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子倩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透析技术应用于胰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2015年
- 微透析技术(MD)是一种在不破坏机体内环境的前提下,对生物体细胞间液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进行连续取样和分析的微量生化取样技术。MD不仅可用于监测药物在内脏和肿瘤中的局部药代动力学,还可研究具有代谢产物与器官特异性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有可能作为器官和肿瘤局部药物直接传递和评估工具。笔者就MD在胰腺研究相关应用作一概述,讨论其优势和局限性,并进行展望。
- 王丹刘春生周丁华常子倩李爱民
- 关键词:胰腺微透析技术
- 环孢素浓度异常升高致高尿酸血症1例被引量:3
- 2011年
- 病例:患者,女,79岁,主诉因“反复眼睑下垂18月,再发左眼睑下垂伴全身乏力、咀嚼困难和呼吸困难”,于2010年8月7日入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Ⅳ型,既往有高血压病3级、高血脂、肺气肿、肝囊肿、甲状腺肿病史。
- 丁春雷孙健姿张熠常子倩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环孢素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全身乏力
- 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的处方现状,提高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为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提供服务。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抽查处方逐一审查,将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挑选出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276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63%。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相应措施从多方面促进合理用药。
- 常子倩张雪伟
- 关键词:处方合理用药
- 2006~2010年门诊口服降压药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口服降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06-2010年我院门诊口服降压药的年销售金额和用量数据,运用药物频度分析法对其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我院门诊口服降压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两类降压药的销售金额增长尤为明显;销售金额位于前10位的药品普遍存在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的问题。结论:在选择降压药时,应重视用药频度的排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情况下,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的日均费用。
- 高文静常子倩
- 关键词:口服降压药用药频度
- 唑来膦酸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5年
-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率高达30%-85%。骨转移导致的持续疼痛及爆发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来抑制骨吸收。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此,本文就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胡霜霜童卫杭王婷胡范文孙笑常子倩
- 关键词:唑来膦酸恶性肿瘤骨转移
- 健康人口服复方氨氯西林胶囊尿药排泄及药动学分析
- 2010年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MS)同时测定人尿中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浓度,研究健康人口服复方氨氯西林胶囊后的尿药排泄。方法: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3×3拉丁方顺序进行单剂口服给药后按设计时间点收集尿样。尿样加入曲马多为内标,甲醇沉淀蛋白后进样,分析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的浓度,色谱条件为:色谱柱:Shim-pack VP-ODS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10 mmol·L^(-1)乙酸铵(68:32);流速:0.8 ml·min^(-1);采用等度洗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采用多重反应监测(MRM)扫描。结果: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5.00μg·ml^(-1)和0.05~10.00μg·ml^(-1),线性关系均良好。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显示高、中、低三种浓度的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日间、日内变异均小于15%。24h内氨苄西林低、中、高剂量组的原形药物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38.0±16.6)%,(31.7±15.9)%,(28.2±8.0)%;氯唑西林低、中、高剂量组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11.3±3.9)%,(10.7±3.6)%,(11.2±4.3)%。结论:本法可用于同时测定人尿中氨苄西林和氯唑西林浓度,复方氨氯西林胶囊中氨苄西林在人体内排泄与单药时一致,氯唑西林在人体内主要以非原形药排泄。
- 童卫杭刘丽宏丁春雷李鹏飞常子倩
- 关键词:氨苄西林氯唑西林尿药排泄
- 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或掌握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8~2010年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品种、用量,运用药物频度分析法对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麻醉药品用量和金额逐年上升,年增长率分别为54.7%和33.0%。注射用瑞芬太尼年销售金额居各年度第一。我院自引进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后,其用量及用药频度(DDDs)成为年度第一。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医护人员相关麻醉药品的用药知识及法律法规。
- 常子倩周莉
- 关键词:麻醉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