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华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用药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用药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例首次肿瘤化疗患者,其中有42例男性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平均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的用药教育。然后运用《肿瘤生存质量测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药教育之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生存质量因子评分菌显著提升,生存质量明显较高,二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教育能够作为临床药师参与肿瘤科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切入点,并能显著提升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
- 李志勇廖华麦卫校梁锋
- 关键词:用药教育肿瘤化疗患者
-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心律失常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每搏心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患者服药后心脏以及机体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心功能、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分别是91.94%、95.16%,优于对照组(82.26%、80.65%),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SV、LVEF、LVESD、LVEDD指数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脏不良反应和机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3%、3.23%优于对照组(12.90%、12.90%),比较显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降低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和对心脏的副作用。
- 梁国钦廖华
- 关键词:胺碘酮厄贝沙坦心律失常心脏功能
- 血清NT-proBNP、PT3X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长正五聚蛋白3(PTX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AMI合并T2DM患者78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就诊于本院未合并T2DM的AMI患者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PT3X水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中有无MACE发生者的血清NT-proBNP与PT3X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NT-proBNP与PT3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41.03%,高于对照组的19.23%(P<0.05);研究组中MACE发生者血清NT-proBNP与PT3X水平均高于无MACE发生者(P<0.05)。结论:与未合并T2DM的AMI患者相比,AMI合并T2DM患者可能存在更为强烈的心肌损害与炎性反应,预后较差,而血清NT-proBNP、PT3X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MACE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检测两者水平可评估患者病情和预后。
- 梁国钦彭俊魏文琦冯明瑞廖华梁妍郑景文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N-末端脑钠肽前体
-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无合并症淋病的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临床治疗无合并症淋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用药情况等,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临床治疗无合并症淋病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的432例无合并症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5g+注射用水6mL+2%盐酸利多卡因3mL注射,每日1次,3~9d为1个疗程。对照组:壮观霉素2.0g,每日肌注1次,3~9d为1个疗程。通过治疗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3.8%,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是治疗无合并症淋病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中应通过合理用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
- 廖华
- 关键词:无合并症淋病用药
-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分析
- 2012年
- 目的研究黛力新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在临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用药情况,为黛力新治疗抑郁症的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2008年至2011年期间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并记录不良反。结果在临床疗效上,两组的HAMD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优于阿米替林,临床上对其合理用药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 廖华
- 关键词:黛力新抑郁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