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升鑫 作品数:20 被引量:56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选育抗赤霉病超亲品种苏麦3号的试验研究(简报) 1996年 选育抗赤霉病超亲品种苏麦3号的试验研究(简报)刘思衡,巫升鑫,李始明,方毅敏,许文真(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福州350002)(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南平354200)1962年江苏省苏州地区农科所以高感赤霉病品种阿夫与中感赤霉病品种台湾小麦杂交,于1970... 刘思衡 巫升鑫 李始明 方毅敏 许文真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抗病性 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 被引量:3 2000年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0 9576 ) ,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 ,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 ,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 72 2 %。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幼苗高度及叶长、叶色等形态上的差异 ,从而可将幼苗区分为GA3反应敏感型与不敏感型 ,2类幼苗比例为 1∶1。GA3处理体积分数以 1× 10 - 5~ 1× 10 - 4为宜 ,处理时期自萌芽期至二叶期均可。幼苗GA3反应与成株期株高相关 ,与育性分离结果基本一致。依GA3反应判别育性的准确率 ,室内试验为 96 50 % ,田间试验达 95 15%。较高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幼苗间的差异 ,在 16~ 30℃范围内 ,随温度的升高 ,可育株的芽鞘长和苗高明显增加 ,而不育株则变化不大 ,较高温度还可增大GA3处理的效果 ,提高苗期预测育性的准确性。 刘思衡 巫升鑫 吴良章 钟洁 翁秀珍关键词:矮败小麦 赤霉酸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被引量:2 1995年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器特征特性如同太谷核不育小麦,未出现变异类型。环境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高度,但不能改变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矮败小麦矮秆性和不育性的连锁遗传是稳定的,1990~1992年3年定株测量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株高,前后期高度相关,表明从拔节期开始,可以根据植株高矮预测育性。1993年进一步验证了早期预测育性的效果。矮败小麦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株高等性状都会分离,但株内分离仍小于株间分离,故在后代种植方式上,经一定轮选世代,部分不育株采取株行种植,有利于提高田间选择效率。用晋麦2148连续回交4次,可育株综合性状接近回交父本,株高趋于一致,不育株除植株较矮外,其他性状也类似父本。、0.8935、0.8501。在此基础上,? 刘思衡 巫升鑫 郭玉春 李维明关键词:矮败小麦 株高 育性 小麦 一种烟草抗青枯病基因NtWRKY45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草抗青枯病基因NtWRKY45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本方案申请基于前期烟草基因芯片数据筛选出的受青枯菌诱导上调表达的WRKY转录因子NtWRKY45,经过PCR克隆获得编码该蛋白的cDNA序列,通... 陈华 庄伟建 王帅印 张冲 杨强 蔡铁城 巫升鑫 余文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上的应用 被引量:5 2000年 刘思衡 巫升鑫 黄碧光 陈德禄 郭媛贞 黄金堂 陈炳坤关键词: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育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可育株 超大穗小麦 抗赤霉病性 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上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上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特异启动子来安全有效的解决烟草生产过程中的根部病虫害。所述烟草根特异启动子,其至少含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 陈华 蔡铁城 巫升鑫 潘淑芳 张冲 陈顺辉 庄伟建文献传递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Ⅲ.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 被引量:7 1997年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幼苗高度及叶长、叶色等形态上的差异,从而可将幼苗区分为GA3反应敏感型与不敏感型,2类幼苗比例为11.GA3处理体积分数以1×10-5~1×10-4为宜,处理时期自萌芽期至二叶期均可.幼苗GA3反应与成株期株高相关,与育性分离结果基本一致.依GA3反应判别育性的准确率,室内试验为95.50%,田间试验达95.15%.较高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幼苗间的差异,在16~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可育株的芽鞘长和苗高明显增加,而不育株则变化不大.较高温度还可增大GA3处理的效果,提高苗期预测育性的准确性. 刘思衡 巫升鑫 吴良章 钟洁 翁秀珍关键词:小麦 矮败小麦 赤霉酸 育种 一种烟草NBS-LRR类抗病基因NtRRS5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烟草NBS‑LRR类抗病基因NtRRS5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所示。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过量表达载体... 杨强 巫升鑫 余文 查李 庄伟建 张冲 蔡铁城 陈华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Ⅱ.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 被引量:6 1996年 矮败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 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异交结实率降低,植株密度越大,结实率越低,不育株抽穗期较可育株晚2—5 d,不利于授粉结实。开花期多雨也降低异交结实率,4 a 5季试验结果,不育株异交结实率平均为16.07%—52.33%。 刘思衡 巫升鑫 钟洁 吴良章关键词:矮败小麦 开花习性 异交结实率 育种 小麦 矮败小麦雄性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7 1996年 对矮败小麦中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可育株的花药及花粉的发育与一般小麦相同,具有正常的发育过程,而不育株则表现明显的不正常,败育现象从花粉母细胞分化后直到二核期都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的小孢子释放期,不育株花药组织发育异常,绒毡层常提早解体,中层组织常发生异常加厚且解体较晚,药隔组织形态结构异常,矮败小麦的雄性败育过程与太谷核不育小麦基本一致。矮败小麦中出现的少数败育偏晚类型,可能是MS_2基因所处遗传背景差异及环境条件差异所致。 巫升鑫 刘思衡关键词:矮败小麦 雄性败育 细胞形态学 小麦 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