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张如意

张如意

作品数:92 被引量:967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3篇理学
  • 1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甘草
  • 24篇学成
  • 23篇化学成分
  • 22篇皂甙
  • 16篇三萜
  • 15篇柴胡
  • 14篇黄酮
  • 13篇淫羊藿
  • 12篇化合物
  • 9篇植物
  • 9篇柴胡皂甙
  • 8篇胀果甘草
  • 8篇三萜皂甙
  • 8篇合欢皮
  • 7篇中药
  • 6篇类化
  • 6篇类化合物
  • 6篇黑柴胡
  • 6篇NMR
  • 6篇朝鲜淫羊藿

机构

  • 74篇北京医科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
  • 13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北京微量化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协和医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三峡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作者

  • 92篇张如意
  • 31篇赵玉英
  • 20篇邹坤
  • 17篇李文魁
  • 17篇肖培根
  • 12篇王邠
  • 9篇梁鸿
  • 9篇曾路
  • 7篇傅乃武
  • 7篇乔梁
  • 7篇吕木坚
  • 7篇楼之岑
  • 6篇马立斌
  • 6篇张志亮
  • 5篇涂光忠
  • 5篇郑俊华
  • 5篇潘景歧
  • 4篇陈喜奎
  • 4篇高从元
  • 4篇刘朝阳

传媒

  • 23篇药学学报
  • 9篇天然产物研究...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 7篇Journa...
  • 6篇波谱学杂志
  • 5篇高等学校化学...
  • 5篇中草药
  • 4篇Acta B...
  • 3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国外医药(植...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化学学报
  • 2篇有机化学
  • 2篇实用医学进修...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 5篇1998
  • 8篇1997
  • 12篇1996
  • 11篇1995
  • 12篇1994
  • 9篇1993
  • 5篇1992
  • 8篇1991
  • 4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6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柴胡等四种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被引量:9
2001年
柴胡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植物.具疏散退热,舒肝生阳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及子宫脱垂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属植物具有解热,抗炎,免疫增强,保肝利胆等作用.对柴胡属植物的研究较多,但对我国药典收载的北柴胡(B.chinense)、南柴胡(B.scorzonerifolium)、在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的黑柴胡(B.smithii)及小叶黑柴胡(B.smithii Wolff var.parvifolium)研究报道甚少.为柴胡的中医用药、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及扩大药源,我们对上述四种柴胡的化学成分,北柴胡的抗炎、免疫、促胰腺腺泡酶分泌活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从四种柴胡中用溶剂法、多种色谱法和化学及波谱等方法分离鉴定了87个化合物,其中26个为新化合物,已发表综述文章2篇,科研论文22篇(其中5篇为SCI收载论文).
赵玉英梁鸿王邠杨文修谭利罗何生陈喜奎白焱晶刘沁舡余奕马立斌涂光忠张如意
关键词:北柴胡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南柴胡黑柴胡
天然产物抗氧化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被引量:30
1993年
本文简介了近十年来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讨论了天然产物抗争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
邹坤张如意赵玉英
关键词:构效关系抗氧化剂
粗毛甘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1
1991年
从新疆产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根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经光谱解析和化学关联分别证明为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甙(liquirit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甘草酚(glycyrol)、异甘草酚(isoglycyrol)、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和异甘草香豆素(isoglycycoumarin)。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粗毛甘草中获得,其中异甘草香豆素是新化合物。
曾路张如意王动高丛元楼之岑
关键词:甘草化学成分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Inflasaponin Ⅱ and Ⅵ fromGlycyrrhiza inflata Root被引量:2
1995年
Seven triterpenoid saponin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10% EtOH extract of the root of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methods,two of them were identified as glycyrrhetic acid-3-O-β-D-6”-ethyl-glucuronopyranosyl-(1→2)-β-D-6’-n-butyl-glucuro-nopyranoside(1),and glycyrrhetic acid-3-O-β-D-6”-n-butyl-glucuronopyranosyl-(1→2)-β-D-6’-n-ethyl-glucuronopyranoside(2). Both are new compounds and named inflasaponins Ⅱ and Ⅵ respec-tively.
邹坤赵玉英张如意
胀果甘草提取物G9314抗突变、抑制体内亚硝胺生成和对抗促癌剂诱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被引量:4
1995年
G9314是从胀果甘草中提取的含有3个三萜类化合物的复合物。它有效对抗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微核细胞增加,明显减轻氨基比林和亚硝酸钠对小鼠肝脏的急性毒性。体外试验它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Balb/c新生幼鼠皮肤表皮细胞和Wistar大鼠中性粒细胞的化学发光(CL)。明显对抗巴豆油对Balb/c小鼠肝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使丙二醛量明显减少。对CCl4诱发的Balb/c小鼠肝微粒体CL有明显抑制。小鼠口服G314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量明,显增加。
傅乃武刘朝阳全兰平张如意
关键词:亚硝胺脂质过氧化化学发光
云南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2
1994年
继前文,从云南甘草Glycyrrhizayunnanensis的氯仿提取部分又分出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后莫紫檀素(hemopterocarpin,Ⅰ)、美迪紫檀素(medicarpin,Ⅱ)、芒柄花素(formononetin,Ⅲ)、4'-甲氧基-4-羟基查耳酮(4'-met-hoxy-4-hydroxychalcone,Ⅳ)、云南甘草皂甙元B(glyyunnasapogeninB,V),均为首次从云南甘草中分得。此外还分得了β-谷甾醇(Ⅵ)。
高东英张如意
关键词:中草药甘草
合欢皮的脂溶性成分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研究合欢皮(CortexAlbizia)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树皮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测定。结果:共得6个化合物:(1)1(29羟基二十九碳酸)甘油酯,(2)1(24羟基二十四碳酸)甘油酯,(3)乙酸Δ12乌苏烯3β醇酯,(4)二十二碳酸乙酯,(5)β谷甾醇,(6)α菠甾醇3OβD葡萄糖甙。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2)为首次以单体形式获得,(3)为首次从合欢属植物中获得的乌苏烷型三萜,(4)为首次从合欢属植物中获得。
邹坤赵玉英李德宇徐锋郑俊华张如意
关键词:合欢皮脂溶性成分脂类提纯
合欢皮中两个新八糖苷的分离鉴定和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从合欢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八糖苷(1,2),经化学方法与光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1-O-[(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酸基]-金合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酯(1)和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2-去氧-2-乙酰氨基吡喃葡萄糖基]-21-O-[(6S)-2-反式-2-羟甲基-6-甲基-6-O-β-D-吡喃鸡纳糖基-2,7-辛二烯酸基]-金合欢酸-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酯(2),分别命名为合欢皂苷J25(1,JulibrosideJ25)和合欢皂苷J22(2,JulibrosideJ22).1和2在体外对4种人癌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邹坤崔景荣冉福香王邠赵玉英张如意郑俊华
关键词:活性研究糖苷乙酰氨基金合欢吡喃烯酸
乌拉尔甘草三萜——甘乌内酯的化学结构被引量:7
1989年
自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根茎总皂甙元中,分得一微量新三萜成分,根据IR,UV,MS,~1HNMR,^(13)CNMR等光谱及NOE,COSY,NOESY,INEPT等实验方法确定结构为3β,22α-digydroxy-11-oxo-Δ^(12)-olean-ene-27α-methoxy carbonyl-29-oic acid(29,22α-)lactone。命名为甘乌内酯(glyuranolide)。
贾琦王邠舒永华张如意高从元乔梁庞吉海
关键词:乌拉尔甘草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35
1994年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张海军,刘援,张如意(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植化室,北京100083)甘草是最常用中药之一,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菇皂甙、香豆精和黄酮等。据文献(1)报道甘草属植物中一些...
张海军刘援张如意
关键词:甘草乌拉尔甘草黄酮皂甙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