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艳婷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超声
  • 3篇造影
  • 3篇超声造影
  • 2篇单片
  • 2篇单片机
  • 2篇压力传感器
  • 2篇胰腺
  • 2篇造影诊断
  • 2篇力传感器
  • 2篇力学特征
  • 2篇控制板
  • 2篇感器
  • 2篇超声检查
  • 2篇超声造影诊断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创伤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癌
  • 1篇胰腺创伤

机构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赣榆县人民医...

作者

  • 12篇宁艳婷
  • 10篇吕发勤
  • 8篇唐杰
  • 7篇罗渝昆
  • 5篇周璇
  • 4篇黎檀实
  • 4篇张明明
  • 4篇冯聪
  • 4篇高涵静
  • 4篇张春东
  • 3篇聂永康
  • 2篇王旸
  • 1篇焦子育
  • 1篇毕胜
  • 1篇钱远宇
  • 1篇朱志宏
  • 1篇潘菲
  • 1篇张明博
  • 1篇宋阳光
  • 1篇安力春

传媒

  • 6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0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撞击头及应用其的撞击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撞击头及应用其的撞击器,所述撞击头包括撞击杆和撞击座,所述撞击杆的纵截面为“T”型,即在其杆体一端固定有与之垂直的撞击端部;所述撞击座为中空的圆柱型,套在撞击杆的杆体上且能沿杆体滑动,撞击座的前端通过弹性...
吕发勤唐杰罗渝昆宁艳婷高涵静张春东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撞击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撞击系统,包括撞击装置及控制板,所述撞击装置的撞击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板连接。本发明可精确描述生物撞击过程的力学特征,利用精密力传感器和单片机实时采集并记录撞击头在撞击过程中的力信号...
吕发勤唐杰罗渝昆宁艳婷高涵静张春东
文献传递
一种撞击头及应用其的撞击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撞击头及应用其的撞击器,所述撞击头包括撞击杆和撞击座,所述撞击杆的纵截面为“T”型,即在其杆体一端固定有与之垂直的撞击端部;所述撞击座为中空的圆柱型,套在撞击杆的杆体上且能沿杆体滑动,撞击座的前端通过弹性...
吕发勤唐杰罗渝昆宁艳婷高涵静张春东
文献传递
一种生物撞击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撞击系统,包括撞击装置及控制板,所述撞击装置的撞击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精确描述生物撞击过程的力学特征,利用精密力传感器和单片机实时采集并记录撞击头在撞击过程中...
吕发勤唐杰罗渝昆宁艳婷高涵静张春东
文献传递
超声造影在重型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重型急性胰腺炎(S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图像,并与CT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26例患者中,常规超声显示38.1%的患者(48/126)胰腺体积增大伴实质欠均匀,其显示急性液体积聚与CT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30.16%(38/126)的患者中,超声造影提示在胰腺实质局灶或整体内无造影剂灌注,提示为胰腺坏死组织,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重型急性胰腺炎的坏死程度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急性胰腺炎是临床急症,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之一,超声造影为重型急性胰腺炎的床旁早期准确诊断提供了方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朱志宏周璇潘菲冯聪宁艳婷聂永康吕发勤黎檀实
关键词:超声重型急性胰腺炎
超声在纵隔脓肿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在纵隔脓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1-2013-09期间21例纵隔脓肿患者的超声图像,并与CT扫描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位超声图像的解读者之间的一致性非常好(κ=0.91),超声诊断纵隔脓肿的显示率与CT结果无差异。90.5%(19/21)患者的纵隔脓肿主要表现为:①纵隔病变处胸壁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肌纹理结构模糊;②由壁层胸膜、生理性胸膜腔液体和脏层胸膜线状结构模糊,代之以增厚不均的软组织回声;③增厚的软组织层内可见散在无回声区或呈"蜂窝状";④纵隔内大血管旁可见脓肿呈类圆形无回声,内透声性欠佳,可见密集点状和絮状回声;⑤纵隔软组织血流信号增多;⑥常伴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和/或心包积液。结论:纵隔脓肿是临床急症,超声是其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之一,可在患者床旁及时诊断前中纵隔脓肿,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张明明宁艳婷钱远宇周璇冯聪聂永康吕发勤黎檀实
关键词:超声检查纵隔脓肿急诊医学
超声造影诊断非典型肝内胆管癌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非典型肝内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病理证实的非典型肝内胆管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并与MRI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位超声判读者的常规超声和造影的判读结果是一致的(κ=0.780、κ=0.745),同时超声造影与MRI结果具有关联性(P<0.05;rs=0.872)且一致性高(k=0.802)。超声造影的结果本组非典型肝内胆管癌超声造影主要表现为:①造影后病灶边界清晰,显著提高了常规超声的检出率;②病灶相对小,其最大径(2.77±1.04)cm,未导致肝内胆管扩张,或扩张<5mm;③造影增强模式可为均匀增强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增强程度呈多样性,可为偏低、偏高或等增强,门脉期可为低增强或等增强,但其共同特点是延迟期呈低增强。结论:肝内胆管癌早期无典型临床表现,对可疑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有利于鉴别非典型肝内胆管癌与其他肝肿瘤,从而使超声造影成为该病进一步治疗前可供选择的诊断方法。
张明明宁艳婷罗渝昆张明博聂永康吕发勤唐杰
关键词:肝内胆管癌超声造影
对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微创治疗技术开展培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超声引导微创治疗技术的培训技巧。方法:对象是来自206家军地医院的232名培训班学员,培训时间3d;采用分层随机法抽取60名学员接受培训后考核,并提供对培训的反馈信息。对培训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培训,60名学员对培训的参与度为100%。培训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成绩分别为(88.5±11.6)分和(93.6±6.3)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通过培训,受训者能够基本掌握腹部实质性器官创伤超声引导微创治疗技术的理论知识,完成模拟操作技能。
吕发勤周璇宁艳婷冯聪罗渝昆安力春王旸唐杰黎檀实
关键词:腹部创伤微创治疗教学
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诊断价值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4月在本院行超声检查诊断为睾丸表皮样囊肿的25例病例的声像图资料,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5例病灶均边界清晰,内无血流信号。12例病灶内部呈"洋葱皮"样或"漩涡"状改变;9例病灶周边有环状或蛋壳样强回声,其中1例病灶为囊实性结节,以实性为主,周边伴蛋壳样钙化;3例病灶同时具有内部"洋葱皮"样或"漩涡"状改变和周边强回声;4例病灶为不均质低回声结节,其内可见多发小片状液化区及点状强回声。超声诊断正确提示,睾丸表皮样囊肿23例,其余2例被误诊为睾丸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23/25)。结论多数睾丸表皮样囊肿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而对于特征不典型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可以发现与其他睾丸肿瘤特别是睾丸恶性肿瘤的不同之处,对于指导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栗小艳唐杰宁艳婷罗江宋阳光王旸
关键词:超声检查睾丸肿瘤睾丸表皮样囊肿
超声引导下注药治疗老年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药治疗老年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B)腱鞘炎的疗效。方法:48例老年LHBB腱鞘炎伴肩痛患者,在超声引导下于结节间沟处LHBB旁、腱鞘内注药治疗,注射药物为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注射液4 mg和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双侧病变者,一侧治疗后间隔1周后再治疗另一侧。于治疗后4周行超声检查,并做疼痛评分测定,以评价超声引导注药治疗效果。结果:48例老年患者52根LHBB鞘炎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药前抽出积液(0.23±0.17)ml。注药4周后,肩疼评分明显减低(6.33±1.34 vs 1.01±0.82,P<0.01),超声显示结节间沟处腱鞘积液明显减少(0.27±0.16)mm:(0.04±0.06)mm,P<0.01,该处肌腱横径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6.61±2.1)mm:(6.33±2.0)mm。结论:老年人LHBB腱鞘炎痛苦大,影响睡眠,超声引导下经结节间沟肌腱旁腱鞘内注药治疗可将药物准确注入靶部位,通过抽取腱鞘积液后注药治疗能有效缓解肩痛症状。
宁艳婷张明明周璇冯聪毕胜吕发勤
关键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介入超声注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