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智勇

作品数:44 被引量:1,114H指数:19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儿童
  • 9篇留守
  • 9篇留守儿童
  • 7篇心理健康
  • 6篇少年犯
  • 6篇少年犯罪
  • 6篇青少年犯罪
  • 6篇流动儿童
  • 5篇大学生
  • 5篇应激
  • 5篇父母
  • 5篇创伤
  • 4篇循证
  • 4篇应激障碍
  • 4篇自我
  • 4篇自我控制
  • 4篇教育
  • 4篇家庭
  • 4篇班级
  • 4篇创伤后

机构

  • 41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六...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作者

  • 41篇屈智勇
  • 11篇邹泓
  • 9篇王晓华
  • 4篇张秀兰
  • 3篇刘艳
  • 3篇李佳
  • 2篇王英春
  • 2篇周宏岩
  • 2篇张小菊
  • 2篇陈丽
  • 2篇苏文平
  • 2篇金灿灿
  • 2篇蒋索
  • 2篇侯珂
  • 2篇张秋凌
  • 2篇张维军
  • 1篇张云运
  • 1篇何欢
  • 1篇叶苑
  • 1篇朱生玉

传媒

  • 6篇心理发展与教...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特殊教育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国青年研究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科学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心...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届全国心...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西部大学生抑郁现状、人群特征及干预效果被引量:33
2008年
通过对我国中西部10个省96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调查前一周约有24%的人存在抑郁症状。发生抑郁症状比例较高的人群特征是:学习上,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每学期旷课在20节以上,课后从不和老师沟通;人际行为上,几乎没有知心朋友,不向任何人倾诉,不向他人求助;很少或从不参加社团活动。开展综合干预项目的院校与非项目院校相比,大学生在生活压力方面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但项目院校学生获得的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非项目院校。与非项目院校相比,项目院校学生发生抑郁的风险小33%。值得注意的是,助学贷款、贫困生补助金等经济帮助可以减缓部分学生因经济原因产生抑郁的可能。
屈智勇张秀兰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社会支持
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在小学实施的促进与阻碍因素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索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推动中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在为河南省10所小学提供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后,对4名教育局领导、8名学校管理者、7名任课教师、7名服务实施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类属分析。结果实施学校循证心理健康服务面临着宏观层面、学校层面、个体层面多重因素的影响。共提炼出8个促进因素和9个阻碍因素,其中教师职称评价体系“排斥”心理健康服务、服务与学校教学存在时间冲突、心理健康服务污名化、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与期望不匹配等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结论循证心理健康服务在中国学校实施是可行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宏观、学校、个人多层面的因素,推动中国的循证心理健康服务从理论和数据走向实践。
李佳孔雅靖高丽茹唐信峰屈智勇
关键词:循证医学精神卫生卫生服务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服务
基于父母行为训练小组的循证疗法缓解儿童外化行为问题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考察基于父母行为训练(BPT)的循证疗法对缓解中国儿童常见外化行为问题症状的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选取北京市某小学141名6~12岁儿童及其父母,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n=72)和对照组(n=69)。干预组父母进行10次父母行为训练小组治疗,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程序。采用Eyberg儿童行为量表(ECBI)在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评估。结果114名儿童完成了干预前后的测量,其中干预组62人,对照组52人。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儿童在行为问题总分(F=6.13)、对立违抗行为(F=4.34)、注意缺陷多动冲动障碍行为(F=4.17)以及其他不良行为(F=7.41)后测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品行问题维度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前后测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后测的行为问题总分及4个具体纬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得分,对照组前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后测差值的比较结果显示,除品行问题外,干预组在行为问题总分及其他3个维度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2.76、2.05、2.44、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T小组疗法可有效缓解中国儿童常见的外化行为问题症状,为我国积极开展循证干预、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高丽茹秦一铭屈智勇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被引量:95
2001年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 ,针对随机取样的 4 2 8名中学生 ,考察了自我概念的年级与性别特点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 :(1)在自我概念总量表和分量表上 ,中学生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2 )在自我概念子量表上 ,年级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 ;(3)在言语自我、数学自我、一般学校、体能自我、父母关系、诚实可信、一般自我等子量表 ,以及学业、非学业分量表和总量表上 ,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有显著差异 ;(4)除体能自我、与异性关系和与同性关系子量表外 ,学业成绩与自我概念有显著正相关 ,而且学业成绩对自我概念有显著预测性 ,一般学校自我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性。
姚计海屈智勇井卫英
关键词:学业成绩自我概念中学生父母关系性别特点学业水平
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对4279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农村普通儿童的吸烟行为、与吸烟相关的问题行为、亲子依恋、师生关系、同伴吸烟及其对吸烟的反对和同伴对问题行为的控制的调查发现:流动和留守儿童在不同年级中表现出不同的吸烟行为;与吸烟有关的问题行为、同伴吸烟情况、同伴对吸烟的反对和同伴对问题行为的控制能够显著预测儿童的吸烟次数和数量,亲子依恋和师生关系能部分预测吸烟行为;最后提出了流动和留守儿童吸烟行为的干预措施。
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
关键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吸烟影响因素
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母亲回应性的中介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以甘肃省陇南市成县6所幼儿园301名农村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母亲教养方式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分别考察母亲抑郁、母亲回应性和幼儿社交退缩的现状及相互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西北农村地区母亲抑郁发生率较高,父亲外出打工和贫困家庭的母亲抑郁发生率更高;(2)母亲抑郁与幼儿社交退缩行为显著正相关,母亲抑郁水平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高;(3)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与幼儿社交退缩显著负相关,母亲敏感性和反应性得分越高,幼儿社交退缩得分越低;(4)母亲反应性在母亲抑郁和幼儿社交退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马爽孔祥蕾王义卿屈智勇王晓华
关键词:农村
基于自我控制理论的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被引量:26
2006年
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自我控制理论(Self-control Theory)是近十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影响巨大的理论流派之一。本文就自我控制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关研究做一回顾。
屈智勇邹泓张秋凌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自我控制
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被引量:10
2011年
大学生可雇佣能力不足是中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国内有关可雇佣能力提升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建立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以作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旨在探讨高等院校通过建立雇主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系统职业生涯干预以构建中国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模型,设计有效提升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实施方案,探索根本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实践模式。
苏文平张小菊周宏岩屈智勇
人格五因素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
研究以中学生、工读中学生及犯罪青少年为被试(分别为174、278和291名), 探讨了青少年人格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被试间主效应非常显著 F(2,722)=1.882,P<0.05,不同被试群体在宜人...
张秋凌邹泓屈智勇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人格五因素
文献传递
小学生的学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学校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儿童的社会性和认知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学生对待学校的积极态度则是学校发挥其育人作用的主观基础,也是儿童在学校环境中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促进儿童更好的适...
屈智勇杨雪梅邹泓
关键词:学业成绩孤独感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