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继德

作品数:10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耐药
  • 4篇血流感染
  • 4篇耐药性
  • 3篇临床分离菌
  • 3篇耐药监测
  • 3篇分离菌
  • 2篇药物
  • 2篇细菌
  • 2篇细菌耐药
  • 2篇细菌耐药性
  • 2篇细菌耐药性监...
  • 2篇耐药性监测
  • 2篇菌药
  • 2篇抗菌
  • 2篇抗菌药
  • 2篇抗菌药物
  • 2篇埃希菌
  • 2篇大肠埃希菌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培养分离

机构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孙继德
  • 5篇张莉萍
  • 5篇严立
  • 3篇徐绣宇
  • 3篇王詝
  • 2篇黄世峰
  • 2篇阳苹
  • 2篇孙珊
  • 2篇杨双双
  • 2篇张传明
  • 1篇牛司强
  • 1篇戴玮
  • 1篇郑兰
  • 1篇付双双
  • 1篇刘恋恋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ECO)的临床特征,评估其感染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医院感染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医院2013年3-6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检出的非重复ECO 278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对检测出的产ESBLs-ECO进行确证试验,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ESBLs-ECO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8株ECO中产ESBLs-ECO 172株,占61.9%;产ESBLs-ECO主要分离自尿液、分泌物和血液,病房分布主要以泌尿外科、妇科和胃肠外科为主,分别占15.7%、14.0%、11.7%;住院>10d、手术、灌肠、导尿置管、引流置管、使用皮质激素、使用抗菌药物(尤其头孢类药物)是产ESBLs-ECO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引流置管和头孢类药物使用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ESBLs-ECO检出率较高,医院应根据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其是规范引流管操作和慎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减少产ESBLs-ECO感染的发生。
孙继德黄世峰蒲姝丽郑兰张传明张莉萍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
2014年重庆血流感染临床分离菌耐药监测
目的了解2014年重庆地区血流感染临床分离菌的菌株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年1月-12月血培养中非重复临床分离株药敏数据,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药敏结果按CLSI...
孙继德牛思强严立阳苹张莉萍
文献传递
某教学医院2015—2018年神经外科病房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8年间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8年共分离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12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63株(73.6%)、革兰阳性菌560株(26.4%);标本类型以痰液(62.6%)、尿液(12.8%)、脑脊液(8.9%)和血液(8.6%)为主;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是鲍曼不动杆菌(20.3%)、肺炎克雷伯菌(16.4%)、铜绿假单胞菌(14.5%)、大肠埃希菌(8.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5%,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在30%左右,肺炎克雷伯菌2015—2016年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均<30%,2017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明显升高(亚胺培南41.3%、美罗培南41.9%),2018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亚胺培南3.4%、美罗培南3.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药物耐药率仍较低(<3%),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由57.9%降至15.8%,未发现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是血液和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居首位的细菌,二者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均>80%,在脑脊液中还分离到2株对利奈唑胺耐药的科氏葡萄球菌。结论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以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非发酵菌和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也呈上升的趋势,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加强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及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严立孙继德王詝
关键词:神经外科病房临床分离菌耐药率细菌耐药监测
血流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引起血流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医院确认为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非重复菌株的临床分布特征和对11种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4年住院患者血液标本共分离出来自18个科室的136株鲍氏不动杆菌,检出株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是中心监护室,呼吸内科监护室,神经外科监护室;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0%;多药耐药菌株共102株占75.0%,有逐年增多趋势。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检出逐渐增加,多药耐药菌的检出率也逐年升高,总体耐药性趋势上升,因此,临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避免多药耐药菌和泛耐药菌的发生。
刘恋恋张莉萍严立孙继德叶敏纳杨双双
关键词:血流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
2019年重庆某三甲教学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法、纸片扩散法和E试验法测定抗菌药物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9标准进行结果判读,使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757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4471)占66.2%,革兰阳性菌(2286)占33.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3.8%和69.9%,粪肠球菌对利奈唑的耐药率为7.6%,检出3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8%、22.9%和29.9%,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检出率分别为6.7%(183/2726)、24.5%(145/593)、68.2%(305/44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2.8%和13.2%、18.2%和13.8%、66.1%和66.0%。流感嗜血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3.4%。结论临床分离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CRE有增加的趋势,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CRKP)增加尤为明显。
戴玮王詝徐绣宇孙继德孙珊严立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敏感试验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耐药
无菌体液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无菌体液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间医院在无菌体液中分离的288株大肠埃希菌,对患者病例做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病例组为96株头孢吡肟耐药菌株,对照组为192株头孢吡肟敏感菌株。Logistic回归模型被用来分析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先前使用抗生素(尤其是头孢菌素)、男性、先前住院天数≥10 d、机械通气、引流管、导尿管和静脉置管等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产ESBLs、先前使用抗生素、先前住院天数≥10 d和男性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上述危险因素存在的患者,尤其是男性,应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慎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减少头孢吡肟耐药菌株的出现。
孙继德付双双黄世峰徐绣宇张莉萍
关键词:头孢吡肟大肠埃希菌耐药无菌体液
2015-2017年重庆地区儿童和成人血培养分离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及患者年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7年重庆地区耐药监测网中血标本分离革兰阴性菌患者年龄分布特征,采用仪器配套药敏卡检测,药敏结果数据使用WHONET5.6和GraphpadPrism6进行分析。结果 3年血培养阳性非重复株20145株。检出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是大肠埃希菌(56.7%,6688/11799)、肺炎克雷伯菌(19.6%,2308/11799)和铜绿假单胞菌(4.4%,522/11799)。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1%,而肺炎克雷伯菌在5%左右,阴沟肠杆菌和黏质沙雷菌为9%左右。成人中大肠埃希菌对半数受试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儿童,肺炎克雷伯菌则相反。鲍曼不动杆菌总体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成人中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儿童。结论重庆地区血培养阳性的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但儿童患者中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成人患者中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徐浩峰田田杨双双孙珊孙继德
关键词:血培养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成人儿童
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不同类型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GM试验在不同类型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并确定BALF GM试验对常见肺曲霉病的最优cut-off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肺曲霉病且同时送检过血清和BALF GM试验的非粒细胞缺乏患者资料146例,其中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97例,慢性肺曲霉病(chronic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PA)39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10例;并随机选取132例同时期患有其他类型肺部疾病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血清和BALF GM试验对不同类型肺曲霉病的诊断性能。结果在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中,BALF GM试验对IPA和CPA诊断的最优cut-off值分别为1.0和0.91,敏感性分别为74.2%和74.4%,特异性分别为83.3%和81.1%,但对ABPA的诊断作用有限(AUC=0.648);在cut-off值为0.5时,血清GM试验对IPA和CPA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1.2%和10.3%,对ABPA的诊断价值较差(AUC<0.5)。结论在非粒细胞缺乏患者中,BALF GM试验对IPA和CPA的诊断均有良好辅助诊断作用,但对ABPA的诊断作用有限;血清GM试验对IPA和CPA的诊断敏感性较低,对ABPA的诊断价值更差。
张传明曹泓宇孙继德牛司强王詝蒲姝丽徐绣宇
关键词:肺曲霉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炎链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孙继德
2014年重庆血流感染临床分离菌耐药监测
目的 了解2014年重庆地区血流感染临床分离菌的菌株构成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年1月-12月血培养中非重复临床分离株药敏数据,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药敏结果按CL...
孙继德牛思强严立阳苹张莉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