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宁恕龙

宁恕龙

作品数:11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大沙鼠
  • 5篇种群
  • 2篇生态学
  • 2篇种群年龄
  • 2篇种群年龄结构
  • 2篇系统地理学
  • 2篇线粒体细胞色...
  • 2篇线粒体细胞色...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地理分化
  • 1篇地理种群
  • 1篇制作方法
  • 1篇生境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栖息
  • 1篇栖息地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种群生态

机构

  • 8篇安徽大学
  • 4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安徽省生态工...

作者

  • 8篇宁恕龙
  • 7篇周立志
  • 4篇赵天飙
  • 2篇杨持
  • 2篇张保卫
  • 1篇邹桂祎
  • 1篇王新建
  • 1篇梁君
  • 1篇侯银续

传媒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年份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中国大沙鼠系统地理格局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内蒙、新疆、甘肃的41个大沙鼠样品和1个伊朗撒拉克大沙鼠的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分析,对我国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的分子系统地理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我国41个大沙鼠样品的Cytb基因包含了50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4.39%),其中转换48个,颠换2个,共定义23个单倍型。在四个地理种群中,内蒙古中部半荒漠区和阿拉善荒漠区的单倍型多样性最高,甘新荒漠区的单倍型多样性最低;北疆荒漠区的核苷酸多样性最高,内蒙古中部半荒漠区的核苷酸多样性最低。分子变异分析(AMOVA)表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占51.68%,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48.32%。FST统计结果表明,除内蒙古中部半荒漠区与阿拉善荒漠区地理种群之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地理种群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1)。基于单倍型的系统树显示,42只大沙鼠形成三支。其中,伊朗撒拉克地区大沙鼠和中国地区大沙鼠之间的亲缘关系比中国两支大沙鼠之间的亲缘关系远;分析表明,中国分布的大沙鼠两支之间分歧时间估计在0.093Ma前。嵌套支分析表明,大沙鼠历史种群曾发生过异域片段化、受阻碍基因流和持续种群扩张事件。种群扩张分析提示大沙鼠在0.0119Ma前曾经历过一次种群扩张事件,种群可能受到末次冰期波动的影响。
宁恕龙周立志张保卫赵天飙邹桂祎
关键词:大沙鼠细胞色素B基因线粒体DNA系统地理学
小哺乳动物研究标本的简易保存和制作方法被引量:2
2007年
在野外采集小哺乳动物时,由于采集的动物数量多,难以及时将所采集的新鲜标本制作成研究标本,同时又保存DNA遗传分析用组织样品.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将标本用酒精临时保存,然后再制作成研究标本.该方法是将野外采集的标本称量和测量,解剖后去除内脏,并将硫酸纸标签塞入口腔内,置于盛有无水酒精的防漏塑料壶内,脱水固定,回到实验室后保存部分遗传分析的组织样品,然后再将标本软化,制作成研究标本.
宁恕龙周立志赵天飙侯银续梁君王新建
关键词:小哺乳动物剥制标本
大沙鼠栖息地植被类型和洞群面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2004年9~10月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对大沙鼠栖息地植被类型进行了调查,并对分布于盐爪爪+白刺固定沙丘和盐爪爪两种生境大沙鼠的洞群面积及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沙鼠的分布并非依赖于梭梭,在其他植被类型中亦有分布,且密度较梭梭林要高;大沙鼠洞群的分布在盐爪爪+白刺生境密度高,洞群面积也大.大沙鼠洞群的数量与白刺固定沙丘的数量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盐爪爪+白剌固定沙丘是大沙鼠洞群分布的适宜生境.
赵天飙周立志张忠兵靳飞虎邬建平宁恕龙
关键词:大沙鼠栖息地
中国大沙鼠生态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5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大沙鼠的生态学研究工作进展较快.这些研究成果,明确了中国大沙鼠分为4个亚种以及它们的地理分布;提出了食物、地形和植被覆盖度是决定大沙鼠对栖息地选择的重要因素;鼠洞、洞群和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证实了大沙鼠繁殖三次,其种群的性比存在显著差异,年龄由幼体、亚成体、成体1组、成体2组和老体组成;描述了大沙鼠的生活习性;同时研究表明,大沙鼠与子午沙鼠二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赵天飙杨持周立志张忠兵靳飞虎宁恕龙
关键词:大沙鼠地理分布生境种群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大沙鼠系统地理格局
大沙鼠(Rhombomys oplimus)是西北干旱区荒漠、半荒漠的典型鼠种。研究大沙鼠的系统地理学对于理解蒙新区生物多样性的起源与演化以及干旱环境的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内蒙、新疆、甘肃的41个大沙...
宁恕龙
关键词:大沙鼠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地理学生物多样性种群生态学
文献传递
大沙鼠种群年龄结构动态的研究
1979年的5~12月和1980年4~10月,2003~2005年每年的2、4、6、8、10、12月(2005年 12月因大雪覆盖,未能取得数据),每个月的中旬对大沙鼠进行夹捕,随机设置100m×100m 样方4 个,采...
赵天飙杨持周立志张忠兵靳飞虎邬建平宁恕龙
关键词:大沙鼠种群年龄结构
文献传递
大沙鼠地理种群间亲缘关系及其地理分化
为了研究大沙鼠的地理分布以及各地理种群间的亲缘关系,本文测定来自内蒙、新疆、甘肃的41 个大沙鼠样品 mtDNA 的 cytb 基因的全序列.根据亚种地理分布和相应的地形地貌将这41个样分成内蒙中部地理单元、新疆北疆地理...
宁恕龙周立志邹贵祎赵天飙张保卫梁君
关键词:大沙鼠地理分化亲缘关系地理种群
大沙鼠种群年龄结构的季节变化和繁殖特征被引量:10
2005年
2003~2004年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联合旗腾格淖尔地区对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年龄组成的季节变化及其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沙鼠的年龄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度之间的差异,在2月至次年的4月没有幼体,6月无亚成体;大沙鼠的性比无论从总体还是各个年龄组看,均存在着差异,特别到老体,这种差异更加突出.在内蒙古包头腾格淖尔地区的大沙鼠一年中部分个体参与第三胎繁殖,而且其繁殖状况存在着年际之间的差异.
赵天飙周立志张忠兵靳飞虎邬建平宁恕龙
关键词:大沙鼠种群年龄结构种群数量变动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