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低出生体重
  • 4篇低出生体重儿
  • 4篇新生儿
  • 4篇极低出生体重
  • 4篇极低出生体重...
  • 4篇出生体重
  • 3篇早期营养
  • 3篇智能发育
  • 3篇体格
  • 2篇婴儿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静脉
  • 2篇产儿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气胸
  • 1篇新生儿先天性...

机构

  • 12篇南通市妇幼保...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张小华
  • 4篇周金君
  • 4篇李双双
  • 3篇屈春燕
  • 2篇李玉峰
  • 1篇陆梅娟
  • 1篇李斌
  • 1篇蔡利红
  • 1篇顾瓅
  • 1篇倪钰飞
  • 1篇侯爱萍
  • 1篇李强
  • 1篇陈建华
  • 1篇丁晓莉
  • 1篇袁晓华
  • 1篇任晓晓

传媒

  • 4篇南通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脐静脉置管在NICU早产儿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早产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NICU收治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脐静脉置管组(60例)和外周静脉置管组(60例)。观察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静脉通道建立时间、留置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及合并症。结果:脐静脉留置组操作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6.6%,外周静脉置管一次性成功率63.3%。脐静脉留置组与外周静脉置管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4.6±2.6)h vs(6.1±4.3)h,导管留置时间(6.2±4.1)d vs(4.7±2.1)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9.52±1.63)d vs(11.71±3.09)d,住院时间(43.12±1.32)d vs(48.23±2.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发生败血症和堵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脐静脉置管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有利于早产儿恢复出生体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周金君李双双张小华顾瓅严金芳
关键词:脐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置管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生长速度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寻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生长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护理提供帮助。方法对南通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绘成生长曲线图。分析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体重宫内生长迟缓(IUGR)17例(16.19%),宫外生长迟缓(EUGR)41例(39.05%);身长IUGR22例(20.95%);EUGR35例(33.33%);头围IUGR9例(8.57%),EUGR15例(15.24%)。体重EUGR组与非EUGR组:孕母胎膜早破、宫腔感染发生率EUGR组明显高于非EUG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GR组住院期间合并慢性肺病、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发生率明显高于非EUG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UGR组CPAP通气时间、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使用率及时间明显高于非EUGR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需重视生长曲线图的描绘,关注生长曲线显示为下跌趋势患儿,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干预,对孕母胎膜早破、宫腔感染的监测与预防,住院期间积极治疗慢性肺病、败血症、动脉导管未闭等并发症,是防止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EUGR的关键。
张小华李双双周金君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婴儿
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效果。方法 :新生儿气胸患儿5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对照组29例采用传统外科置管闭式引流,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时间、临床症状、胸片、血气分析、呼吸机参数、呼吸机使用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呼吸机氧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诊断到手术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5.36±4.36)min、(4.45±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85±7.52)min、(6.37±1.53)d。未发生胸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但易出现留置针移位、脱落和弯折。结论 :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一种较方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张小华李双双屈春燕
关键词:气胸闭式引流婴儿新生儿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4例
2003年
江元宜张小华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青霉素新生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对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
张小华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性使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用药对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改善早产儿预后的可行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有预防使用PS指征的早产儿26例,于生后预防使用PS(预防组);同期收治的有预防使用PS指征的早产儿24例,因经济困难未能于生后预防使用PS(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预防组NRDS发生5例(19.2%),对照组NRDS发生13例(54.2%),预防组NRDS病情程度、机械通气时间、所需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气漏、BPD、颅内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下降趋势。结论:预防使用PS可降低NRDS发生率及减轻发病程度,减少呼吸机的应用,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
张小华江元宜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miR-146a和miR-145与Th17/Treg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4年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46a、miR-145、辅助型T细胞17(Th17)/调节型T细胞(Treg)水平及临床意义。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00例RSV感染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普通肺炎组,200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PCR法检测血清miR-146a、miR-145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水平,对3组间miR-146a、miR-145、Th17/Treg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通过Pearson法分析RSV感染性肺炎患儿miR-146a、miR-145、Th17/Treg与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146a、miR-145、Th17/Treg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在研究组中miR-146a(2.01±0.58)、miR-145(1.81±0.46)、Th17/Treg(1.09±0.31)、IL-6(7.82±2.11)ng/L及TNF-α(9.82±2.96)ng/L均高于普通肺炎组中miR-146a(1.49±0.42)、miR-145(1.43±0.31)、Th17/Treg(0.77±0.24)、IL-6(5.89±1.32)ng/L、TNF-α(7.34±2.32)ng/L及健康组中miR-146a(1.25±0.19)、miR-145(1.19±0.16)、Th17/Treg(0.38±0.09)、IL-6(4.52±1.04)ng/L、TNF-α(5.39±1.07)ng/L,且普通肺炎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543、175.938、617.182、226.657、193.459,P<0.05);在研究组中IFN-γ(14.18±3.25)pg/ml低于对照组(19.52±5.13)pg/ml,而高于健康组(9.77±2.4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43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V感染性肺炎患儿miR-146a、miR-145、Th17/Treg与其IL-6、TNF-α均呈正相关(P<0.05),而与IFN-γ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146a、miR-145、Th17/Treg诊断RSV感染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762、0.790,而三者联合检测为0.904。综上,miR-146a、miR-145及Th17/Treg水平
屈春燕张凡袁晓华蔡利红李斌张小华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肺炎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特点,为真菌性败血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病原菌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11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0.33%(11/3 307),占新生儿败血症的12.64%(11/87),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占同期医院获得性感染总数的6.18%(11/178)。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平滑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长疗程广谱抗生素使用、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为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使用氟康唑治疗后均好转或治愈。结论: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有早期早产儿、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长期静脉营养等,应注意真菌性败血症的预防,及时诊治。
张小华李双双屈春燕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真菌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对体格、智能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寻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与体重、身长、头围的生长及远期神经运动发育的关系,为以后临床工作中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治疗护理提供帮助。方法在本院NICU住院的出生体重低于1 500g的新生儿86例,以出院时体重分为宫外生长迟缓(EUGR)、非EUGR组,出院后定期在高危儿随访门诊进行随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进行GMs质量评估,头颅MRI检查,发育商(DQ)评估。观察不同组别出院后体重、身长、头围的增长及运动、神经发育情况。结果 EUGR组纠正胎龄6、12月身长、头围均明显低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6月时EUGR组体重明显低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胎龄12月时EUGR组体重与非EUG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GR组GMs质量评估,头颅MRI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育商<85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UGR组的平均发育商明显低于非EU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出生体重儿EUGR组出院后体格、智能发育均明显低于非EUGR组。结论需重视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营养管理,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发生率。同时需注重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管理,关注出院后生长发育情况,加强营养指导,使EUGR出现明显的追赶性生长态势。
张小华李玉峰周金君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早期营养体格发育智能发育
不同浓度盐水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共5组,每组均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气雾剂1.25mL、布地奈德混悬液1mL雾化吸入(2次/d),之后A组雾化吸入注射用水,B组雾化吸入0.9%氯化钠溶液,C组雾化吸入3.0%氯化钠溶液,D组雾化吸入5.0%氯化钠溶液,E组雾化吸入10%氯化钠溶液,对五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进行临床严重度评分,比较5组患儿住院时间和睡眠质量(夜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观察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在睡眠时间、夜醒次数、平均住院时间和临床严重度评分差异上,A组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2、1.639、0.829、0.945,均P>0.05);A、B、C、D、E组5组之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925、5.241、5.103、5.131,均P<0.05);C组与D、E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_(C-D)值分别为1.994、2.247、2.733、2.843;t_(C-E)值分别为2.057、2.213、2.436、2.747,均P<0.05);D、E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32、1.589、0.737、0.833,均P>0.05)。结论一定高浓度的盐水雾化吸入配合治疗能显著改善毛细支气管患儿的疾病状况。
侯爱萍张小华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氯化钠溶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