙立新刘军张新宇杨治华
关键词:脐静脉内皮细胞CDNA表达文库抑制消减杂交
抗胰腺癌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2014年
目的:从抗胰腺癌干细胞单抗库中筛选、鉴定识别胰腺癌干细胞的功能性单抗,为胰腺癌干细胞靶向治疗提供候选抗体药物。方法:无血清悬浮培养及PKH26染色确定胰腺癌HPAC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流式细胞术检测HPAC的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球体细胞中的阳性比例,检测20株杂交瘤单抗在HPAC亲本和球体细胞中的阳性表达。双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CD133和单抗在HPAC亲本和球体细胞中的共表达比例;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观察单抗15E9对HPAC成球细胞自我更新的影响。CCK-8法检测单抗15E9对HPAC细胞增殖和耐药的影响。结果:HPAC细胞能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增殖并形成细胞球,成球率为4.8%±0.6%。HPAC球体细胞中CD133+细胞的比例较亲本细胞提高至11.6倍。20株候选杂交瘤单抗中有3株单抗能识别HPAC球体细胞中CD133+细胞,其中单抗15E9共染比例为3.5%,并能显著抑制HPAC细胞的成球,抑制率达到30.4%。单抗15E9联合吉西他滨能显著抑制HPAC球体细胞的增殖,联合组和对照组IC50分别为30.8nmol/L和58.1nmol/L。结论:本研究成功筛选出1株杂交瘤单抗可以识别胰腺癌干细胞,并且可识别CD133+的胰腺癌干细胞;体外功能显示该抗体具有抑制HPAC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抗体干预后显著降低HPAC耐药能力,可能是潜在的胰腺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抗体药物。
孙立新遇珑解亦斌莫文秀刘辉琦杨治华冉宇靓孙力超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干细胞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CD133
采用抗体库技术筛选抑制肺癌的功能性抗体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制抑制肺癌细胞功能性单抗,为治疗肺癌提供靶向治疗剂,并为分离获得肺癌相关的分子靶标打下基础。方法从新鲜人肺癌组织分离肿瘤细胞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接种于甲基纤维素,制备大容量功能性抗体库。采用活细胞荧光、ELISA、免疫组化、肿瘤增殖、侵袭、黏附、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等方法筛选鉴定抑制肿瘤细胞的功能性单抗。结果本次融合共获得了1573株杂交瘤克隆,在能与肺癌细胞膜反应的314株克隆中,154株与正常肺组织不反应或低反应。功能性筛选发现41株单抗显著地抑制肺癌细胞增殖,24株能抑制肺癌细胞对Matrigel的侵袭,15株能抑制肺癌细胞与CollagenI的黏附,进一步实验验证了2株单抗能在体内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结论采用大容量功能性抗体库技术成功获得了多株具有抑制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功能性单抗,其中2株可能具有靶向治疗肺癌的应用潜力。
胡海冉宇靓陈立钊遇珑孙立新杨治华
关键词:肺癌抗体库靶向治疗
肺癌抑制性抗体及其抗原的鉴定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鉴定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1E2及其抗原,为治疗肺癌提供有潜力的靶向抗体治疗剂和分子靶位。方法:采用活细胞荧光、MTT细胞增殖实验、ELISA、动物体内治疗实验等方法检测鼠单克隆抗体1E2对人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单抗与癌细胞的结合部位、单抗的亚类和单抗对肺癌移植瘤的抑制,以Western blotting和MALDI TOF质谱方法鉴定该功能性单抗的抗原。结果:单抗1E2能够与肺癌细胞GLC82和NCI-H520的细胞膜结合,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动物实验表明单抗1E2能够抑制肺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率达49%。Western blotting显示其抗原相对分子质量约110000,质谱鉴定该抗原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arbamoyl-phosphate synthetase1,CPS1)。结论:单抗1E2能够在体内外抑制肺癌的生长,具有成为肺癌靶向治疗剂的潜力。该抗体识别的抗原CPS1可表达于肺癌细胞的细胞膜,可能是一个肺癌靶向治疗的新靶位。
冉宇靓胡海陈立钊遇珑孙立新杨治华
关键词:肺癌功能性单克隆抗体抗原靶位靶向治疗
靶向HER2的抑制胃癌细胞功能性单抗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制备可特异识别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膜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筛选出亲和力较高并对胃癌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的克隆。方法:以高表达HER2膜抗原的人胃癌细胞系NCI-N87免疫BABL/c小鼠,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ELISA法筛选出HER2反应阳性克隆株,活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获得膜阳性克隆株,使用抗体亚型鉴定试剂盒鉴定抗体亚型,MTT法检测抗体对NCI-N87细胞增殖的抑制,采用与群司珠单抗的夹心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鉴定单抗结合HER2抗原的表位,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进一步检测抗HER2抗体在不同条件下与HER2抗原反应情况。结果:细胞融合产生1442个单个集落的杂交瘤,重组HER2抗原ELISA筛选出HER2反应阳性克隆79株,活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获得较强膜阳性克隆7株,并测定其亚型,其中命名为15C15的1株属IgG1κ类单抗,免疫竞争及结合实验显示15C15与群司珠人源化抗体识别不同的表位。细胞增殖筛选显示15C15能显著抑制人胃癌NCI-N87细胞的增殖,在80μg/ml时抑制率可达34.8%。免疫组化显示15C15能识别部分石蜡包埋的HER2抗原,Westernblotting显示15C15不能结合电泳条件下变性为线形结构的HER2抗原。结论:建立了高通量制备、筛选和鉴定靶向HER2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功能性单抗技术,获得1株可特异识别HER2抗原的明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IgG1类单抗15C15,具有人源化改造后用于治疗的应用潜力。
孙立新冉宇靓胡海遇珑周转赵西路杨治华
关键词:胃癌NCI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单克隆抗体
MAGE-1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基因克隆被引量:8
2001年
目的研究 MAGE- 1基因在人食管癌中的表达 ,分析 MAGE- 1抗原能否作为食管癌的治疗性候选疫苗。方法采用 RT- PCR方法检测了 MAGE- 1基因在 30例食管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并从食管癌组织中扩增了 MAGE-1c DNA全长序列 ,经酶切后与 p ET- 30 a(+ )质粒载体连接 ,经初步酶切鉴定后 ,进行 DNA序列分析 ,获得克隆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结果 MAGE- 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43% (13/30 ) ,在 30例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未见表达 ;成功地克隆了MAGE- 1c DNA全长序列。结论由于 MAGE- 1基因在食管癌中高频率表达以及 MAGE- 1抗原具有 HL A- I类分子限制性CTL 识别表位 ,因此 ,MAGE-
彭良平王贵齐冉宇靓刘海燕孙立新遇珑杨治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MAGE-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克隆
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嵌合抗体的构建及其真核表达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 , VEGF165) 人/ 鼠嵌合抗体。方法 将抗VEGF165 鼠单抗VmD11 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克隆入基因工程抗体真核表达载体中,转染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dihydrofolate reductasedeficient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dhfr-) 细胞进行表达,采用RTPCR、ELISA、Western blot 等技术检测表达产物的人源性与抗原结合特异性。结果 从转染及筛选后的CHO 细胞培养上清中,检测到含有人抗体恒定区Cγ1 和Cκ的抗VEGF165 人/ 鼠嵌合抗体,RTPCR 也证实了该嵌合抗体在mRNA 水平上的表达。结论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具有VEGF165 抗原特异性的人/ 鼠嵌合抗体。
冉宇靓杨治华王贵齐刘军孙立新董志伟
关键词:嵌合抗体真核细胞表达VEGF165肿瘤
抗人VEGF165单链抗体的构建与表达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为降低鼠源抗体对人体的免疫原性 ,构建表达了 Vm D11的单链抗体。方法用 overlap PCR构建出单链抗体的基因 ,克隆入表达载体 p Kp L- 3a,在大肠杆菌 pop2 136中表达 ,采用抗原结合 EL ISA和竞争抑制 EL ISA测定活性。结果经SDS- PAGE检测 ,诱导后的细菌表达了 2 6 k D的蛋白 ;Western Blot证实该蛋白为表达的单链抗体。经变性、复性后 ,该单链抗体可特异结合人 VEGF16 5抗原 ,并与 Vm D11具有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结论成功构建和表达了抗人 VEGF16 5单链抗体 ,可望进一步应用于肿瘤复发转移的诊治研究。
赵泽国杨治华冉宇靓刘军孙立新董志伟
关键词: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肿瘤
HSP90α和HSP90β在肝癌中共同上调表达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和HSP90β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3例肝癌组织和79例非肝癌相关组织(正常肝组织,肝炎,肝硬化)中HSP90α和HSP90β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HSP90α和HSP90β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2%和85.44%,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0.05)。HSP90α高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分期无关(P>0.05)。HSP90β高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P90α和HSP90β在肝癌组织中协同表达(r=0.535,P<0.001)。[结论 ]HSP90α和HSP90β在肝癌组织中共同表达上调,可能可作为肝癌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杨婧曹凯悦孙立新遇珑孙力超冉宇靓
关键词:HSP90Α肝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