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巍巍
-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伏安免疫法检测牛奶中氯霉素残留被引量:19
- 2007年
- 为探索用于现场检测牛乳中氯霉素(CAP)残留的高灵敏度及特异性强的免疫传感器方法,本实验在制备CAP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以卵清蛋白-氯霉素(OVA-CAP)偶联物为包被抗原,并将其包被到聚苯乙烯反应板上;在孵育反应中,样品中的CAP与OVA-CAP竞争结合CAP单克隆抗体,洗涤后加入碱性磷酸酶(ALP)标记的二抗,经再次孵育及洗涤后加入对硝基苯磷酸(pNPP)底物液;反应终止后用线性导数伏安法记录pNPP水解产物的氧化峰电流。实验结果表明,用免疫传感法测试CAP的灵敏度高于传统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该方法检测CAP的检出限为0.064μg/L;检测线性范围为0.15~600μg/L,测试牛奶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9.8%。另外,由于免疫电化学传感器体积较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实现牛乳样品中CAP残留的现场检测。
- 宋巍巍丁明星张挪威刘海峰徐明刚刘国艳柴春彦
- 关键词:氯霉素微分脉冲伏安法
- 氟化钠对原代培养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不同染氟(氟化钠)剂量对体外培养原代SD大鼠甲状腺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为探讨氟引起甲状腺组织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甲状腺细胞,96h后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将细胞密度调整约5.0×10^8个/L;取5ml(约2.5×10^6个细胞)加入到6孔培养板中,培养12h,按不同染氟剂量分为0(对照)、10、100、1000μmol/L组,每组设6个重复样。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甲状腺细胞的形态变化,48h后收集细胞,扫描电镜下进行甲状腺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相差显微镜下。对照组甲状腺细胞透明度良好,聚集成群,贴壁良好,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染氟组甲状腺细胞有大量悬浮,透明度差,细胞存活率约55%。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甲状腺细胞胞膜完整,细胞之间嵌合紧密,界限清晰,分裂良好:10、100μmol/L组甲状腺细胞明显皱缩和变形;1000μmol/L组甲状腺细胞胞膜不完整,集结在一起生长的细胞间界限不明显,有的细胞发生明显皱缩,有的细胞则完全破碎。结论氟影响甲状腺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使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损伤程度与剂量有关。
- 江鹏丁明星刘国艳张维东宋巍巍柴春彦
- 关键词:氟化钠甲状腺形态学
- 动物性食品中残留氯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07年
- 氯霉素已禁止应用于食品动物,美国FDA、欧盟、中国等相关标准都规定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氯霉素。但养殖业中仍存在氯霉素滥用现象,造成动物性产品中氯霉素残留。高效的检测方法在氯霉素残留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现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动物性食品中氯霉素残留检测方法的进展情况做一系统概述。
- 宋巍巍柴春彦刘国艳丁明星
- 关键词:氯霉素
- 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砜膜的制备及电化学与吸附性能的初步研究
- 2009年
- 为制备特异性识别能力强的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膜,进一步探索利用该膜进行电化学检测琥珀酸氯霉素残留的新方法,试验通过偶联的紫外光引发聚合和相转换成膜过程,制备了HS-CAP分子印迹聚砜膜,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膜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分子印迹膜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电化学方法进行检测时,对琥珀酸氯霉素分子表现出了良好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 张挪威丁明星刘国艳宋巍巍柴春彦
- 快速检测食品中违禁偶氮染料“对位红”的电化学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 2007年
-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将对位红衍生化后,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衍生化后的“对位红”表现出明显的电化学行为。运用导数循环伏安法测定“对位红”时,在扫描电压0.725V处出现了明显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对位红”衍生物浓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99315+741.26X,相关系数r=0.99238(p<0.0001),检测限达0.014mg/L,RSD为4.5%,准确度为96%,平均回收率为95.63%,检测每个样品所需时间不多于3min。由此可知,本实验建立的电化学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灵敏检测“对位红”的要求。
- 刘国艳柴春彦葛宇宋巍巍
- 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膜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为制备对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利用模板分子琥珀酸氯霉素(HS-CAP)、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交联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溶剂四氢呋喃,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含有HS-CAP分子印迹位点的印迹聚合微粒,并使用相转化的方法,制备含有这种HS-CAP分子印迹微粒的醋酸纤维素膜.然后通过吸附实验检测该印迹膜的吸附特性,与非印迹膜相比,印迹膜对模板分子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印迹膜相互作用的模板分子溶液,在作用前后浓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印迹膜对模板分子的识别作用主要集中于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最初2h之内,并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当模板分子浓度介于0.2~0.0125mg/mL这一范围内时,模板分子溶液浓度越高,印迹膜的吸附特性越明显.本实验所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膜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可以在下一步研制以分子印迹聚合膜为基础的检测氯霉素残留的传感设备中得到应用.
- 张挪威丁明星刘国艳宋巍巍柴春彦
- 关键词:氯霉素
- 光聚合制备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微粒及分子识别特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08年
- 为制备对琥珀酸氯霉素(HS-CAP)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微粒,并进一步应用于电化学传感检测琥珀酸氯霉素残留。实验采用快速紫外光引发聚合的方法,以HS-CAP分子为模板,以甲基丙烯酸(MA)为功能单体,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HS-CAP分子印迹聚合微粒。通过电镜扫描分析了该聚合微粒的表征,同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Scatchard方程分析,研究了印迹聚合微粒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印迹聚合微粒表面存在大量可以特异性识别模板分子印迹微孔,直径介于0.2~0.5μm之间,印迹聚合微粒最大吸附量可达到13.66μmoL·g-1,平衡离解常数为3.75mmoL·L-1,印迹聚合微粒对HS-CAP分子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在40min内基本达到平衡。本实验制备HS-CAP分子印迹聚合微粒操作简单,印迹微粒对模板分子特异性识别能力强,为进一步制备HS-CAP分子印迹聚合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张挪威丁明星刘国艳宋巍巍柴春彦
- 基于分子印迹膜的检测牛奶中琥珀酸氯霉素残留传感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采用光聚合法在一次性丝网印刷电极上制备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然后将丝网印刷电极通过电极插口与电化学分析装置相连接,组装成检测琥珀酸氯霉素残留的电化学传感仪。使用与传感装置相连接的记录仪记录响应的结果。采用本传感仪建立了检测氯霉素的标准曲线并测试了实际牛奶样品中氯霉素含量。电镜学观察表明,与非印迹膜相比,在印迹膜表面形成大量直径约为100nm的印迹微孔。本传感仪装置检测琥珀酸氯霉素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检出限为2×10-9mol/L,检测线性范围为1×10-8~1.2×10-5mol/L,基于牛奶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介于93.5%~95.5%之间。
- 张挪威丁明星刘国艳宋巍巍柴春彦
- 关键词:分子印迹膜
- 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残留的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曾作为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但由于其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残留于动物性食品中的CAP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欧美许多发达国家早已限制或严格禁止CAP应用于食品动物,并...
- 宋巍巍
- 关键词:氯霉素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分子印迹膜
- 文献传递
- 氯霉素分子印迹膜的制备及其吸附特性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试验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和电化学聚合物法,在弱酸条件下,以琥珀酸氯霉素为模板分子,邻苯二胺为功能单体,用循环伏安法合成了稳定的琥珀酸氯霉素分子印迹膜,并用差式脉冲法对此印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膜响应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具有良好再生性能,在检测氯霉素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宋巍巍丁明星刘国艳张燚柴春彦
- 关键词:分子印迹技术电化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